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2016-05-14张灵潘玉胡坚
张灵 潘玉 胡坚
摘 要 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社会、高校关注的重要教育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到教学氛围、课程内容、师资力量、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内容。经过社会各界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本文立足当今高校创业教育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创业教育的本质与目标,结合我国新形势下的创业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3.004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modern social talents competitivene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national education, social, university concer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volves teaching atmosphere, course content, faculty, support policies, and many other content. After years of joint efforts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but there has also been some deviations and problem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oblems of today's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en made to analyze the nature and objective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our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ath.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ducation path
0 前言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国内高校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热潮,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在创业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获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这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高校创业教育建设初见成效
1.1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攀升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13届的2.3%增长0.6个百分点,比2012年的2.0%高0.9个百分点。从近三年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而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659.4万估算,2014届大学生中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
从创业的持续性来看,大学毕业3年后有更多的人加入创业的队伍中。2011届大学毕业3年后创业的比例为5.5%较毕业时提升了2.4倍。①
1.2大学科技园初具规模、创新创业学院崭露头角
根据中国报告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200家,其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00家,园区可自主支配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000家。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80家,已培育学生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和基础。
同时在李克强总理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一种新的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学院,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成立了创业学院。创业学院将整合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集创业知识教育、创业指导、创业训练、实践教育于一体的全方位、开放式的创业生态服务系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创业人才。
1.3创业环境有所改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
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有所改善。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大学生对毕业创业的认同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毕业后开始尝试着去创业,创业也逐步被大学生纳入毕业后的选择之一。从融资环境来说,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和相关机构联合成立了创业基金组织,支持大学创业者发展事业,实现梦想。而政府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扶持政策,如新修订的《公司法》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并由实缴登记改为认缴。这使得大学生创业成本大大降低,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教育初级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在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2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偏差。推出创新创业课程、举行创业比赛、提供创业平台……表面上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却颇有将创业教育活动化、指标化、形式化的倾向,忽略了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常常采用各种创业竞赛的形式,而不是从育人的角度对创业教育进行整体的设计。而从效果上来说,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闭门造车、根据主观意愿构设出一个创业项目,或是将教师作品包装成自己的作品比赛,作品普遍缺乏创新性。
(2)创业教育结构零散缺乏系统性。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并无系统的顶层设计,没有从学校和学生自身所处的教育结构层次、区域特点、学校的学科特长和生源需求等方面来制定学校的创业教育方案,较多的是模仿或者照搬国外高校、国内其它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采取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典型宣讲等方式,甚至从课堂知识考查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达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3)创业教育师资严重匮乏。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授课教师高校教师大多是搞学术研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许多教师在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后就为学生授课,讲授的内容多为理论讲解,将创业教育课程学术化,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而国外大学在选聘创业教育教师的问题上特别谨慎,他们不仅选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的教授,而且还根据创业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特别注重选聘有实践创业经验的教师。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培训中的教师专兼比为4∶6,其中绝大多数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他们既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②
(4)创业配套设施后续服务不完善。在与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二十多名大学生创业者的交流过程中,普遍反映最希望得到创业后的后续保障服务,当创业过程中遇到困惑的时候,能够得到较为准确、专业的解答。而这恰恰是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被忽视的环节,也是各项扶持政策尚未涉及的区域。当创业大学生或创业团队入驻科技园时,会享受房租、水电方面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可是入驻后,各项阻力依然重重,方便之门难以进入,后续服务杳无踪影。
3新形势下的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减免小微企业税费、建立创投引导基金、推动“互联网+”行动等,用马云的话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在新的创业形势下,高校创业教育亟待改革,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聚集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创业氛围、师资力量、配套设施等方面积极探究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1)创业教育氛围营造,不妨借树开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才塑造的重要性。创新创业人才并不能按照某种确定的模式塑造出来,重要的是营造有利于激发人创新、创业动机,发挥人创造潜力的宽松、自由的创业教育氛围。③我国高校虽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讲座、竞赛等活动来营造创业氛围,但创业氛围建设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上的各种众创空间遍地开花,人气爆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高校是教育机构,众创空间是商业机构,因性质的不同,其创业氛围营造的难易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众创空间更具开放性、与经济市场结合更紧密,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内部创业氛围浓厚。鉴于此,高校可采取与众创空间相协作的方式,借树开花,让学生在浓厚的创业氛围中启迪智慧,挖掘潜力,培养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打破身份束缚,共建优质师资团队。创业教育师资匮乏是各高校在实行创业教育时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现下要想较好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打破企业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身份的束缚。高校的创业教育在培养专业创业指导教师的同时,还要吸收校外优秀人士扩充师资队伍,邀请有实践经验的校友、企业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并积极鼓励教师去创业去实践,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指导。④自2015年起,我国各地高校也纷纷成立了创业教育联盟。在此基础上可采用优质师资互派、网络教学等教学的方式,打破教师编制的束缚,共享优质师资,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质创业师资团队。
(3)政府、企业齐发力,完善后续保障服务。截至2015年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200家,其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00家,我国大学科技园三级体系已初步构成。硬件设施建立完备,但后续保障服务却难以落实。众所周知创业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持续性、缓慢增长的过程,如果后期各项服务与指导不能够得以较好的落实,学生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相关方面的问题,得不到专业的解答和指导,则易造成创业项目的夭折,也会挫伤创业者的积极性。根据中国创投形势分析,很多大型企业、投资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培育扶植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设立创投基金、众创空间的亦不在少数。高校在于政府积极配合的情况下,不妨加强与企业,投资人的合作,完善创业后续保障服务,为创业大学生保驾护航。
注释
①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② 杜晓兰,高永良.国外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09(1).
③ 丁钢.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诉求与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5(4):6-10.
④ 陈霂.基于“创青春”竞赛平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93-94.
参考文献
[1] 徐剑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误区与修正之策[J].教育探索,2015(5).
[2] 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3] 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