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导向下的我国微课发展研究

2016-05-14黄婧

科教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微课

摘 要 “微课”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兴教学、学习模式,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大众广泛的关注,根据笔者两年来的深入研究与调查,现阶段教师制作“微课”的动机主要基于参加比赛,而赛后对于微课真正的应用较少,如何将微课发展从参赛为导向转变到应用导向上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 “微课”在今后教学与社会中的实践发展展开探讨,提出微课应应用于“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在线学习(E-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打破中国教育分配不均”三个应用方向,旨在对今后微课教学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有所作用。

关键词 微课 应用导向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3.017

Abstract "Micro-class" as the network's new era of teaching, learning mode, once there it caused widespread public concern,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wo years of thorough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stage teachers make "micro-lesson," the motiv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race, and After the game less true for micro class application, how to develop micro-lesson from the competition-oriented to application-oriented change up is a serious problem, this paper "micro Cours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society started to explore, propose micro lesson should be applied to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ransformation", "online learning (E-Learning) and 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 "break Chinese education inequality" three application directions, aimed at the future of micro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have a role.

Key words micro-class; application guidance; practice research

1 引入

1.1 微课的定义

现阶段,为国内外学者们普遍认同的国外微课起源主要有两人,分别为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 McGrew 教授与英国纳皮尔大学T. P. Kee教授。

LeRoy A. McGrew 教授其概念中提出60秒课程包括主要分为三部分:总体介绍、解释说明、举例分析。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 McGrew 教授希望在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以及民众中普及有机化学常识。然而现有的有机化学概论教材篇幅很长且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学习。因此,McGrew 教授提出60 秒课程,以期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如舞会、搭乘电梯时,为大众普及化学常识。他将60 秒课程设计成三部分:概念引入(General Introduction),解释(Explanation andInterpretation),结合生活列举例子(Specific Example - The Chemistry of Life),并认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可用类似的方式普及自己的专业(McGrew,1993)。①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 P. Kee教授提出一分钟演讲认为学生应该掌握核心概念以应对快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与交叉学科的融合,提出让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并要求演讲必须做到精炼,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且包含一定数量的例子。Kee 认为一分钟演讲在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掌握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免所学知识孤立、片面(Kee,1995)。②在我国,自2012年起举办全国高校微课大赛等以微课为主的多层次微课教学竞赛,教育部、各省、市、区县、学校以及学(协)会、联盟在积极开展面向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领域的微课比赛和资源建设计划。微课、慕课是随着大数据,网络时代给每个教学工作者带来的新的概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对于微课的定义中外学者众说纷纭。笔者较为认可对于微课的定义有两个,分别为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魏民与微课教育研究专家焦建利教授。魏民认为:“微课是以教学点为单位,教学时长较短,可以组成微课程的课。”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微课教育研究专家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一般以一个小主题或者问题(小题大做是微课的思路)展开,主要围绕难点、疑点、重点、考点、增长点;或者一个例题、错题、难题、拓展题等;或者一个公式、原理、定理、案例、反例、一个知识点、一个实验等。”③另外引用一句网络上教师论坛中对于“微课”的认识,较为流行的说法:“微课就是路过教室时里面正在上的某个吸引人的片段。”在笔者看来好的微课作品如同美丽舞蹈中定格下来的惊鸿一瞥,短暂但是惊艳,难忘、触目而经心。“博人眼球”是网络时代传播视频的最重要途径与前提,另辟蹊径、打破常规应该是精彩难忘的微课的重要手段,微课主要可以运用于现代人利用片段时间继续学习,持续学习,可以打破传统学习的时间、地点等限制,当然微课也可以辅助传统现实教学。④

1.2 微课与微课程

微课程不等于微课。在现阶段,人们对”微课”的概念认识上千差万别,理解上五花八门,甚至出现了“微课”的滥用与混淆。其中最大的混淆就是将“微课”称为“微型课程”,以至于在一些文献与论文中直接将“微课”与“微课程”混为一谈。

微型课程主要是针对学校教育中课程教学时间长、规模大的弊端而提出的时间和规模都是小型的、专题式的一些小模块课程,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模块课程。而反观前文提到的“微课”的定义与“微课程”是完全不同的。

2 我国微课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笔者于2013年参加了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对微课教学的思考由来已久。近几年微课受到教育部、各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就现有文献资料与微课大赛作品基本存在如下共性:我国微课教学尚未形成理论性、专业性以及系统性很强的设计体系。对微课大赛的作品评价方式的研究少,评价标准少,评价体系不规范,致使微课大赛中有创意有创新的作品较少。作者往往局限于比赛的形式,受限于得分点,而致使创作的作品缺乏新意。微课制作在比赛中叫做“作品”而在市场应用中应该叫做“产品”,微课应在应用范围和受益人群方面横向拓展。

2013年-2015年期间笔者就全国制作过微课的100名教师以发放问卷与深入交谈等调查得出,现阶段我国教师制作微课主要动机在于三点:参加比赛,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基于参加比赛的动机制作微课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68.5%,基于绩效考核动机参加微课制作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12%,基于职称晋升动机参加微课制作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19.5%。因为全国性比赛的推进,教师微课设计开发的积极性将不断提高,但是如何以参赛动机逐步转向应用导向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微课作品制作以后,参加完比赛,很少得到推广与应用,大众受益率应该是微课真正的价值所在。应该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教师、学校、企业多方协作,形成资源建设新格局。

实际上我国正处于“微课”发展的起步阶段,对“微课”的认识理解尚未统一、资源建设尚未成型、应用研究尚且零散、评价模式尚不完整,“微课”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 基于应用导向下微课的发展

3.1 应用于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

传统式教学是教师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一般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2001年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顾问David A.Sousa博士在《How the Brain Learns》这本书中论述了教育神经科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历史和发展过程,并阐述了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交互式网络学习平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实践,学生教学生的方式,由先教后学改变为先学后教,大脑的学习效率将达到最高值。这也是为何在现阶段教学中积极提倡工学结合,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而微课是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方式,它可以放在课前的案例导入,以求加深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放在项目教学当中,最为某个知识点难点的解析;可以作为翻转课堂实施时,学生课前学习的资源,翻转课堂重构了课堂教学结构,增加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加了师生交流;而微课为翻转课堂中的教师减轻了教学负担,使得翻转课堂中的学生更加自主,可以减轻学生课下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微课还可以应用于课后练习,课后反馈,每个学生有任何问题反馈都可以挂到网上去,平台要给出问题答案;答案不一定是教师的一家之言, 可以是学这个微课的其他人给的。

3.2 微课应用于在线学习(E-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海量知识迅猛更新的社会中,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动机越来越强。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景、便捷、交互、个性化的学习,为“微课”的非正式学习形态提供了条件;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的媒体工具同样成为微课程发布的载体,使得随时随地高效率的学习成为可能。现代教育中所面对的学生是90后,00后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个性化强,对于科技运用得能力高,对新事物的接纳度深,而这些学生有朝一日也会成为社会人,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部分其中之一就是“时时可学”“地地可学”“人人可学”。试想在人们乘坐地铁上班时就可以点击微课的一些应用软件(APP)学习一道菜的制作(某个高职烹饪专业教师制作的微课),在人们等待某个商务谈判会议前点击微课的一些应用软件(APP)学习商务谈判的禁忌(某个高校教商务礼仪教师的微课),在人们家里灯泡突然短路时点击微课的一些应用软件(APP)学习引起灯泡短路的几种情况与应对方法(某个高校机电专业教师的微课),在家人突发胸闷等待救护车救援时点击微课的一些应用软件(APP)学习胸闷气短发生时的急救措施(某个高校医学院急救专家微课)等等,这应该才是微课真正的意义所在。

3.3 微课应用于打破中国教育分配不均

我国教育分配不均现象由来已久,主要在于城乡差距较大,地区差异较大,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差距较大,这也是这两年学区房房价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办义务教育都属于公共产品。从经费来源看,这个公共产品与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不同,在于它靠政府的税收支撑。换句话说,政府是拿纳税人的钱配置义务教育的资源,首先必须保证的就是公平。⑤中国教育分配不均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身处边远地区农村普通学校的孩子也有受教于名师的权利,如何打破时间、空间、地理区域、阶层的重重阻力,让孩子们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远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远程教育中的资源往往较大,又会受限于网络设备等情况,这时就可以采用微课教学,资源小但是主题又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

4 总结

微课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潮流,在现在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等新方式是人们每天时时刻刻接触的,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微课”教学从比赛为导向转变到应用为导向是今后的必然之势。若将微课教学运用于课堂,运用于人们的生活,是微课发展之路,更是微课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 David Shieh.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J/OL]. [2013 -04 -28].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55 (26):A13. http://chronicle.com.

② LeRoy A.McGrew. A 60 -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1993.70(7):543-544.

③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④ 黄婧.微课在《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⑤ 丁媛媛.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1).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