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相对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2016-05-14朱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7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安全性

朱琳

[摘要] 目的 对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临床治疗中的相对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方法 搜集本院骨科2013年3月~2015年11月诊治的104例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双膦酸盐类药物,对照组给予钙尔奇,观察最终的治疗效果。 结果 ①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38.9%(21/54)显著优于对照组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P<0.05);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氏三角区的骨密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4.98、5.04、4.74,P<0.05);③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6%(50/5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④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7/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0.05)。 结论 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对改善骨密度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双膦酸盐类药物;骨质疏松;相对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7-008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rel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sphosphonate drugs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Methods Collected the 104 cases of osteoporosis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November 2015,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s, the patient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bisphosphonat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altrate, observed the final treatment. Results (1)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relieved degree of 38.9%(21/54)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4.0%(7/50),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8.17,P<0.05); (2)After a period of time after treatment, the bone density of patients both showed a certain degree of improvement, but the bone density in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of lumbar spine, femoral neck, trochanter and Ward's triangl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t=5.34, 4.98, 5.04, 4.74, P<0.05); (3)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6% (50/5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2.0% (36/50),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7.69,P<0.05); (4)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13%(7/54)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4.0%(17/50),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6.47,P<0.05). Conclusion Bisphosphonate drugs used in osteoporosis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exact, can make the patient pain relief, improve bone densit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has very important clinical role and significance, has a high safety,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Bisphosphonates; Osteoporosis; Relative effectiveness; Safety

骨质疏松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并且发病率很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是随着人们年龄增长而经常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全身性疾病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导致的[1,2]。随着医学的发展,双磷酸盐药物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还可以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肺癌等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代谢异常所致的高钙血症,同时服用双磷酸盐药物可以有效减少骨病、骨痛和骨折的发生率,并能减轻高钙血症并发的恶心、呕吐、多尿症、口渴及中枢神经症状,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用于防治变形性骨炎,对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本院将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于2013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治疗效果极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骨科2013年3月~2015年11月诊治的104例骨质疏松患者,以上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定符合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6.47±6.43)岁,男30例,女24例;伴有椎体压缩骨折20例,腕骨骨折3例,尺桡骨骨折2例,肋骨骨折5例,股骨转子骨折3例,足背骨折2例,踝骨骨折3例,掌骨骨折3例,全身有两处及以上骨折13例。对照组50例,年龄46~77岁,平均(56.34±6.45)岁,男28例,女22例;伴有椎体压缩骨折19例,腕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3例,肋骨骨折4例,股骨转子骨折2例,足背骨折1例,踝骨骨折2例,掌骨骨折2例,全身有两处及以上骨折15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50例患者接受钙尔奇进行治疗:给予患者1片/次的钙尔奇(含500 mg钙和维生素D3) (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600 mg×60 s;国药准字H10950029),1次/d;治疗组的54例患者接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先在500 mL的0.9% 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1 g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以充分水化,然后予100 mL的唑来膦酸(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4 mg/支;注册证号H20090259)以恒定速度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时间应控制在5 mg/min以上[2]。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需遵医嘱不再服用除此以外的其他药物。

1.3 疗效标准

①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采用VAS疼痛评分评定标准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0分或负分则表示完全好转,没有任何疼痛感,恢复正常;1~3分则表示患者存在轻微的疼痛,能够忍受,不会对休息造成影响;4~6分则表示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疼痛,并且对睡眠造成了影响,但是尚能忍受;7~10分则表示疼痛感较为强烈,难以忍受。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评定[3,4],用第一次得分减去第二次得分,所得分数为疼痛减轻分数。②采用双能 X 线骨密度测量仪对两组患者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氏三角区[5]的骨密度情况进行测量并比较。③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均全部或基本消失,对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显示骨质密度显著增加[6],则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或改善显著,对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显示骨质密度有所增加,则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没有好转迹象,对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显示骨质密度出现下降,则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样本均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缓解情况对比分析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38.9%(21/54)显著优于对照组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氏三角区的骨密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呈现出一定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氏三角区的骨密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4.98、5.04、4.74,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在接受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6%(50/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17/50),其中包括恶心呕吐3例,头晕头痛3例,肌痛5例,畏寒寒战2例,关节痛2例,乏力2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7/54),其中包括恶心呕吐2例,头晕头痛1例,肌痛2例,畏寒寒战1例,关节痛1例。因此,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6.47,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由于多种原因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变,以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呼吸功能下降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7,8],临床特征主要以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等为主,并且由于骨强度下降患者在受到轻微创伤后经常会导致骨折,使骨折发病率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9,10]。因此,如何选取一种有效的药物来治疗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很多,均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根据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分别为基础药物、抑制骨吸收剂和促进骨形成剂[11,12],其中本研究中使用的唑来膦酸就是临床上一种广泛使用的双麟酸盐类药物。双麟酸盐类药物属于抑制骨吸收类药物,双膦酸盐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以及由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肺癌等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代谢异常所致的高钙血症,减少骨病、骨痛和骨折的发生率,并能减轻高钙血症并发的恶心、呕吐、多尿症、口渴及中枢神经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用于防治变形性骨炎。研究资料显示,双膦酸盐类药物对骨骼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具有作用强、吸收迅速、在骨中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低等诸多优点,具有增加骨密度的效果[13,14]。双膦酸盐类药物以骨骼中的破骨细胞作为主要的作用对象,能够对破骨细胞的激活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并且会对破骨细胞的最终形成和活化产生直接的影响,能够加快破骨细胞凋亡的速度,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畸形性骨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高钙血症、肿瘤骨转移[15]等各种骨转换增加的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04例骨质疏松病患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同时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骨密度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给予双磷酸盐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加大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的病症,改善骨密度,而且用药后的副作用较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对改善骨密度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俊文,马翔,翟所迪. 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治疗的相对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 2(12):1197-1201.

[2] 陈瑾瑜,彭永德,盛正妍. 骨质疏松症治疗新选择——唑来膦酸[J]. 世界临床药物,2011,2(4):252-257.

[3] 朱汉民. 双膦酸盐和骨质疏松[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1(7):517-520.

[4] 权朋勃,王明礼,郭得辛,等. 注射型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比较[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8):1283-1285.

[5] 钱珊珊,秦利荣,戴惠珍. 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0-2012年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分析[J]. 中国药房,2014,24(22):2029-2031.

[6] 马颖.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其他治疗方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1(5):347-351.

[7] 陈志刚,崔岩峥,杨丽娟,等. 我院2009-2010年抗骨质疏松症药应用分析[J]. 中国药房,2012,22(6):520-522.

[8] 娄振凯,李春海,叶伟,等. 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36例[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1(5):247-250.

[9] 张杰,田京. 药物靶向、分子靶向、激素靶向及干细胞靶向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5(34):6382-6388.

[10] 郭世绂.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及其理论基础[J]. 中华骨科杂志,2014,10(11):54-58.

[11] 袁伟,赵金柱. 失用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6(15):2795-2802.

[12] 王珺,马婷婷,张一娜,等. 抗骨质疏松药物预防绝经后妇女椎体及非椎体骨折:网络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8(4):648-649.

[13] 李丹,陈兴明,乔凤娟,等. 特立帕肽与阿仑膦酸盐对比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6(11):997-998.

[14] 王利,杨毅,张学军,等. 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50例的疼痛缓解及安全性观察[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6(12):1092-1093.

[15] 周日,袁志,刘建,等. 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5(3):173-174.

(收稿日期:2015-12-28)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骨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血尿酸的关联性研究
细胞因子促进骨折愈合及中药对骨生长因子的作用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