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6-05-14孙慧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历史人物设疑插图

孙慧

摘 要:历史者,人类最智慧之导师也。观往知来,总结成败,集思想之大成,本文系教学经验所得,旨在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渴望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海蠡测,率尔操觚,期待形成对自己的促进。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能力;历史人物;插图;设疑

一、唤起学习历史的渴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喜欢学习,从内心深处喜欢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无限的智慧与能力,激烈而持久的动机之源就在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历史,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历史的价值,这不是可有可无的学科,要想方设法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记录,鉴往知来,意义重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做德才兼备的智者,运筹帷幄,驰骋人生,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学生思想逐步成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导他们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在学生们中间,存在着贫富差异的巨大,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历史人物来阐述。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发他们更准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拥有健全的心理,让他们认识到历史并非过眼云烟,不是简单的几个故事的综合,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

二、讲述历史人物

历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可以改变它应有的模样。如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孙中山个人的因素在这里占几分?事实上,当时孙中山虽然对袁世凯不放心,但他对袁世凯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孙中山一生诚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官僚的权利欲,他完全是带着对天下难民的博爱而担当起政治使命的”。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为了“民主共和”的尽早实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仅两个月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要利用一切历史故事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启示。如讲曹操时,也相应地对曹操进行全面的评价。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其中有很多书信,是自己的人在人心惶惶的时候写给袁绍的,想投靠袁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按常理,写信的人就等于是叛徒,就应格杀勿论,而曹操没有那样做。曹操下令,全部烧毁那些书信,手下人不理解,曹操解释说,大敌当前,又不是稳操胜券,人心惶惶的,何必要清算呢,曹操的意思很明白,让手下人放心,跟着曹某,只要忠心耿耿,以前的事既往不咎。曹操很会装糊涂,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所以在介绍历史人物事迹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倾注感情,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制作课件,准备教具。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内容着重说明,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印象,对历史学习的内容把握牢固。

三、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因此“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老师自身就必须首先对历史具有丰富的情感源泉,教师只有平时博览群书,深入挖掘教材,才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历史兴趣和热情。

四、在教学活动中设疑

质疑,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面临某创设一定的任务条件使学习种生实际的任务。仅对知识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还不足以保学证生产生真正的学兴趣。只有使学生为了某种具有的实际任务而进行探讨时,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其认识兴趣。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应该从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出发,坚持史论统一的原则,抓住教学中的实质问题,利用新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矛盾,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持久的学习兴趣。

五、几点建议

1.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好朋友。朱永新老师曾经在《读书,让全民族精神起来》中写道:“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读书,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学贯中西,博采古今。才能让学生信服,自己满意!

2.多动脑、多思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动脑,充分考虑我的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3.多交流、多合作、多反思。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说过“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作为伟人都那么谦虚,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俯下身子和我们的同仁们好好合作,好好研讨我们的课堂教学呢?也只有我们静下心来做学问,我们才能有所提升,学然后知不足,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教学历史,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认识到历史是人类的过去,是智慧的华章,是文明的集结,是盛衰兴亡之鉴,不可小觑;认真的学历史,借鉴历史经验,省往昔,辨正误,考优劣,矫过错,预将来,裨益人生,造福天下。

猜你喜欢

历史人物设疑插图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人物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