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学生化学素养的助学策略研究
2016-05-14周波
周波
摘要:“四维助学”是以“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为宗旨,重点从“明确教学目标”、“提供学习资源”、“优化教学流程”、“点拔学习方法”四个维度形成“助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将“四维助学”渗透至化学学科,化学课堂的设计进一步优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这一有效举措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伴随而来的是,知识贮备的丰富,学习能力的提高,化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四维助学;互助合作;化学学科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7-004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i.issn.1008—0546.2016.07.015
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素养是21世纪公民的必然要求。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怎样的教学模式更加贴合学生真实需求?怎样的课堂可以更高效?这是一直激励我们一线教师不停深思、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化学科学的基本素养
化学科学素养属于科学素养范畴,并具有化学学科的具体内涵。化学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化学知识、化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化学科学的理解、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化学科学素养水平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持续过程,它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增强,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水平也就会不断地提升。
二、“四维助学”课堂的内涵
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秉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奇迹”的办学理念,认为“教育即帮助,教学即助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班助学”策略研究。“助学课堂”是学校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进一步明晰课堂教学研究的载体支持:为学生提供显性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安排的帮助:隐性的动机激励、情感陶冶的支持;具体表现为适切目标分解、过程学法指导,基于学情的前测和反思。由此确定从“目标”“资源”“流程”“方法”四个维度支持学习。
“四维助学”是“助学提纲”的新发展,在汲取学校近年来教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新三学”的核心内容“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为宗旨,重点从“明确教学目标”“提供学习资源”“优化教学流程”“点拨学习方法”四个维度形成“助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将“四维助学”渗透至化学学科,化学课堂的设计进一步优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这一有效举措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伴随而来的是,知识储备的丰富,学习能力的提高,化学素养的提升。
三、“四维助学”课堂发展化学科学素养
1.明确教学目标,引领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所要达成的学习成果的最终阐述。综合说来,我们的化学课堂就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化学素养。明确的目标,将使我们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更为有效。围绕这个理念,“四维助学”给化学课堂的第一道助力就是教学目标的引领。
(1)知识与能力目标——可测。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具体适切的认知与技能目标。这个起点是否恰当,这个成果是否显著,势必要求目标的设定要可测。上述图1即是目标示例。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求中,它将学生是否掌握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的置换反应的知识纳入目标,课堂上将展开关于此知识的反馈检测,这也是促成学生素养养成的有效引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可看。四维化学课堂中要能让学习者、观课者看到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帮助。图1中“过程与方法”指出的“利用控制实验条件”,即是将目标的达成化于具体可见的具体实验操作中,学生的体会会更直接。适时、适当、适切地进行学习方法点拨,引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察。化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一门饱含热情的科学。它需要学习者细致入微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图1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指出教师的点拨行为应该“有趣”。这就需要教师发掘教材本身具有的情感因素,挖掘教师自身情感因素,以情冶情、以爱激爱,努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就是学生化学素养无形中形成的过程。
2.提供课程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中的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撑,丰富适切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自然也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素养。作为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化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于生活,因此它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整合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1)教材教辅资源。化学课本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这样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本身就是提高化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化学教辅资料是工具性书籍,根据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灵活整合,教辅的助学功能也就能一一体现。因此,用好用巧手中的化学课本是良好的铺垫。
(2)拓展研发资源。化学学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来源于生活又将最终归于生活。所以根据学情开发拓展资源,带领学生从课堂小天地走进生活大课堂,让素养从生活中培养起来。我们开发学校周边资源,设计出明城墙侵蚀调查、食品添加剂调查、家用金属材料调查、家庭小实验设计等多种活动,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结合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获取所需资料,教会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学生慢慢能够准确地获取所给资料中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化学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上述图组正是引导学生收集资源,带领学生走入实地探究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作用显而易见,学生的兴趣得到极大提高,过程中动脑又动手,收获颇丰。
(3)师生自身资源。我们把教师自身的形象、课堂表现及人格魅力也纳入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教师外在的仪容仪表、举止行为,内在的品德修养、视野和能力对学生的做人、学习产生着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化学老师应具备的科学严谨性、对科学现象的求知心、良好的思维逻辑习惯,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样的动态生成无疑会为学生的化学素养养成锦上添花。
3.安排教学流程,提升学习能力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受众,其主体地位不可撼动。为学生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是优化他们学习过程的最佳体现。优化后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在营养丰富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1)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能力和素养。化学课堂应该是要让学生根据自我储备的知识,不断去探究,从而发现并且了解。这样的过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例如,关于对“空气”的学习,我们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空气的信息,拟定“我认识的空气”的讨论。让学生自己通过收集、阅读、思考、讨论来达成教学目标。这个过程的操作,凸显了学生的自主地位,让自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是远大于老师的讲解与灌输的。因此,“留白”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在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质疑消化的空间。
(2)互助合作。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作用力。所以,伙伴互助是化学助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具有化学特色的实验课程中,通过同心协力、互相配合的合作;认真倾听、表达交流的分享;智慧联动、协同攻关的互动;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伙伴互助中的积极的人生体验,更有渗透进思维和气质的化学素养。
图4和图5正是学生们通过互助合作进行资料搜集和课堂学习,这样的实施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较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个人化学素养。
(3)反馈练习。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内容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即时的反馈评价和矫正练习是重要的助学手段,对于保障我们化学课堂的学习质量至关重要。教师点拨指导精当,矫正练习精要,这样的流程收到的效果应该是事半功倍的。同时,即时的反馈评价和矫正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足,进而自我完善。学习目标一旦达成,学生便会产生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对于化学的学习便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下列图6、图7便是我们针对具体的课堂内容制定的当堂反馈练习。在反馈中获得信息,完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4.点拨学习方法,升华学习素养
“四维助学”下的化学课堂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会学”,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一旦方法了然于心,学生的个人素养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但究其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与文本对话。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多种,因学科、因个人而异,最关键的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法。化学课本或者辅助资料,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有力抓手,因此通过“引读—摘记—质疑—求解”的途径,通过对书本示例的演示,教师设置逐层递进的问题,学生通过勾画圈点与批注静心阅读,尝试主动质疑,通过自主练习、评价、检测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将自主学习方法应用到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拓展中。这样的学习过程一气呵成,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学生在文本资料中筛选信息的有效之举。如果掌握这样的方法,即便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也能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不得不说这样的学生便是具备一定素养的学生。
(2)与伙伴合作。我们的“小班助学”为这样的策略提供了有利载体,“四维助学”更是将方法系统化,操作性更强,学生的受益也更加深远。化学课堂一定是合作的课堂,大量的观察与实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呈现,也更受到学生的欢迎。我们引导学生建立互助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在小组学习、研讨中认真聆听伙伴的意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归纳总结、提炼研讨结论的方法。
上述图8、图9是课堂中分配给两组的实验要求。每组成员根据实验要求再做出分工,观察、记录、讨论等过程依靠每个成员的默契配合。我们引导学生在需要合作完成的实验、动手小制作中,在“扮演”好自己角色的同时始终围绕全组的中心任务而活动。有效的配合促进实验过程顺利地完成,在不断的合作学习中,成员还可以取长补短,不断促进自己的能力提高。
(3)与教师交流。教师是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拐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化学课堂可以教给学生倾听教师讲解的方法:注意集中,抓住重点,记好笔记、切问近思。教给学生善于向教师表达求助的方法,虚心求教,清晰表达,平等交流,形成新的观点等。清晰的表达是严谨的逻辑思维的体现,新的发现是科学特质的成功所在。
如上图10、图11,在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中,学生抓住重点,在自己的知识构建中再现实验,梳理实验过程,明确实验原理。能够构建知识体系,便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新层次。这必然是化学素养的最佳体现。
四个维度的助力,为我们的化学课堂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四股力量,它从目标的确立到过程的落实,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无一不倾注着教者一片赤诚。这样的课堂,回归课堂的本义,培养好奇心、纯粹的兴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享受智性快乐的能力。有这方沃土,何愁培养不出化学科学素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