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温室智能管理平台的研究
2016-05-14马巍王新张亮王瑛彤姜彩宇
马巍 王新 张亮 王瑛彤 姜彩宇
摘 要:目前,大多数智能温室控制技术都是模仿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装备,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虽然在自动采集软件和远程网络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就全国而言应用覆盖率仍然很低。本项目通过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对作物生长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对信息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智能灌溉,提高效率,进而达到促进作物生长最优条件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工程;温室管理;物联网设施农业;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1028
1 方案设计
物联网温室智能管理平台融合智能感知、识别、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传感器集群对温室内环境诸多因子进行实时监测,采用近场无线通信与下位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后采用互联网平台传输至主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通过专用的数据库软件对数据进行比对和判定后,发出控制指令,通过下位机对滴灌泵、肥类泵、农药泵、CO2发生器进行自动控制,最终完成温室环境与农作物生长条件的自动调节与控制。整个平台实现了作物数据的实时更新,作物影像的实时查看,温室系统的实时控制,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重要成果。
该平台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主要由数据采集设备、传感器和传输设备、显示设备及通信系统组成,软件部分主要由作物生长数据库、数据采集系统、温室控制系统、网络数据中心及移动端APP组成。项目建设以信息技术、数字处理技术为支撑,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棚室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和传输设备,获得各类信息并进行综合处理,以此建立作物灌溉系统。
2 硬件系统
2.1 通过优选
构成的传感器模组,包括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日照强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植物光谱分析仪、土壤元素分析仪。
2.2 控制机构
包括各管路关联电磁阀、水泵、通风电机、遮阳步进电机等组成。
2.3 通信系统
包括远程通信及近场通信。远程通信系统包括使用运营商的2G/3G/4G网络传输,近场通信包括传感器与主控电脑之间的无线传输模块。
3 软件系统
3.1 作物生长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建立符合吉林省省情的几种代表性作物的生长规律模型,模型包括作物在每一生长阶段的需水、温度、肥料、农药等参数,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之进行比对,实现数字化温室自动操作。我中心经过长期试验得出了一整套相关作物的生长数据,通过数据可以避免传统作物种植过程中凭经验灌溉、施肥、喷洒农药等过程的浪费,同时也避免了因施肥和喷洒农药过量而造成土壤板结、农药化肥所造成的污染。编写数据结构体系,以“高速数据读写,降低数据冗余”方式优化数据结构。
3.2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传感器模组采集的数据,对整个温室的环境因子按照历史数据,作物最优生长数据等依据进行控制,发送控制信号至操控机构,实现温室环境的调节。
3.3 网络数据中心
该中心不仅保留原始数据库,而且及时更新当前作物数据,同时可以实现授权用户的远程管理。
3.4 移动端APP 开发
实现在移动设备上对于温室的实时管理,完全体现了物联网价值。
4 该系统具有的功能
4.1 系统可根 据用户输入各地块种植作物、土壤类型(也可从计算机中调用)后,系统便会根据作物生产的气象条件、土壤养分状况等,动态监测棚室温度变化、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日照强度的变化,棚室内CO2的浓度等参数。然后自动精确的控制作物生长期间所需的灌溉、通风、加热、光照、追肥因素等。
4.2 除自动控 制外,系统还设定了半自动控制方式。所谓半自动控制方式,就是指系统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开停机。用户可人为的启动或关闭阀门。
4.3 系统可根 据作物生长期间的作物生长状况、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状况、气象等条件,提供几种作物智能控制的决策实施方案。用户在种植一类新作物时,可以在控制器上修改参数,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4.4 控制器采 用专用单片机外围接口芯片设计,可靠性高 ;使用标准RS-232串口,与计算机机连接,交换数据,实现在线实时检测。系统设有自动断电记忆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纪章.基于模型的温室环境调控专家系统研究[D].江苏大学,2005.
[2] 熊迎军,沈明霞,陆明洲,刘永华,孙玉文,刘龙申.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实时数据融合算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2(23).
[3] 杨其长,魏灵玲,刘文科,程瑞锋,张义,仝宇欣,方慧.中国设施农业研究现状及发展战略[J].中国农业信息,2012(11)
[4] 钱志鸿,王义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12(05).
[5] 王斌,吴锴,李志伟.基于GPRS技术日光温室综合环境集散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