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玩事

2016-05-14

海峡摄影时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木棍放风筝棋子

曾经的我们喜欢跳皮筋、打弹珠,现在的孩子喜欢Ipad、手机了,曾经我们以为马里奥是最好玩的游戏,现在孩子喜欢打英雄联盟……岁月是把杀猪刀,看看下面这些童年游戏,玩过一半以上的人,就不能不服老了。

经常有人说,如果童年可以重来,有多少欢乐值得我们回味?

我从不祈祷时间可以重来,我珍惜我走过的每一步。但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好在还有记忆,可以让我们重温那段与小伙伴一起光着屁股玩耍的时光。

小时候,我们常唱的歌谣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及“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小时候,我们眼里的英雄人物是狼牙山五壮士。

小时候,我们爱看的动画片是《黑猫警长》和《葫芦娃》。

小时候,我们常吃的零食是爆米花和冰糖葫芦。

小时候,我们不用上手工课,每个孩子都无师自通,手工制作出一个个好玩的玩具:毽子,沙包,弹弓、纸飞机……

如今,我们早已远离童年,也远离了童年的游戏。

这些,不仅是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深深烙印。

打棍

虽然小时候大家玩的游戏大同小异,但是有些游戏还是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打棍就是用长木棍打短木棍:玩者分为两个组,一组持长木棍,站在地上画的大圆圈里,一组在圈外;短木棍先放在圆圈里,持长木棍的先用长木棍猛敲短木棍,短木棍弹起来后再横起一击,将其打出圈外,若圈外的一方没有接住,则持长木棍的一方获胜,若接住了,再往圆圈中抛去,圈内一方得挥棒把它打飞,若没能接住,就算输。如此往复。

跳房子

女生喜爱的游戏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就是跳房子。平时常在一起玩的女孩子们在房前屋后找一块稍微平整一些的空地,用粉笔或者瓦片、木棍在地上画出格子,在格子里面写上数字、或者其他的名词,跳房子的人在“房子”内单脚着地,按一定的顺序往前踢“子儿”,子儿踢到哪格,就单脚跳到哪格,最先跳完的赢。如果把子儿踢出去了,就算输。有些格子还有不同的“特权”——能双脚站立,或者是能直接跨入某一格。

晒画片

这些游戏中,有些游戏是典型的时代产物,比如“晒洋画”。晒洋画需要几样东西:底片、晒图纸、两块玻璃、橡皮筋。底片是山水、人物的画片,比如人物有张飞、关羽、孙悟空,也有双枪老太婆、杨子荣等。这些画片可能是别人用过的、旧的,或者是自己画的,还有可能是从图书上剪下来的。

晒图纸通常是天蓝色的,上面涂有感光显影液,一般需要去商店买。拿两块玻璃把底片和晒图纸夹在其中,为了夹得尽量紧可以在玻璃两端用橡筋固定好,在大太阳下面晒上十多分钟或者更长时间以后,取出晒图纸放在清水里,晒图纸上便出现了底片上的图案。

记忆里,街头巷尾常有小商贩提着篮子兜售晒图纸,划好的玻璃片、橡皮筋、夹子也能在这些小贩手里一并买到。“到了七十年代,晒洋画也升级了,可以在布手帕上面涂好感光显影剂,用黑白相片底片直接晒出人像。

六子冲

棋类游戏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游戏,在田间地头也能见到,游戏器具也很简单。双方在地上或者纸上横着竖着画四条线,再在外面划线围成一个九宫格,各自寻捡6个石子、砖块或者木棒作为棋子,就能对弈。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错点上,每次可以沿着线移动一格,横向或者竖向都可以,每次只能移动一个棋子。

游戏获胜的规则也很简单,两子吃一子。如果一方把两枚棋子移动到一条直线上,对着对方在这条线上的独子时,就能吃掉对方这枚棋子。如果吃掉了对方全部6枚棋子,或者把对方的棋子全部围住不能移动,就赢了。由于规则简单,道具也方便易得,在四川的城市和乡村,如果两个人相约下盘棋,那就指的是下六子冲。

民国年间,上世纪40年代,跳棋从上海传入成都,后来又有了军棋,棋类游戏逐渐丰富起来。到现在,知道六子冲、玩六子冲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扎风筝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川内各个城市、乡镇、农村都能见到小孩子放风筝,在《成都通览》一书的相关记载中,成都放风筝的风气在全省都是最盛的,还说“俗言‘杨柳青,放风筝。十冬月即有放之者,至春三月止。”

小孩子放的风筝多数都是自己扎的,而且一般扎的都是最简单那种风筝。”最简单的风筝也叫“田字风筝”或者“王字风筝”。娃娃们寻几根竹篾条,用刀片剖细,三横一竖摆起,拿细线扎成个“王”字。

再找来一张白纸,拿浆糊或者米饭团糊到篾条上。扎风筝最考手艺的就是串斗线。斗线也叫提线,穿之前要先选好位置,打两个点,提线拴好后,再接上长长的风筝线和线卷,风筝就好了。有些小孩子想装饰下风筝,还会在风筝上画上画,在风筝后面安些彩色纸的须须,再去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

放风筝要比哪个放的高,可能还有些娃娃要拿自己的风筝线去缠别个的风筝线。以前的娃娃放风筝除了好耍,还有寓意在里面:风筝放得越高意味着越吉祥,那叫“青云之志”;放风筝还把晦气一起放掉了,所以古人会把名字写在风筝上,等风筝飞高以后剪掉风筝线,把晦气放走。所以如果谁的风筝被放走了,是一件令放者、观者都皆大欢喜的事情。

扯响簧

扯响簧和抖空竹很像,却也有不少区别。从外观上来讲,响簧有点像半个空竹:一个厚约两公分的竹盘,下面连着一个木椎。竹盘的两头有木头做的面,木面在挨着竹盘边缘的位置上钻的有眼,竹盘上靠近这些眼的位子也开的有哨孔。这些哨腔哨孔就是扯响簧时发声的位子。

扯响簧的时候,小孩子像抖空竹一样,拿两根棒棒,两根棒棒的一端系上长长的棉线。据说为了防止线磨损,还会在线上面打蜡。

扯响簧除了有“嗡嗡”的声音,很好听,耍得熟练的人还会耍出很多花样,这些花样也有专门的名字:什么“黄龙缠腰”“雪花盖顶”“抛天卦”“地转转”,而且都很形象。

在过去,响簧和提簧一般都在春节前后玩耍。这个时候大人有空,家长手里也多半有些余钱,可以给小孩买这些玩具。过年期间,城里到处都是提簧、响簧的呜呜声。这逐渐热闹起来的响簧声、提簧声,也让人们过年的心情越发急切。老成都有俗话说:“杨柳黄,扯响簧。”“杨柳黄时扯响簧”也被唱进《锦城竹枝词》里。

抽牛牛儿

抽牛牛儿可不是拿个鞭子去抽打黄牛、水牛,而是指抽陀螺,因为陀螺又叫“木牛”。旧时的成都孩童们抽的陀螺,一般高5厘米,直径3-5厘米,用硬的圆木做成。一头平,一头是圆锥形,在尖头处还会镶一根铁钉或者一颗钢珠。

抽牛牛儿的道具还有一根系着棉线的小竹竿,棉线一般长1米左右。玩的时候,孩子们把棉线缠在陀螺的腰那个位置上,然后一手把陀螺放在地上,另一只手将绳子向外一扯,陀螺就能在地上直立着转起来。在陀螺转动的速度逐渐慢下来的时候,用鞭子抽一下,它就再度快起来,继续转下去。

孩子们抽牛牛儿,比的是谁的陀螺转得久。孩童还喜欢在抽陀螺的时候唱一些儿歌,比如“一个牛牛儿一把鞭,娃儿跟着牛牛转。”

跳拱、斗鸡

跳拱斗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男孩子们相当热衷的运动。童年的男孩子的活动强度较之女孩子更盛,这两者都有一定的竞技性。

先说跳拱。在冬天的空地上,就能看到一群男娃娃先猜拳定输赢,输家当拱赢家跳。当拱的小孩弯腰低头,其他人按顺序从他背上依次像跳马那样跳过去。每跳完一轮,拱的高度要往上升一些。当拱的人也从一开始弯腰屈膝慢慢直立起身,站在那里。如果哪个没有跳过,就算输,换下原来当拱的那个娃娃。

斗鸡的对抗性也很强,孩子们抬起一条腿,拿手抱住,站成一个“4”字,单脚跳着用膝盖互相碰撞。谁先跌倒或者双脚着地就算输。

不少游戏从明、清流传到民国时期,有的还流传至今。像抽陀螺、扯响簧、骑竹马、踢毽子、老鹰抓小鸡、斗鸡、跳绳、抽中指、抓子、蛇报蛋、藏猫儿等等游戏,都是从清朝传下来的。

这些儿歌童谣你又记得多少

在四川成都,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快过年的时候,大人会对小孩讲“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事实上,除了过年,像正月十五、花会游船,都有相应的儿歌。

成都民俗画画家季风就在《百谣图》里面收录了一些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比如:“龙来龙往,四季发财,今年耍过,明年又来。”还有“正月正,耍龙灯,龙灯转,龙尾跟。三桥焰火架,火炮响通城。十五过大年,家家吃汤圆。开门做生意,大吉又大利。”

有的歌谣是作为长辈的奶奶、姥姥、妈妈在带小孩的过程中,轻声唱给孩子听的。比如捏着孩子的两根食指,一边碰,一边唱“斗虫虫,咬手手,外婆家,吃酒酒。飞到外婆菜园头。吃了外婆一窝菜,气得外婆骂妖怪!吃了外婆一根葱,气得外婆打倒栽葱。——虫虫呢?飞了!”

盛夏的夜晚,凉风习习,旧时,一家老小都会在院坝里乘凉。大人们躺在躺椅上,孩子们就在一旁玩耍。月亮上来了,孩子们唱:月亮光光,芝麻烧香。也有小孩唱“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后面的内容,各地还有区别。

童谣多,也能见到两个小孩双手拉着,一边拉一边唱《扯锯还锯》:“扯锯还锯,家婆门口有本戏。请外孙,来看戏,没得吃,牛肉包子夹狗屁。”非常俏皮。天要小雨了,娃娃就会在院子里拍手叫:“老天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百米。一点一个泡,长年好睡觉。”起风了,娃娃们也有的唱:“风婆婆,莫起风,明天与你杀个大鸡公。”

房前屋后,江边坝子玩耍的孩子看到蚂蚁排队取食、搬家,也有儿歌唱:黄酥黄酥蚂蚁,请你家公婆吃点朒(ga)朒,先来的吃瘦肉,后来的啃骨头。刘孝昌说,还免不了有小孩专门打死一只昆虫,引得蚂蚁来觅食,看蚂蚁忙碌,自己唱童谣唱得乐不可支。

由于童谣的节奏感很强,押韵上口,所以小孩子们常常是一边拍手一边唱,甚至还会用脚打起节拍。

正在离我们远去的游戏还有很多,如丢沙包、掏鸟窝、看露天电影,搜集糖纸,用狗尾巴草编小兔子,女孩子会买明星贴纸,一张张剪开,贴在本子上……

无论哪一种游戏,我们都可以乐此不疲地从下午玩到太阳落山。

那时候的大部分游戏,今天的孩子早已不再玩。那时候,我们的游戏大部分是群体游戏,而现在,电子游戏让孩子流连于虚幻的世界中,一个人就可以玩,不需要小伙伴。人和人越来越疏离、冷漠。

不能说他们这样有什么不好,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成长,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时代不同了,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拥有自己儿时的回忆,每一个人的童年都会有时代的烙印,硬说哪个时代的童年更美好,哪个时代的童年更无趣,都是失之偏颇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猜你喜欢

木棍放风筝棋子
木棍的长度
棋子多少颗
小木棍的无限联想
摆棋子
有趣的棋子
一根木棍
图形前线
放风筝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