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业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6-05-14吴万胜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课堂教学

吴万胜

【摘要】中职教学与大学农业专业教学的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中职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更加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出现问题。好多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中职农业专业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厌学、恐惧等不良情绪好或者心理,尤其是对于教育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因而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农业专业 课堂教学 问题与对策

对于中职阶段,农业专业的学习是中职教育中农业专业学科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越来越难的知识点,有的学生难免不适应学习深度的增加,必然会出现相应的对农业专业知识点厌烦的情况,因而,就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学生,他们课堂上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也逐渐的落后,这也是现阶段的中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从当下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这些课堂存在的问题的形成不仅仅是在整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作用,更有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就学生自己而言,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消退的形成成因复杂:个人天赋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他们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的学习环境相关。

一、中职农业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学习深度在相关方面受到家庭教育的因素,面对现在的社会,总有一部分家庭出现的不和睦现象,尤其是现在的家长,一般受教育因素的限制,或者是对于孩子上学方面出现的分歧,对于专业性的学习认识不充足,过多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学生心里方面受到重要影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出现对学习兴趣不浓,课堂上积性不高,容易形成不正常的学习举动。例如,学习三心二意,漫无目的,死学等等,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里,进而出现厌学与生活、缺乏学习的安全感。

2、授课方式的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授课教师授课的方式一般都是按照传统的讲课方式,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实践或者是空间。同时,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因人而异,有些学生由于在中职之前就已经出现对农业专业相关知识认识不清,教学中没能很好的辅导学生深入学习,解题思维杂乱,教育的水平也就决定了在中职阶段的基础,在后续的中职农业专业学习中就会较为吃力,长此以往,学生对农业专业学习出现不如意、厌学的现象,使他们逐渐的丧失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学习,逐渐成为缺乏坚强的恒心和毅力的“学困生”。

3、教师教育与教学制度使得课堂没有保障

而事实上,对于农村的中职教育,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在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上没有紧跟教育的发展,总有一部分地区的教师教学没有结合教育的相关制度实行,并且教学设施的短缺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接受并掌握所学知识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被照顾全面,进而出现农业专业知识的“消化不良”,逐渐的跟不上课堂教学等现象;也正是这样的忽视,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学生对于农业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教学制度的改革,不断的切合实际进行教学成为的当下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农业专业课堂的发展策略探析

综合以上出现的中职农业专业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几条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利用教育合力,形成家校相通,开展家庭式课堂

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使得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和习惯。同时开展学生与家长同时学习的方式,这样能形成更好的辅导系统。例如,对于中职教育中农业专业课的学习,家长要做相关的了解,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应的督促。中职农业专业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相当重要,这是中职农业专业的基础。学校更应该做好和家长的沟通交流,针对学生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尽快使得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在必要的情况下,家长也应该学习相关的知识,以便在家中辅导孩子。家长也应该多和学生谈心,如让学生明白教育对自己以后发展的重要性、多家鼓励,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认真学习,进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2、兴趣为导师,生活式引导,把握准确方向

授课教师如果上课的时候带着的是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针对农业专业的教育环境,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注重情景教学,注重学生真正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农业专业中“三农问题”的授课时,课程内容较复杂,牵涉到的知识繁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艰难,因此授课教师应该就学生不会的地方进行讲解,如三农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等,包括根本措施和有效措施。授课教师应该多与这些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哪些地方比较薄弱,探讨适应他们理解的教学方式进行辅导,使得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方向上没有偏差,多进行兴趣方面的引导,多加交流,增强他们的信心,真正实现整个班级乃至该地区的整个学习的提高。

3、进行学法指导,因材施教,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在现行的教育基本条件下,加上学习环境的人为因素下,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决定他们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应该的,并且这种指导是长期的,逐步使他们形成正确而科学的学习方式。

例如,对于农业专业的学习,应该注重的是应用性知识的开展性学习。授课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及其笔记的记录、难题理解的方式切入点等。对于一些农业应用性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的农业作业中的应用,授课教师可以开展校园式学习,从实际中告诉农业专业学习与实践结合重要性。比如“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的应用,依托于行业和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训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之,越来越成熟的教学方式一定会为中职生农业专业学习的提高提供更全面的帮助,尽可能的缩短教育上的这种短板,以得到教育改革的巨大成功。同时,这些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施,希望能得到有效的重视,不断为创造高效课堂和有用人才做基础。

【参考文献】

[1]夏传金,论中职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农技服务,2016,02

[2]刘合昌,赵科举,尚子焕,常志鹏,滨州市农民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农民科技培训,2015,10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课堂教学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