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语文的创新学习

2016-05-14程朝霞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新学习高中语文

程朝霞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语文的学习,不能死板教条,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创新中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新学习 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语文的学习,不能死板教条,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要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想尽千方百计,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学起来有趣、投入、热门,充分展现和体验语文课的魅力。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往往只强调接受或模仿,忽视创造,它要求学生必须循规蹈矩,在固定考察的范围内解答问题,这使得学生的思维近乎封闭与僵化,缺乏应有的开拓与创新意识。这不仅制约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使得他们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早已证明: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他们不会没有反应,因而他们时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这正是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开始,许多发明家的创造正是从质疑问题开始的。因此,这种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哪怕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对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点滴创造性,也要给予适时地肯定,以培养他们敢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面对教学,大胆质疑,就是要解放思想,面对问题或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问几个为什么,这些问题或结论是否就是绝对正确?是否就是无懈可击?在一连串的质疑问题面前,培养创新能力。

二、讲究讲课的艺术

讲语文课,要讲究讲的艺术,着力讲出妙趣横生、满趣皆趣的效果,充分吊起学生的胃口,然后根据语文的特点,把内容设计成有趣的样式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使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内容尽而趣未尽,课结束而味幽远,让学生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比如组织学生演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是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个重点,因势利导,给学生创造演讲的机会,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其说的能力。比如,可以每周组织一两次演讲课,选定一个主题,也可以题材不限,请几位学生走上讲台,脱稿演讲五六分钟。教师有计划按阶段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的方式,学生比较欢迎,也比较感兴趣,一步一个阶梯,持续锻炼下去,语文素质就会逐步得到提高。比如,我组织了一次关于植树造林的主题演讲课,学生们提前查阅资料,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课堂上先后有7位学生都进行了演讲,效果非常好,学生们敢讲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讲的内容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可谓一举两得。

三、重视思维发散性训练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三个思维角度,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应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逐渐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也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知欲,吸引他们主动去寻求事物和问题的不同方面、不同方向、不同答案,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比如,我安排了一节关于如何防治大气污染的讨论课,学生们事前做了充分准备,查阅了大量资料,课堂上大家分别从取消燃煤锅炉、采用清洁能源、洒水抑尘、治理机动车尾气等多个方面,谈出了自己的见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实践

能力的获得需要实践的土壤,创造性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实践。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也。”这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重大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以加快其创造性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比如,可以利用直观手段来创新学习。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必须借助于直观手段所展示的形象,来唤起自己头脑中的表象。“生活展示情景,实物演示情景,图画再现情景,音乐渲染情景,扮演体会情景。”创设必要的情景进行教学,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如古诗词教学,内涵丰富,跨度反差强烈,意境深远,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内容,就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的演示。

五、发挥语言的魅力

言为心声,无论是简单的直观教具,还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才能发挥其作用。富有魅力的教学语言使人愉快轻松、精神振奋,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相反若教师语音不准、词汇贫乏、语无伦次、枯燥呆板或声嘶力竭,那是不可能清晰明快地表达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内容的,难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甚至会导致厌学情绪。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到:“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多么有益的影响。”这说明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每一堂课前,都应事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合适的教学语言,用生动、精彩、得体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认真学习,获得知识,这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猜你喜欢

创新学习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高中理科创新学习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巧用图书馆,点亮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