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

2016-05-14李宗华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宗华

【摘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以学生阅读为本,注重学生差异,延伸课外阅读,这样才能防范低效阅读,推进阅读教学改革,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教学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而小学又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但阅读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新课改非常重视阅读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全新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思想。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做一概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学生阅读兴趣低下。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看作单纯的智力活动,并不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往往是急于展开阅读教学。学生大多是在教师的指令下机械地展开阅读活动,没有兴趣的阅读,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被动而消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1.2学生主体地位缺失。阅读教学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程序化展开,以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一节课下来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将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清楚,生怕会有所遗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教学的附属,只是机械地接收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主体地位缺失,以讲代读这是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1.3追求教学的一致性。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无视阅读的多元化,盲目追求教学的一致性,要求学生学习进度一致,阅读结果一致。将学生严格地限定在固定的条框内,学生完全失去了阅读的个性化与独立性。

1.4阅读只局限于课堂。视教材为唯一的阅读材料,将学生的阅读视野限定在教材上、课堂上,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这样自然不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增长,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

2.1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能否激发与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实现学生快乐而主动的阅读,这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是阅读教学是首先要考虑的话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不同的阅读材料来设计新颖巧妙的导入,真正做到上课伊始兴趣已生。如一些饱含真挚情感类的文章可以以音乐来导入,发挥音乐的渲染功效,以音乐来传递特定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基调展开阅读,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于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则可以用生动的图片来导入。直观的画面更加符合小学生以形象为主的思维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想象,进而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可以以问题来制造悬念,以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使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

2.2自主探究阅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有效阅读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要实现师生角色转换,要将更多的选择权与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探究的主人,教师则要成为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得以顺利展开。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与宽广的思考空间,不要将知识点一览无余地全部抛出来,而是要多卖“关子”,多设“关卡”,在重难点处、关键词语处巧妙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阅读与思考。当学生个体无法解决或是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释疑。当学生在合作中无法解决时,教师则要给予必要的启发与诱导,以使学生的思考更有深度,思维更加多元,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深刻理解。

2.3着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这不仅体现在基础知识、理解水平等智力因素上,同时还体现在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上。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阻碍,相反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贯彻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将每个学生视为不同的学习个体,为学生量身制订阅读方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与标准。如同样是朗读,低层次学生只要读准字音,能够读下来就可以,而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不仅要读得准确,流利,还要富有情感。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贴近学生,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才能促进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

2.4延伸课外空间,丰富学生阅读材料。课堂阅读时间有限,阅读材料有限,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要在搞好课堂教学,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向课外延伸,在课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与充足的阅读时间,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达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见闻、开发智力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在课内学方法、在课外求发展,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当然要做好课外阅读材料的安排、方法的指导与成果的检验。教师要制订课外阅读的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也就是说一方面要着眼于教材,要与具体的教学同步,来提供一些延伸与扩展性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要着眼于整个小学阶段,提供一些适合学生的渐进的阅读材料。要指导学生用课堂上的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展开课外阅读,并积极地组织学生就阅读心得与体会等来展开交流,这既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检验,同时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与阅读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3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是奠定小学生阅读基础的教学,不仅关系着学生以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关系着学生一生的发展。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6(12)

[2]杨丹.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