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05-14孙成宾
孙成宾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大部分,因此,确保农村经济的稳定繁荣发展是提升我国经济硬实力的重要方面。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从农村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态势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的稳定团结都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在“一免三补”政策实施后,我国农村经济水平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跨步提升。然而尽管党中央一再令行禁止,近几年被曝出的“村支书公款吃喝、赊账欠账”的事件依然层出不穷。这鞭策着我们对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的进一步反思。
一、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农村的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和素质不高的情况。很多时候,财务人员都是村委会的指定人选,通常都是村长或村支书的亲信,而不考虑其是否具备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有时由于人才缺乏,甚至还有村干部兼任会计,导致农村的财务人员学历极低,甚至都不懂得如何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再加上缺乏对财务人员的定期考核体系,常常导致账目混乱,账实不符。另外,利用职权进行财务造假的情况也很普遍,其原因有二。首先,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不注重甚至完全忽略了财务审计工作,才使得财务舞弊行为大行其道。其次,农村财务人员由村委会直接管理,这导致有些财务人员即使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也迫于村委会的压力,不得不成了徇私舞弊的“帮凶”。最后,农村缺乏财务信息的披露制度,财务的公开透明度不够,不能实现“村务公开”,这使得一些村管理人员大权在握,肆无忌惮地挥霍集体财产、挪用农业补贴。而恰恰农民都较为缺乏高度的维权意识,常常不能做到采用正确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经济权益,这无疑激化了干群矛盾。
(二)土地生产效率低
集体农业时代已经过去,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耕种形式,使得土地分散、规模小,无法推广大型的机械化设备。另外,政府“惠农政策”的颁布也使得诸多农民紧握手中田地不愿交出,造成土地无法集中。而且农村每年都有大批知识水平相对高的青年外出打工,留守人员中老幼病残居多,使得机械化生产模式开展的难度更大,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一直无法突破瓶颈,这成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阻碍。
二、对于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
解决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关键即是全面整合财务管理机制。在人员素质上,要加强推广农村文化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并制定优厚的政策来吸引学历高、有专业素养的财务会计人才“下农村”。此外,村民和乡镇政府必须要在观念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乡镇政府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法律规范和村务审计工作,一方面经常对农村财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使其工作方法和水平跟得上财务制度不断完善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对财务账目真实性和准确性常抓不懈,经常派审计人员下村审计。并且,要在村民中宣传维权意识,引导村民在村内自发形成对村务的民主监督机制。在农村内部,最好由村民进行民主选举,组建一支直接下属于乡镇政府的“理财小队”。在日常管理中,对于重大的财务支出,应由村民商议决定;应在村内设立公告栏,于年初列出年度理财计划,于年末列出本年度财务报表,接受村民的监督指正。甚至可以考虑取消村委会的财务管理权,由乡镇政府财务部直接对下辖各村的财务进行统一集中化管理,并合理分配。
(二)优化农业产业链,实现生产规模化
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民不应固守传统的小农经营思维模式,而是要积极地联合开拓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链,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副产品深加工等多行业的一体化、企业化经营。在产品选择上,应该实现“市场导向型”“信息导向型”,面向消费者,搞“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对于政府来讲,应该做好市场信息传达工作,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检测,维护市场平等披露制度,让农业也融入到这个开放型的竞争市场中来。
结语:总而言之,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有着全局性的意义。在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应该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和优化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农民财产安全两大方面着手。针对前者,我们要致力于优化农业产业链,实现规模化生产;对于后者,我们要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严禁利用公款骄奢淫逸的行为。
(作者单位:150413宾县宁远镇政府农村经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