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地方特色化教学模式探微

2016-05-14伍建辉

职业·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笔者中职英语教学

伍建辉

摘 要:职业教育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本文分析了地方资源在中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并从课堂教学、实训实践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对中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地方特色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 英语教学 地方特色化 教学模式

一、背景

中职旅游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其人才培养目标大多锁定在当地旅游相关行业,例如酒店、旅行社等。从旅游行业来说,从业人员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及相关知识,还要具备必要的英语口语会话能力。但目前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比较薄弱,语言运用能力较差,且缺乏实践经验。面对这一现状,笔者尝试将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二、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学一直是中职教学的薄弱环节。笔者对所在学校的1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有10道小题,主要涉及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对现行中职英语教材的看法、对英语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英语与今后就业的关系的看法等方面。问卷调查以匿名形式进行,学生的回答能较真实地反映他们的想法。笔者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分析,发现了较多问题。

1.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数英语教师选择的内容趋于单一,过于依赖现行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模块(1~3册)、拓展模块和职业模块,从教材的编写来看,这套教材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部分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不大,缺乏吸引力。例如,基础模块3第9单元“Is your company going to the fashion fair in Shanghai?”的话题主要围绕服装交易会,与学生实际有较大距离,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教学组织形式缺乏新意

很多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比较死板,缺乏创新,教学主要是照本宣科、满堂灌,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教师还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被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语法、轻听说。有些教师干脆把英语课上成了翻译课,逐句翻译对话或短文,然后让学生背诵,这样的课堂必定气氛沉闷,缺乏生机,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此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锻炼。这种填鸭式教学的结果是学生重分数、轻技能,这违背了中职英语教学的规律和宗旨。

3.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及地方发展脱节

现行的国家规划教材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需英语技能的培养缺少针对性。很多教师不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不能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不能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服务。事实上,很多中职学生对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英语知识不是很了解,他们大多对自己的要求还停留在完成作业和通过考试的层面。现有的英语教学不能充实和完善他们今后工作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他们的专业成长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基于上述分析,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已成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中职学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之一,对地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职英语教学应面向地方经济、行业和企业,以地方经济需求为依据,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地方经济结构和特点决定了中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要从本地经济特点及人才需求状况出发,优化英语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专业,合理补充与之相关的英语知识,例如,针对旅游专业,必须渗透旅游英语知识、服务意识,将本地旅游资源融入英语课堂。

三、地方资源在中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融地方资源于英语教学中,丰富课堂内涵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运用能力。《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强调要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中职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走访了本地旅游局,了解了当前旅游行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同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旅游局、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实地走访当地大部分旅游景点,编写了旅游英语校本教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团队接待、行程安排、景点及节庆介绍、饮食、酒店宾馆及旅游词汇等。在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笔者将国家规划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使教学更具地方特色。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侧重学生英语技能在专业情境中的具体应用,以导游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接待团队为教学主线,设置整个旅游英语教学过程,并将教学分解成若干子项目。例如,在行程安排策划这个子任务教学中,笔者先展示行程策划模板,并以游玩当地某个景点为例进行示范,然后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旅游景点,通过讨论制定一份两日游或三日游的行程安排,最后各小组制作PPT进行陈述,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2.融地方资源于实训中,夯实专业技能

在结合本地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进行技能模拟训练。为了让模拟实训更具实效,笔者充分利用学校的模拟客房、餐饮模拟实训室、实训茶吧、3D导游模拟讲解室,并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当地景点、节庆等方面的介绍及导游讲解微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把原声隐去,让学生进行英语配音,以此训练他们的英语讲解能力。另外,还可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专业的热爱程度,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及专业技能熟练运用于真实的生活和职业情境中,笔者还组织学生到当地旅游风景区、旅行社和酒店进行综合技能实训和演练,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英语职业能力,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社会人的过渡。

3.联手地方旅游文化行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近几年,随着笔者所在县旅游业的崛起,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因此,急需既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又熟悉旅游业务的双语服务人员。为此,笔者学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紧紧围绕本地旅游文化展开,将教学宗旨定位于为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涉外旅游人才,加强学校与地方旅游文化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例如,笔者学校与象山影视城合作开办了导游班,学校组织学生周末到景区做兼职地陪导游,在旅游旺季作为导游应急小组提供导游服务,使英语教学和专业实践紧紧围绕市场和旅游行业、企业岗位发展,不断调整、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满足地方旅游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这有助于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更好地步入工作岗位,使其能在短时间内进入职业角色,并迅速熟悉和掌握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四、小结

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中职英语教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服务地方经济是中职英语教学的目标,融合地方资源是英语教学得以丰富、深化的力量所在。调整中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设置,革新教学理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笔者中职英语教学
老师,别走……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