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职业素养,推行双向选择

2016-05-14刘飞朱炜

职业·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洽谈会技师杭州

刘飞 朱炜

日前,杭州第一技师学院2016年学生实习就业洽谈会在学院体育馆三楼顺利举行。洽谈会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来自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药学技术、园林技术、烹饪酒管等专业的540余名学生正兴高采烈地对97家企业提供的1500多个岗位进行“挑选”。学生人数与岗位需求比例为1:3,供不应求。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院长洪春林在洽谈会讲话中指出:“与往年相比,此次实习就业洽谈会呈现出四大新趋势:一是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背景下,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企业招聘人数明显增多;二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和‘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创新创业型企业招聘更加倾向于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伴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医药类专业就业前景更加广阔;四是在G20峰会的带动下,园林企业急需绿化推广和园林管理专业的人才。”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毕业生历来“抢手”。西湖国宾馆行政总厨董晔辉告诉记者:“每年西湖国宾馆都会来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招贤纳士。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烹饪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是企业招揽人才最为看重的方面。”

多年来,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始终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在实习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实现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范本模式。

职业素养提升:从“6+1”目标定位到“三段三自”培养模式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到事业成功的人生旅程,总结出一条宝贵经验:一个人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想要在职场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他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即所谓“职商”。职商培养的第一步是明确培养目标,而职商目标的制订又要以企业要求为依据。

“6+1”的目标定位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学院面向校企合作单位开展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问卷调查”,并与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南都物业、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洽谈。

经过调研交流,学院明确了当今技工院校学生除了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外,还应该具备“6+1”的职业素养,即六种职业通用的基础职业素养加一种职业特需的素养。

所谓基础职业素养,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爱岗敬业精神。职业特需的素养即个性化能力,取决于学生所学专业及今后从事的工作。例如电气专业的学生,特别需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数控专业的学生,需要工作的细致和高度的耐心;药剂专业的学生,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安全意识;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较高的美学素养和鉴赏能力;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的礼仪素养、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的要求相对较高。

“三段三自”的培养模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在确定了“6+1”的职业素养目标后,杭州第一技师学院进一步按照有秩序、梯度式和个性化区别对待的原则,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实践并探索了综合职业素养“三段三自”的培养模式。

1.“三段”式培养

学院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素养培养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实施途径。

初期阶段,通过新生军训、寝室文化节、专题教育讲座、文明礼仪之星评选、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观相关企业等活动,开展以校纪校规、道德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双纪”教育,组织编写各专业《专业文化读本》,促使学生形成对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和个人职业愿景的初始定位。

中期阶段,积极推进以“一体化课程为主体,应知应会和高端研修为两翼”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语文、德育等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工学交替、社团活动、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寒暑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合作企业的市场调研、主题活动宣传策划等专业实践;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导向,加强以赛促学,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相贯通。

后期阶段,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企业的规则要求和纪律制度,使学生融入企业进行课题设计、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大力改善和优化实习阶段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政策的应知应会,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一体化的创业教育体系,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来校分享就业与创业经验,邀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作企业推介,进而提高学生的入职适应能力。

2.“三自”式管理

学院通过构建完整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规范教育行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自我管理网络,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能力。

首先,通过建立生活服务楼长、层长、寝室长负责制,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每幢宿舍设楼长、层长、寝室长,协助公寓管理员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的宣传与教育、学生宿舍内务卫生以及违纪现象的检查,负责组织开展住校生寝室文化节活动,在锻炼学生管理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其次,通过建立校园文明监察岗,实现学生自我监督。设立文明监察队和校园护卫队,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促进学生心态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与此同时,开辟学生论坛,形成互相监督的氛围。

最后,通过建立校园110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学生自我服务。由110综合服务中心负责组织班级轮流开展24小时巡逻,维护校园的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及时救助在校园内受伤、患病、遇险及有其他困难需要帮助的师生员工,组织对突发的教学、生活设施故障进行抢修,解决特殊情况下学生的餐饮、住宿等问题,做好校服、校牌补办、节假日车票代售、中职资助卡激活、保险理赔业务和通讯业务受理等工作,确保校园24小时的安全与服务畅通。

毕业实习:让企业选学生,更要让学生选企业

“习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梦想与追求。对于技工教育而言,让毕业生在合适的企业、合适的岗位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技能型人才是学校办学的目的所在。然而由于每名学生的资质天赋和兴趣爱好存在差异,其所擅长的技能种类也就不尽相同。每年的毕业实习季,确保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选到自己心仪的企业、保证各个企业的不同岗位都能招到自己需要的人才是职业院校人才输出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引导毕业生与企业对接方面,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宏观、微观两手抓,既通过在洽谈会之前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对毕业实习学生进行宏观层面的指导,又通过洽谈过程中的“优生优岗制”和“班主任现场调控”实现微观层面的帮扶,进而为学生和企业搭建起相互了解和选择的平台。

双向选择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金伟群向记者介绍说:“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学生实习工作采用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的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学生只有对从事的工作感兴趣,才会进一步深入学习,进而成为相关领域的人才。每年实习就业洽谈会召开之前,学院都会邀请杭州市就业局领导和往届优秀毕业生举办实习就业指导讲座。洽谈会结束后,企业会进一步邀请达成‘初步意向的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学生在了解实际情况后决定是否去该企业实习。在实习期间,各班主任每个月都要到企业了解学生近况。招生就业处也将定期抽查,以确保学生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安全。”

优生优岗

学生和企业良性互动的第一步,是保证优秀学生找到自己心仪的企业和岗位、保证企业招到优秀毕业生和实习生,从而避免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因此,每年的实习就业洽谈会都会采用“优生优岗”原则,即行为规范、技术领先的优秀学生提前进入会场,与用人单位交流沟通,选择心仪的优质岗位。洽谈会之前,学院会为优秀学生颁发具有特殊意义的“入场券”,让他们怀揣着梦想进场,代表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良好风貌,用微笑迎接用人单位期许的目光。

班主任现场调控

在洽谈会现场,面对眼花缭乱的企业和岗位,专业水平一般、自我定位模糊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选择恐惧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学生性格和特点最为熟悉的班主任在洽谈会现场根据每名学生的面试情况进行指导和帮助。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蒋佳君一心想到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型岗位实习。无奈实力较强的制造类企业的技术岗位都已在洽谈会现场招到了学生。针对这种情况,蒋佳君的班主任建议他到大华酒店试一试。大华酒店虽然是餐饮类企业,但薪资待遇很好,也同样需要技能人才解决设备维修方面的问题,能够为蒋佳君提供锻炼自身技能的机会。蒋佳君接受了班主任老师的建议向大华酒店提出实习申请,大华酒店欣然接受。

除了鼓励学生到“不对口企业的对口岗位”进行尝试之外,班主任还会推荐学生到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往届毕业生创办的企业面试。学院很多优秀毕业生毕业后积极拼搏、努力创业,且纷纷利用洽谈会的机会回校寻找企业优质“千里马”。如杭州顺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子豪、杭州金浪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农等。这些从杭州第一技师学院走出的学生所创办的企业对母校学生的专业和特长更加熟悉,能够安排校友进入合适的岗位,从而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

猜你喜欢

洽谈会技师杭州
杭州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8.30全国赏石日活动筹备工作对接洽谈会在京召开
第4届中国铸造科技成果交易洽谈会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