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庄式”网络教研促进教师自主成长

2016-05-14王银萍李建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网络教研

王银萍 李建江

摘要:“轮庄式”网络教研采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一线教师轮流承办活动,将自己的实践研究、案例分析、前沿应用等成果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分享。由于选题内容来自实践应用,因此很受教师们青睐。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这种网络教研模式,不但为教师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和知识技能,促使其转变观念,促进其专业成长,并且使教师们的研修模式从“有效传递”转向“合作建构”。

关键词:“轮庄式”网络教研;自主成长;合作建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7-0090-03

信息技术是一门特点鲜明的学科,涉及的专业领域多,科技更新速度快,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大约每两年翻一番。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仅依靠参加一些教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是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学习,懂得如何自我导向学习,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技术,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结构,才能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但台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危机”意识不强,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有214名教师)显示,教师们担任的工作杂而多,学习交流机会很少,90%的教师职称是中教二级,专业成长慢,被认可度低。因此,唤醒教师自主学习意识已迫在眉睫。近两年,笔者尝试利用“轮庄式”网络教研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轮庄式”网络教研

“轮庄式”网络教研是网络教研形式的一种,指的是教师轮流承办活动,以多种角色融入活动中,既扮演活动的专家,又扮演活动的承办者和学习者。一般的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最大的区别是依附的平台不同,网络教研依附网络平台,将活动人员、活动内容等各要素关联起来,一般都是教研员或专家牵头,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开展活动。而“轮庄式”网络教研采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先让每一位成员依据现实工作中的困惑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变为主题,经过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审核通过后,再准备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后,提炼经验,形成报告,以讲座等形式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分享成果。采用的活动模式如下图所示。

“轮庄式”网络教研实践案例

台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班,在2013.3—2015.5两年多的时间内,采用“轮庄式”网络教研,借助Moodle专业教研平台、QQ群视频,每月一期,2人一组,共举办了19期网络教研,具体涉及的主题内容有五大类:①新课程技术指导、教法研讨:PS、PPT、网站、Scratch等;②应用类小技术推广和学习;③前沿技术:微课、创客、APP等;④编程语言:奥赛、按键精灵等;⑤教学基本功:说课等。下面,以第九期“云服务”为例,介绍网络教研的实施流程。

1.确定主题,明确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教师对新技术总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否借助这些网络新技术提升课堂实效,提高工作效率,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此外,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是学校里技术的引领者,也是同事们询问请教技术问题的主要对象,因此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发展方向,很有必要。“云服务”是目前非常热门的网络应用,云搜索、云存储、云安全、云计算……如此强大的“云”,它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面对?基于上述考虑,轮值到的教师(李建江、吴海容)申请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探讨“云服务”的应用。

活动主题得到市教研员审核通过后,轮值到的教师确定学习任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云”存储能力,二是“云服务”软件的应用。

2.自主学习,准备资料

确定活动主题和任务后,笔者便拟定活动通知,将通知挂到台州教研网。根据活动通知时间,轮值到的教师将在集中网络交流前一星期将学习材料上传到云盘,供其他成员自主学习。

在申报主题时,轮值教师一般都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进行筛选,因此准备学习材料的过程也是一次总结学习的过程。同时,为了进一步充实主题内容,轮值教师还会从不同渠道进行学习。在将资料上传到平台前,教研员或专家也会给予相应的指导,提出建议或意见,让轮值教师进一步完善,准备好相应的主题讲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不但能够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在本期活动中,轮值教师还将所有整理出来的资料做成了微课,不但介绍了“云服务”,并且记录了操作步骤,形象直观地展现了软件最重要的功能及操作技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笔者从问卷调查中得知,轮值教师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压力很大,但学到的知识也很多。

3.讲座交流,分享成果

全体成员的网络集中讨论交流历时1小时左右,有专门的教师通过录屏软件对网络视频讲座和讨论交流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分布在全市各地各校的教师会同时登录QQ交流群,通过QQ群视频功能,先由轮值主办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再由其他教师针对这一话题进行实时交流讨论。

在本次活动中,轮值教师主要介绍了360云盘、有道云笔记、网易云相册等APP云服务软件。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应用,由易到难,不但让参与教师了解了这几款软件的具体应用,并且知道了一些注意事项和软件弊端。在交流环节,成员们能够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使用的APP,如有云端存储的快盘、网盘等,云端笔记的印象笔记、麦库记事等,百会云端Office、云输入法等。大家相互交流、比较同类软件的优缺点,时间虽短,但却让教师们了解到当下热门的各类软件的特色功能,绝对是一场丰盛的软件大餐。

整个讲座的交流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视频学习过程。每一期的讲座过后,其成果又会以视频的形式挂到优酷网上,供大家进一步分享交流。

4.反思效果,继续研究

每逢活动结束,轮值到的教师都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讲座资料,对活动进行总结。例如,李建江老师的活动小结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本期活动,我们的主题讲座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点赞,体会到被认可的幸福。同时,在交流环节,大家积极参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熟悉了那么多热门的应用软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的优势。期待在不久的未来,有老师能够为我们带来关于云服务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题研讨。”

“轮庄式”网络教研的作用

实践表明,教师们对这种网络教研模式还是认可的,从问卷统计来看,每一期都有很多教师点赞。参与培训的教师,这两年成长也很快,38位教师共获得150多个市级及以上奖项,学习热情越来越高。

1.为教师提供了思想动力

通过两年多的网络教研,教师们有了新的觉悟: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应该是研究者、会进行反思的实践家,而不只是“教书匠”。在信息如此丰富的当下,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更应该与时俱进地掌握新技能,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为教育现代化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因为有了这样的觉悟,所以才促使教师们对这种自下而上的“教师研修”模式的认可。每一期的“讲座交流”环节,教师们的出勤率都很高。而承办活动的教师,更是花了很多的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和实践研究,可谓煞费苦心,以期让自己成为这个“主题”的真正专家。

2.为教师提升了专业素养

承办教师们提出的主题有些是源于对实践问题的研究,有些是基于该主题的校本教研课例研究,还有一些是紧跟技术发展的实践引领。这种来自一线需求、“自下而上”的实践主题课例从某一方面来说正反映了一线教师的需求。19期不同的主题活动,不但丰富了活动内容,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而且真正从不同方面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每一期教研活动的组织者,都会为自己预留展示、分享的环节,大家都想做得最好,这就“迫使”教师们努力学习,精心准备,力求使自己的成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个准备的过程,是个人专业成长最快的过程。从教师们的问卷来看,每位教师都觉得学习准备的时间很长,压力很大,但当同行们给予肯定和鼓励时,又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从围绕学习主题、学习准备到讲座分享、成果交流,不但从主题内容上提升了承办者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且从微课、讲座等形式的分享中,也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技能素养。

3.让教师研修从“有效传递模式”转向“合作建构模式”

常规的教研活动,作为主办者,笔者往往从活动的质量上进行把关,希望讲座或示范课能够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进行有效传递,给予教师们更多的借鉴。但笔者通过几次活动问卷得知,教师们对活动的内容、讲座、示范课都能认可,也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在他们自己的课堂中却很难应用。同时,更多的教师提出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活动中增加教师交流互动环节。

“轮庄式”网络教研作为网络教研的一种形式,它跟其他的网络教研一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有参与人员都可以发言并展示自己,营造了教师与教师之间一种伙伴对话的教研氛围。在平等、开放的教研环境下,大家将自己的观点、经验与伙伴一起分享,凝聚了更多人的智慧,使集体智慧得到了共享。教师们的对话互动面越大,思想交流就越有可能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也就越有可能获得“研学”双赢,从而实现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参与,也让教师研修从“有效传递模式”真正转向“合作建构模式”。

“轮庄式”网络教研,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笔者相信,网络教研必将成为传统教研的有力补充,成为教师提高专业素质、进行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网络教研
创新网络教研途径,促教师专业成长
网络教研,我的成长阶梯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网络教研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网络教研平台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