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管理与经济发展
2016-05-14杨嘉海
杨嘉海
摘要: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路政管理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加强路政管理,有效的路政管理能够促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我国路政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只有完善路政管理措施,提高路政管理水平,构建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路政管理体系,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公路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公路 路政管理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7-292-02
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路政管理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加强路政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为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与公路建设相比,路政管理工作并没有跟上相应的步伐,对经济的发展没有发挥到最大作用。加强路政管理,构建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公路运输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将会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根据《公路法》规定,路政管理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以下统称“路产”)的行政管理。公路路政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文,加强对公路路产的保护,维护公路合法权益。想做好路政管理工作,首先要了解路政管理的特点:路政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复杂性是其特点之一;路政管理需要24小时全天监控公路上的车流,特定性是其特点之二;路政管理对国家制定的政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政策性是其另一特点。
根据路政管理的特点,积极开展路政管理工作,充分运用公路法律法规。保护路产路权,加强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管理,狠抓超限运输的现场管理和源头管理,完善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同时加强路政队伍建设,提高路政人员自身素质,把路政管理逐步推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做到重宣传、严管理,促进社会效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一、路政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效的路政管理能够促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1.道路畅通,促进物流和人流畅通。公路是区域连接的重要纽带,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都依赖于公路,因此公路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道路畅通才能确保各种物资运输和人员流动畅通无阻。路政管理的服务职责就是保持道路安全畅通,促进经济发展。
2.环境优化,促进招商引资,创造财富。发展需要资金,外来资金的投入,能够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要招商引资,必须有优势,如资源、物产、交通等方面得天独厚。以公路发展联系各地,以优质的路政管理优化公路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前提,也是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3.完善设施,提高运行效率。公路标志和公路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的完好无损有助于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规范路政管理,保护公路基础设施完好,保障路容路貌完好完美,能够提高车辆运行效率,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要做到路政管理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首先要认识到我国路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淡漠,缺乏重视。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我国的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乃至村道,道道畅通。但无论是建设者还是管理者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殊不知畅通的道路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弊病,不能发挥公路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路政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路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体系建设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基础。
2.体制缺陷,责任不明。我国公路的路权、路产与路政管理不属于同一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出现相互推卸责任,临阵无人管事的状况。公路的路权和路产由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而公路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由公安部门负责,公安部门和公路管理部门各负其责,一方面会导致路政管理工作中做重复工作,另一方面又会使一些工作无人问津。
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化。目前,我国公路路政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专业的管理模式,也没有明确的路政管理的行政职能,因此公路路政的管理水平很低。路政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路政管理工作系统性很强又琐碎繁杂,没有专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不能发挥公路的最大化效益。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是导致我国路政管理诸多问题存在的根源。所以完善我国公路、路政以及路政管理等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是解决路政管理问题的关键。
三、完善路政管理措施,提高路政管理水平
1.提高认识,重视路政管理工作。首先各级主管部门要把路政管理和公路建设放到同等重要位置落实工作,只建设不维护会加大资金投入,并且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媒介进行宣传,加强民众对公路路政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公路意识,使群众自觉遵守公路管理法律法规,树立“公路为人人服务、人人爱护公路”的行为意识;加强部门联动,密切联系公安、城建、工商、交警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协同做好路政管理工作,保证公路的完好畅通。
2.完善路政管理体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可以借鉴国外或者成功地区路政管理的方法措施,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技术,对我国的路政管理模式进行革新。改善我国路政管理现状,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具体化、明确化路政管理责任,将管段、工作内容、协调任务等分别责任到人,同时,严格执行谁管辖谁负责、谁处理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路政人员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使他们学习掌握公路法律法规知识、路政管理业务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尽量采取学习与培训、演练以及实务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要注意他们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工作。
3.加强路政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建立路政管理工作档案、台账和记录,对工作项目、责任人、资金使用等做到有案可查;其次加强信息化管理,路政管理路点多、路线长、人员分散、路况复杂等,为了确保信息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要重视抓好基层工作,层层工作要有保障,然后汇集成信息资料,运用计算机网络将大量的路政信息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类。及时、准确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传递和存储,以便有效管理和利用。
4.深入实际,具体问题及时解决。如:根据交通部2号令和有关法律法规,立足于维护公路产权、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保证不发生事故,从现场管理、源头管理和宣传工作等多方面严厉打击、查处严重超限;加强上路巡查,做好违章当场制止,公路标志设置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完好醒目;对路政侵权案件,坚持先宣传、劝其主动消除侵权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若当事人不听劝阻再行处置,处置过程中,坚持依法办案。
路政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加强路政管理,构建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路政管理体系,能更有效地发挥公路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因此把路政管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管理服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有助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