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五个要”
2016-05-14林振才
林振才
摘 要:参与新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充分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活力,感受到了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等方面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课堂互动;思维空间
新基础教育对于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有其独特的措施,值得学习。我们厦门市思明区在2015年初春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行列,对于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我们感受到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等方面给我们课堂带来了生机。笔者通过研究实践,就从“新基础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五个要”为题,谈谈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要还“时空”,促动力内化
“新基础教育”提出: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突破在“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上,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课堂教学“还”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让学生施展各自的才华,促进学生动力的内化。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厦门市松柏小学吴老师在课堂上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学习,然后再汇报。
探究学习1:用数方格的形式,让学生探究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一定的时间完成后,教师把讲台的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上台学习汇报。
学生1汇报:把平行四边形(绿色)沿高剪下,平移到右边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它们面积相等,得出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2汇报:把右上方红色部分剪下平移到左上方;再把左下方红色部分剪下平移到右下方,得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探究学习2:将平行四边形纸片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完成后让学生上讲台汇报。
学生3汇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作高并沿高剪下,将剪下部分平移互右边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4汇报:在平行四边形的中间部分作高,沿高剪下,剪下部分平移到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时教师再安排讨论:①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②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什么?③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什么?
学生5汇报: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这时师生共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样课堂上把足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究,又把讲台和教室这个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课堂,这就是“新基础教育”的课堂。这才是学生的课堂。
二、要还“工具”,让学习结构合理
新基础教育强调:“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即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学习方法的结构,教会学生掌握结构、运用结构”。
比如,六年级数学上册,用方程解决问题(和倍问题)。教学内容如下:
学校举行篮球比赛,六(2)班同学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全场得分42分,上半场和下半场得分各多少分。
解决这个知识点有多种方法
这是这个知识点的内容结构体系。教师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应该认真解读教材,哪种方法是教材安排的基本方法,全体同学必须掌握,哪些方法是拓展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训练,再根据基本知识结构和拓展知识结构的区分,安排教学的先后和教学力度的重轻,即教学方法结构。
因此,这个教学点的结构,应该是先安排学习基本方法这一结构,就是先学习方法一;然后再拓展到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基本方法是重点,拓展方法是提高。这样安排,结构才是合理的。
三、要还“提问权”,促课堂互动
《教育学》谈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如果教学活动只是教师“单边”的活动过程,这样的课堂只能是“灌”。
“新基础教育”又提出: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问题,包括质疑,提出和教师、同学或教材不同的观点……
还“提问权”,重点要培养学生会“发问”。当学生不会发问时,教师要在教学的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也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提问。
如,六年级数学上册“工程问题”,通过假设的方法得出方法1,又在通过把全程看作“单位1”,又得出方法2
如果学生的问题意识较差,在这个环节提不出问题时,这时老师就应该在这个关键处让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为什么这条路的长度假设的数据不同,而结果却是相同呢?”这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是靠老师在教学的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让学生观察而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还给学生的提问权。
四、要“重心”下移,促全体发展
“新基础教育”的课堂,要求“重心下移”,要求教育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重心下移。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参与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不能只顾及少数“尖子”学生,要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重心下移,重点就是要考虑后进生的学习,让他们一起发展。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考虑课标要求的基本方法,没有考虑后进生。我们的课堂不只是眼中的几个优生,要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譬如,一个任教六年级的新老师,在教学六上数学用方程解决“和倍问题”——学校六年级进行篮球比赛,六(2)班中队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全场得分42分,上半场和下半场得分各多少分?
五、要“大问题”引领,让课堂“放下去”
“新基础教育”谈到:课堂“放下去”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放”。要用“大问题”激活课堂。“大问题”意味着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大问题”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真正做到“放下去”。
1.“大问题”要有思维空间
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为突出教学重点服务,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抓手和平台。“大问题”要有思维空间,如果没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作用。
再如,厦门市松柏小学黄老师在执教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呈现例题后提出一个“大问题”:看到这个问题“浓缩液和水的比是1 ∶ 4,你想到了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大问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
你瞧,这一“大问题”过后,就呈现出以下教学片段。
这时教师再利用“大问题”引出的教学资源,提取能够帮助解题有用的教学信息进行解决问题
2.“大问题”要有思维载体
“大问题”的提出不能“空中楼阁”,不能“云里雾里”,应该要有思维载体,这样学生才看得到、想得着。
比如,六年级数学上册,用方程解决问题(和倍问题)。教学内容如下:
所以,“大问题”离开了思维载体,就是空泛的问题,会变成“启而不发”。
参考文献:
张向众,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