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童话教学,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事业
2016-05-14肖东华
肖东华
摘 要:童话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童话故事引入教堂不但能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处理童话教学与语文课堂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童话;语文教学;方法;效益
童话是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采取拟人、夸张、想象等手法,通过通俗的语言与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儿童的关注,阐释生活道理,达到教育的目的。童话的教学方法尤其适合低年级的学生,从而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但现阶段的童话教学没有真正完善,还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善童话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现阶段教育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童话教学面临的问题
童话教学与教材结合的方式已经提倡多年,但大部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童话教学的重要性,只是随意地进行童话教学,没有注意方法,现阶段的童话教学主要面临两种问题。
(一)教学目的产生误差
童话教学是以学生明白童话所蕴含的道理为目的,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但是现在大多数教师仅仅以道理为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童话教育变成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按着“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心思想”的模式进行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在讲《鸡妈妈的新房子》这一课时,有些教育者就仅以中心思想为目标,只要学生说出“不是谁的意见都能听。”这句话,教师就认为学生已经达到教学目标,忽视学生更深层次的需要,缺少对主题的分析和理解。
(二)忽视童话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部分教师忽略教学主体,经常在童话教学中将成人的思维模式灌输给学生,反而不能得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童话本身就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发现世界的爱与美好,是梦幻的世界。童话教育成人化无疑打破了这种虚幻的世界,不能获取学生的认同感。
二、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根据上述问题,笔者也总结了一些童话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一)创设趣味性课堂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上课时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时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做出引导,让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1.教师示范性朗读
小学生的基础水平较低,需要教师起到正确的示范作用。在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时要具有真情实感,语言使用具有规范性(使用普通话)。并配合有趣的道具为学生讲出生动、具体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教师最好能做到运用不同的声音,使故事的人物情节更加突出。
2.学生模仿性朗读
小学生都富有喜爱模仿的特点,在教师示范后,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动作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模仿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通过表演童话,学生可以加强对童话的理解,深刻体会童话的内涵,而不是单纯地找出主题而不进行分析。例如,笔者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就要求学生自制道具,选择课文中不同的人物进行情景剧表演。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者以自己的角度看待童话是童话教学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学生是童话教学的主体,童话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多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在教授低年级时,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富有创造性。教育者由于思维限制不能意识到的方面,学生却能轻而易举地想到,弥补了教育者的不足。因此,教育者要询问学生的观点,以免忽视学生的感受。
基于这一点笔者经常使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小木偶的故事》时,笔者就会询问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是小木偶,但是没有遇到小女巫,只有笑的表情,你会怎么做?”听听学生的看法:
其中有几个学生的答案比较有建设性。“如果我是没有遇到女巫的小木偶,我会去找木匠学习雕刻,做出很多小伙伴,锻炼把所有的表情赋予木偶的能力,自己赋予自己表情。”还有的说:“没关系。假如我是只会笑的小木偶,我就找到能相信我的朋友,我们一起生活。”等。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获取较高的教学效益。
(三)改变传统评价方式
童话教学机械性与评价方式也有很大关系。教育者不能只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能力。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具体水平。因此教育者在日常教育中要注意对过程的评价,激发学生对能力的探究,而不是仅关注考试成绩。
总之,童话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童话教学虽然存有不足之处,但经过对童话教学的优化,改善教学方法,相信童话教学可以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童话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益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萍.童话与小学语文教学[J].魅力中国,2010(13).
[2]王东凯.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林区教学,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