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聆听,走近学生
2016-05-14张瑜
张瑜
今天周末,难得清闲,一杯清茶、一本小说,准备开启我周末的悠闲时光。就在这时,手机铃声不适时地响起,我接起电话,“喂”,还未说你好,电话那头早已如决堤的洪水:“张老师,我女儿就是不肯好好做思维训练,让她好好动脑筋想想就哭鼻子……”挂了电话,因为刚接班,我开始在脑海里搜索小胡这个姑娘。她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长得很白净,说话细声细气的,很讨人喜爱。在学校里很是乖巧,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怎么每周布置的思维训练,总是不愿意动脑筋呢?为什么这么排斥思维训练呢?
在学校关键素养的实施背景下,从五年级开始,我们进行了专项的思维训练,每周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选择四题解决实际问题。我每周为学生布置的这些题目都是我从课外精选出来的,这些题目所涉及的内容既与书本的知识息息相关,又比课本内容有一定的加深。我觉得学生通过做这样的思维训练,既可以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又能够提高思维能力与拓展能力,于是我很重视这些题目,重视学生对这些思维训练的完成情况。
但是小胡妈妈的一个电话,让我对这专项训练重新反思,小胡同学不愿意做,其他同学呢?他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排斥心理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周一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收齐了上周的思维训练。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好几位学生都开了天窗,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里的想法,我决定牺牲我一点宝贵的数学课时间,听听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开始,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都不愿打开心扉。过了一阵,平时最大胆的丁丁第一个站起来,却也是小心翼翼地说:“老师,我觉得思维训练有点难,有时你讲了之后也不是特别明白。”有了这第一声雷,孩子们就炸开锅了,小胖羞答答地站起来,腼腆地说:“张老师,能不能稍微降低一些难度啊?”涛涛胆子大,马上起身应和道:“是的是的,张老师,我也这么觉得,四道题目是不多,不过嘛,要是能降低一点难度就更好了,呵呵……”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才明白过来,我精选的题型,我觉得对孩子们有益的练习,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对他们进行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是我考虑得欠妥当,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智力水平,没有站在孩子们的思维角度来思考,而是以我自己的知识水平来看待这些题目,这些题目虽然不是特别有难度,但他们才刚刚进入五年级,需要让他们慢慢适应。
了解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就开始对症下药,从题目的难度上、题型的选择上,我都下了一番功夫,为学生选择那些难度适宜的题目,四道题目的难度还呈阶梯形递增,另外在布置作业时我还特别增加了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孩子们备感亲切。
转眼间,又到周五,我从文印室拿来这周的思维训练下发,孩子们拿到思维训练,我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到了细微的变化,不再是紧锁眉头,有了微笑。我走到小胡同学身边,关切地问:“今天这些题目你觉得可以认真完成吗?如果觉得有难度,可以找你妈妈帮忙,也可以打电话给张老师哦!”小胡看着我,微笑着点点头。
周末的两天,第一次期待周一快点到来,我想看看小胡的思维训练做得怎样,我想知道小家伙有没有认真思考,我还想知道班级里其他孩子对待思维训练的态度。周一早上,到了学校,从课代表那里接过孩子们的思维训练,大致看过之后,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孩子们都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思维训练,且不说最终的正确率如何,但不再像上次那样,开好多天窗,对此,我已经备感欣慰,从这一道道练习题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努力。
我轻轻地走到小胡身边,示意她来到办公室。小胡很安静地站在我身边,我仔细地看了她做的思维训练,虽然做得不是特别好,但看得出来,小家伙还是认真思考了。我拉着小胡的手,认真耐心地给她讲解了一遍,小胡听得可认真了,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小胡,等会上课了,张老师想请你把这题给同学们讲解一下行吗?”“嗯,张老师,你刚才讲的我都听明白了,我试试。”小胡略带腼腆,轻轻地说。“那你一会给同学们讲的时候说话可不能这么轻啊,这样可就只有你自己能听见了。”“嗯。”小胡干脆地答应了。数学课上,小胡很有自信地走上讲台,娓娓道来,讲得很清楚,虽然声音还是有些细小,但一点不影响孩子们认真听讲,小胡边讲解边画图,我看到下面一张张对知识充满期待的笑脸,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给她热烈的掌声。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个周五总是伴着愉快的心情到来。
又是一个周五,中午,小胡同学来到办公室。
“张老师,这星期的思维训练要我去文印室拿吗?”
“好啊!”
“张老师,上周的思维训练,我和妈妈一起做的,我用了您教的方法,比妈妈的简单多了,后来还是我教的妈妈新方法呢!”小胡得意地说着。
“真好!看来我们小胡同学只要一努力,那潜力是无限的啊!”
小胡微笑着,从她腼腆的笑容里,我看出了她对数学的浓浓兴趣。看着小胡走出办公室的背影,步履轻快,我知道,她不会再害怕思维训练,她会越来越喜欢数学。
参考文献:
向银芝.俯身倾听学生的声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