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5-14杨传福
杨传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导入具有悬念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成功与否,课堂导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尽量给学生“制造”出一定的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韦恩图部分时,我提出了这样的数学问题:四年级一班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其中参加音乐小组的有12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5人,参加这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经过简单思考后,很快就有了答案:27人。这时我接着告诉学生:可是,班主任老师数了一下,参加这两个小组的同学一共有20人,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时候,有的学生怀疑我数错了,有的怀疑每个小组的人数是不是正确。在此基础上,我把这个班里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学生名单出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一节课由于在引入部分就制造了悬念,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二、过程具有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少明确的目标,学生弄不清这一节课要做什么,要学会什么,只是盲目地一步一步跟着教师走,至于走到哪里,那是教师的事。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目标。长期下去,学生就会缺少学习的动力,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找次品》时,我在课的导入部分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板要招聘公司的员工,给应聘者出了一道数学难题,要求应聘者利用天平从外表看起来完全一样的81瓶矿泉水中快速寻找到其中的一瓶盐水(质量比其他80瓶稍微重一点)。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在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对目标进行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就让我们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有两瓶钙片,其中一瓶比另一瓶略轻一点,如何用天平来找到它?把问题的难度降到最低,也就是把学习目标降到最基本的了。这个目标,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通过思考及小组合作,很快就会找到规律。在两瓶的基础上,难度到3瓶。3瓶比2瓶虽然仅仅多了1瓶,可是用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却不同。然后增加到5瓶、8瓶,一直到81瓶。这样的设计过程,每一步都有不同高度的目标,在一个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心得到升华,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升华。在这样具有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是活跃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是旺盛的。
三、素材具有新颖性
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什么样的事例非常重要。例如某地区某一年的考题,题目是要求学生给开车违章的家长写一封信,可是有多少学生的家长是开车的?不用说开车,又有多少山区的学生从小到大做过几次车呢?这显然是对山区学生的不公平。同样的道理,教材中的有些素材,可能是来自城市的,也可能是来自乡村的;可能是来自海南的,也可能是来自北疆的……面对陌生的学习素材,学生怎样才能感兴趣呢?如果教师能联系学生的生活,采用当地的学生耳熟能详的素材进行教学,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具有实践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就连一些实践操作,也大多是由教师包办代替。如此一来,学生成天坐在教室里,想象数学、虚构数学,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如在教学“公顷”“平方千米”等概念时,教师如果仅仅是依靠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向学生说明:“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这样,学生对公顷、平方千米很难形成感性认识,学习的乐趣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内容,特别是需要学生亲自操作、亲自实践的,一定要让学生去操作、去实践,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练习具有挑战性
对于数学课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布置一些重复性的、机械性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这样,学生在枯燥无味的重复练习中,渐渐失去了对数学知识的兴趣。那么,在练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在练习设计中,要有一定的梯度,有一定的挑战性,利用好学生的好胜心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调动起来了,学生才能爱学、好学、乐学。
参考文献:
谢桂芳.论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