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16-05-14王清芹
王清芹
摘 要:微课具有时间短、主题明确、效率高等特征,把其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应不容忽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以现实为根基,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获得当代社会所需求的语文能力。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为主,而且他们又无法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的。微课具有的微小内容、微小时间、微细讲解和微小数据的特点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把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最终的学习体验者。在选择微课内容时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正确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所选择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设计突出“微”
“微”是微课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与其他课程区别所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微课的过程应充分突出微课的“微”原则。其具体表现在:首先,资源容量小,存储方便,只要有电脑、手机或ipad等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资源共享;其次,时间短,正符合了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最后,微课的选题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讲解论述,并适当地加入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
3.注重“交互性”
在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对于图片的记忆能力远远大于对文字的记忆。因此,在设计微课的时候,不能只是纯文字讲解,这样就跟传统教学模式没什么区别了,而且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保持,进而降低了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把图画与文字同时呈现给学生,要比单一的呈现更有效果,所以,在设计微课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加入与其内容相符合的图画等元素来增强微课的生动性,这样更能激发小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此外,当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的时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课程的倡导,微课逐渐出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可以让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运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降低了微课的教学效果。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虽然有些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应用微课,但是对微课的应用频率偏低,总是在课堂教学中会不自然地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使微课在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和优点,无法起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作用。其次,小学语文的微课资源量较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很多,语文教师在课余时间除了要认真批阅学生的作业,还要进行充分的备课,使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搜集和整理资料,再花时间去制作微课。
三、提升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利用微课创设情境
从小学生思维特点方面来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不仅可以给小学生带来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突出教学重、难点,增加课堂容量,更能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喜欢学习语文。
如,在微课识字教学中,“寒流、大雪、北风”,“腊梅、翠竹、苍松”这两组词串,通过微课播放冬天里寒流侵袭、大雪漫天飞,伴随着怒吼的北风的景象,再播放腊梅怒放、翠竹摇曳、苍松挺立的景象,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来领悟这些词语的意义。微课视频配上音乐,把学生寓情于景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快速地识记词语,领悟词语的意义。
2.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教学微课资源主要有两种获得方式,来自网络资源和教师自己的加工制作,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外,还应融入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中。如,识字微课教学内容选择可以是学生在电视中看见过的、阅读中看到的、同学的姓名、广告标语等。把课内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得到凸显,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微课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必将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研究和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万国军.微谏的设计与制作[J].中小学电教,2013(10).
[2]苏赞界.探究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