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2016-05-14熊子祥
熊子祥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各种教育专家所推崇,也是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是当前高效课堂的号角中备受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近年来,我不断地通过培训、上网、听课等渠道进行学习,特别是留意小组合作学习各路好手的方法,结合自己的一些心得,逐渐摸索,初步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带给我的好处。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与实施策略两个方面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类的发展中没有一种发展是与他人无关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包容、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地主动参与,它与个人的自主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相结合,最后形成互补,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突破了个人与个人的竞争,上升为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上课的形式由传统的单一的师对生增加了生对生的多向交流。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更多了,因为交流的对象发生变化,学生更愿意表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容易得到彰显,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愉悦的课堂体验。
所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学会大胆地、有序地表达,能较好地激发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潜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再像呆子一样被动地坐着看教师的表演。要交流,就要思考、就要开口,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时间久了,这样的学生肯定比那些坐着享受教师讲解的学生强,尽管他们最初都不被看好。
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信心建立的过程。学生由不敢说到学着开口说,这是需要勇气的。他们或是思考,或是模仿,终究他们要互相交流,没有教师在场的那种拘束和尴尬。最后越来越会表达和沟通,自信心也日益增强。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学习小组并非一定数量学生的简单组合。要想使小组学习发挥应有的效力,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讨、去研究。我摸索了以下几个策略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建构原则。遵循“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原则,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下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而小组之间则是竞争的。
2.组合方式。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一般来说,4人一小组的建构方式是最为理想、最为科学的学习小组。安排好座位,4个人座位都在一起,合作时不需要东奔西跑;这样的小组能保证每个成员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去。每个小组的搭配都是根据教师对全班情况认真分析后的组合,而并非学生自由组合,尽量做到各小组的差异较小,力求各小组间平衡。
3.小组命名。小组名称就以组长的名字命名。主要是好记,教师印象深刻,另起组名往往不方便教师操作。
4.组间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竞争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组与组的竞争分为学习过程的竞争与学习结果的竞争两个方面。
学习过程的竞争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发言、组织讨论、课后帮扶等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我把每个小组的名字都贴在黑板的右边,实行加减分制,随时加分和减分,但主要是加分。每周总一次分,取得前三名的小组奖励一枚奖励贴。
学习结果的竞争是指作业完成情况和单元过关监测等学习结果的评比竞争,凡是能在评比中取得前3名的小组,都会得到一个奖励贴,贴在评比栏的小组名称后面,期终进行最终评比。
通过这样的竞争机制后,班上的学生发言更加积极了,作业完成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班级内的学习氛围便浓厚了。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系统控制过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是当代课堂的主旋律,发挥小组合作中有效评价机制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只有科学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和谐、有效。
参考文献:
畅超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语数外学习,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