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角色区优化之三招换新颜

2016-05-14倪利红

新课程·小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颜角色游戏优化

倪利红

摘 要: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小班角色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在顺应幼儿兴趣,丰富游戏材料,调整布局空间方面,调动了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增强了角色意识,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角色游戏;优化;新颜

角色游戏是最主要的幼儿园游戏类型。孩子通过多方面的模仿与想象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并从中得到成长。针对农村孩子,我们创设了主题为“农庄”的角色区域,开启了角色游戏的大门。

一、症结所在

游戏进行几次后,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区域内的材料没有兴趣。为此,我们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反思、整理之后,发现了症结所在。

1.主题成人化

结合当地特色,我们寻找周边的农庄作为原型设计了宝宝农庄(黑瓦片、红灯笼、白篱笆等)环境创设逼真,但孩子不够熟悉,也没兴趣;卫生院的挂号收费、小卖部的计算买卖是小班孩子不能理解的。这样的游戏过于成人化,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点。

2.材料简单化

由于小班孩子思维的特点,他们更多依赖实物进行游戏,缺少材料就等于没了游戏的媒介。当孩子们游戏时发现材料简单或欠缺,游戏也会受阻。例如,小卖部没有糖也没有象征糖的材料,孩子们在环境中就感觉不到这是小卖部,自然不会在这里进行小卖部的游戏,于是游戏没了下文。

3.空间混乱化

由于活动室的格局,卫生院和小卖部空间小且是相邻的,两边孩子在游戏时,相互受影响;门庭冷落的农庄却占着较大空间,造成空间的浪费;作坊却设置在门口处,进出人流大,游戏的孩子不能完全投入游戏……最后呈现的场面是满教室乱跑。

二、优化之三招式

当我们精心创设的农庄角色区成了“滞销品”,我们追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的初衷也是渐行渐远。为此,我们连出三招优化区域换新颜。

1.优化第一招:顺应孩子的兴趣,营造适宜的主题

(1)一式:年龄探索

小班孩子刚走进集体生活,分离焦虑的现象严重。我们创设温馨生活化的环境来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以帮助他们排除不安。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行动,常通过行动表达需求的年龄特点,选取了孩子们平时喜爱观看的动画形象——巧虎作为原型,一起讨论,创设了巧虎医院、巧虎家、巧虎小吃店。

(2)二式:环境暗示

孩子在轻松、自由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自主性。之前农庄主题太过成人化,且孩子们的已有经验不足。为此,我们根据孩子情绪化的特点,营造让人平静舒适的游戏环境,使其融入环境。只有当游戏环境给予孩子们归属感时,他们才会喜欢游戏,参与游戏。

案例:跳跳在床上抱着娃娃亲了亲:“宝贝,我带你去外婆家。戴好帽子和围巾,别感冒啊。”一边的安安说:“生病了要打针的。”我及时肯定:“不错,天气冷了,宝宝们要做好保暖工作。”

2.优化第二招:丰富游戏材料,发挥材料的价值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

(1)一式:成品与半成品的结合

基于依赖形象逼真的材料诱导,我们在巧虎小吃店中自制了仿真烧烤炉,投入了自制的仿真蔬菜、水果和各种烧烤材料。但是,成品材料往往易消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我们给了幼儿们更多的可能,投放了一些半成品材料。如巧虎小吃店的橡皮泥、彩纸等半成品材料,让孩子们对小吃店的兴趣大增,纷纷跑来加工“糖果”“糖葫芦”,使其保持了对游戏的积极主动性。

(2)二式:数量和质量的保证

与生活经验最贴近的材料是游戏发展的有力支撑。孩子们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积极扮演角色,完整地映射出真实的情节。在投放时,既要保证几个小年龄孩子同时游戏的充足数量,还要保证材料的实用质量。

案例:巧虎医院里,思思端坐在桌子前,涵涵进来:“医生,我生病了?”思思:“哪里生病了?”涵涵回答:“肚子疼。”思思摸了摸病人的肚子:“你吃坏了,吃点药就好了。”说完拿出一瓶药交给了涵涵:“棒冰不能吃了!”

3.第三招:调整布局空间,划分独立且和谐

游戏空间的合理安排直接影响着游戏的进程,我们重新规划了室内空间,以助孩子更好地游戏。

(1)一式:动静相宜

为了杜绝游戏中的相互影响,较安静的巧虎家扩大至墙边,通透分隔成了互通的卧室、厨房、客厅三个部分;巧虎小吃店设在相对外沿的区域,制作区紧挨着巧虎家,外卖区对着过道,孩子们可以在此叫卖、排队……这样原本嘈杂的角色区也就显得井然有序,动静相宜了。

(2)二式:收放自如

孩子的游戏是灵活的,结合不同主题时,孩子们游戏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当《亲亲一家人》时孩子们更爱巧虎家,我们就把巧虎家的位置放大;当《好吃的糖果》时,孩子们更愿意到巧虎小吃店区制作、买卖糖果……跟着孩子们游戏的节奏,我们区域的布局收放自如。

案例:羽儿(妈妈)带着娃娃在巧虎家吃点心:“你吃一口饭饭,妈妈带你去吃糖葫芦。”说完她喂了一口饭,然后来到巧虎小吃店排队了。

各个区域之间相互独立又有所联系,孩子们在游戏中更能体现出真实的生活情节。

三、新颜展示

在角色区域的调整过程中,孩子们在游戏中有了惊喜的表现。

1.调动了游戏积极性

孩子们愈加喜欢角色游戏了。从最初的门庭冷清到门庭若市,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样浓厚的兴趣引领之下,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高了,在游戏中也就能得到更多的成长。

2.增强了角色意识

优化过程中,孩子们积累了经验,在生活中也更乐于观察、思考了。游戏时他们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能更好地运用相应的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肢体动作也丰富起来。可见他们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游戏中,对于角色的意识有了一定的增强。

3.促进了全面发展

区域在优化,游戏在进行,孩子们也在各方面都有了成长。语言组织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都在原有水平上取得了显著发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主题的变换,我们也将及时捕捉孩子们的兴趣,有效地优化游戏材料与内容,让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不断有所收获,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董旭花,王翠霞,阎莉,等.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02.

[2]林玉萍.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手册[M].农村读物出版社,2011-06.

[3]秦元东.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03.

猜你喜欢

新颜角色游戏优化
穿越隧道赞新颜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瑰丽新颜
翔安老区变新颜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魅力阿瓦提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