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6-05-14郭孔跃
郭孔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极易被忽视。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谈一谈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一:教学环节流于形式,目的性不强,耗时低效
1.课前复习为环节而设计
明确对复习的要求:
一是内容不必多,但要准、要精、要有用,一定要跟本节课有密切的联系。
二是要适当进行板书,便于学生联系对照旧知突破新知的难点。如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在课前复习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单板书,在学生新知学习遇到困难时,告诉学生参照、联系课前的复习比一比、想一想。
三是要对复习进行总结,点明复习的目的。告诉学生复习有什么用,让学生知道在新知学习时联系课前的复习,这样来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效率。
2.练习的设计要有梯度,循序渐进
如计算教学,总结出计算方法后直接出示三四道题让学生做练习,这样很难起到很好的作用。建议把这几个练习分成两次做比较好,先做一个,目的是通过练习发现并纠正问题,正确地掌握计算方法,巩固新知,再做两个,目的是让学生在正确计算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掌握。这样练习的量不减,质量却能提高。
3.总结谈收获,学生泛泛而谈,空洞无效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俗语云:“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教师一定要常追问,引导学生利用本环节详细地总结尝到的知识,并系统地利用板书从整体上对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进行梳理、总结。
问题二:课堂时间不够用,准备了很多东西讲不完、精心设计的习题用不上,尤其是拓展拔高、精典题型,来不及出示
建议:
一是教师要精细备课,对每个环节用多长时间能完成心中有数,为每个环节设定合理的时间并明确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时间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不浪费时间,不做无关的事。
二是要压缩、精简无用的、重复的、作用不大的内容。
问题三:提出问题即刻要求学生进行回答,学生的思考没有深度,没有广度,低效或者无效
建议:
一是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是要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结论,组织回答问题的语言。
三是提示学生学习方法,如,通过看板书、看教材、读一读、画一画等,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问题四:参与度低,课堂总是那一部分学生的天地,另一部分学生沦为看客、听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人基础差,提问这些人也答不上,耽误时间,老师又想使课堂很顺畅。
建议:
一是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对这些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用心发现他们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真诚地、发自内心地表扬他们,让他们亲近老师,亲近这门学科。
二是多举行一些这些学生擅长的,能找到自信的活动,用其他方面的成功带动文化学习方面的进步。
三是从开始抓起,不放弃,不让他们掉队,不扩大这个队伍,一年级老师的任务尤其艰巨。
问题五:多媒体的使用,忽略了黑板板书的重要性
建议:
正确认识两种手段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多媒体容量大,有文有图有声有影,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能通过演示使教学内容更直观。黑板板书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内容停留时间长,能把教学内容自始至终呈现在学生眼前。这就要求我们精研教学内容,找准教学重点、难点,组织板书内容,并学习一些板书的样式,使板书层次清楚,结构美观,一目了然。比如,处理难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课前复习时的板书来突破;课终总结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看板书梳理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谈收获。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养成一些好习惯。
1.有始有终的习惯。如教师上课要有一个激发兴趣的新课导入,更要有一个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的课终总结。
2.精心设计使用语言的习惯。教师说话要抑扬顿挫,要辅之以恰当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过渡语言既要小结上一环节的学习情况,又要对学生做出评价,还要自然地引出下一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评价语言要及时、真诚,既有肯定,又要指出不足,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希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厚爱。
3.恰当奖励学生的习惯。对学生的奖励要精而不滥,要有标准,不能随意,不让学生得表扬疲劳症,表扬泛滥,学生就不在乎。达到标准才给予奖励,这个标准要可望而又可即,而且学生要努力才能得到,不努力就得不到,学生经过努力得到的奖励才会珍惜。奖励还要说到做到,坚持课的始终。如,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课上有个好的表现,课前说要对学生进行如何如何的奖励,结果给忘了,让学生上课上得心不在焉,总惦记着。
“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让我们教师承继先贤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上舞得更美更绚更出彩。
参考文献:
陈姝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