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中体验 操作中认识

2016-05-14陈华山吴光然

新教师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格钟面时针

陈华山 吴光然

“认识时间”这一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及整时的基础上,来学习几时几分与几时半这些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本单元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知识虽在生活中常见,但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大多是电子屏幕上的时间而非钟面上的时间,给学生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多采用教具、学具、动手操作等直观教学方法,使学生体验、感悟,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变化。

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单元知识上的安排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只让学生从钟面上读出5分5分地数的几时几分,不再安排读出类似7:28、11:12等时刻,降低了教学难度;二是安排学会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采用推理思考——“排除法”,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 教材内容。

本单元教材共安排了3个例题。

【例1】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显示上课时间8:05的钟面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所要认识的时间与生活密切相连。而后设计了“数一数、填一填”和“拨一拨”两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过程中直观认识时间单位“分”,以及“时”与“分”这两个时间单位间的关系,即1时=60分。

【例2】在“5分5分地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4时开始数起,并相应配以电子表对照的3个钟面,呈现了3个时刻。

【例3】安排的是“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以两幅连续的画面提供了时间先后顺序的信息,让学生通过合理推理,从以钟面的形式呈现的备选答案中选择小明可能会在哪个时间去踢球。

二、教学策略

1. 课前自制学具,直观认识钟面。

一年级时,学生就已经认识了钟面,对时间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习新知识前,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把纸皮剪成圆片,而后将钟面分成12个刻度并写上1~12的数字,又在每个小格中分出了5个小格,再5个小格5个小格地数,看一看整个钟面共有几个小格。这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亲历钟面制作过程,一是激活学生原有的钟面认知——钟面有12个大格;二是让学生直观了解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为学习“1时=60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观察学具、教具,直观认识“时”“分”。

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因此,在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中,一是要注意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二是要借助于直观的教具(钟)进行学习。学习例1时,先让学生观察自制的学具,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有5个小格。然后通过教师的钟面教具演示,分针走过1小格就是1分钟,分针走过1大格(即5小格)就是5分钟。紧接着让学生观察钟面拨钟情况:当时针从12走到1,分针正好走了60小格;当时针从1走到2,分针还是走了60小格;当时针从2走到3,分针还是走了60小格。通过观察,使学生直观认识到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60小格,从而得出“1时=60分”的结论。

3. 组织学生活动,体验1分长短。

时间单位的理解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因为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和颜色,也就看不见、摸不着,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虽然教材中没安排让学生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但由于时间单位“分”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除了要借助钟面认识“分”,及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历1分的时间长短,才能更好地建立“分”的时间观念,才能够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因此,课堂上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的长短。活动可分两个层次开展,一是感受1分的时间长短。即教师通过教具或课件展示钟面,学生则静坐观看分针走1小格的过程,真实经历1分时间;二是感受1分能做什么。在学生静静感受1分时间长短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如,摸摸脉搏,看看1分能跳多少次;在原地踏步,数一数1分能踏几步;流利背诵乘法口诀(大九九),看看1分能背多少句;从1开始数数,看看1分能数到几。打开本子写一写,看看1分能写几个汉字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1分的作用,让他们学会珍惜时间。

4. 生生互动操作,掌握时间读写。

认识几时几分及其读写,是本单元的又一学习重点,而认识几时几分则是重中之重。教学时应让每个学生都带上小闹钟或能模拟拨钟的学具进行操作,操作时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拨钟时,不看分针只看时针,重点先认识几时多几。在认识几时几分的初始阶段,对类似于8:45,9:55和10:50这样“几时差几分”的时间,学生往往会误认为:9:45,10:55和11:50。学习时,采用同桌一人拨钟,另一人则根据时针的位置说出是“几时多”的方法进行多次操作。如以下钟面(图1),只要求能说出是“1时多”“4时多”“10时多”即可。

通过这样的多次操作,让学生明白当时针在两数之间,表示“时”的数字应是较小的那一个。

第二步,拨钟时,既看时针也看分针,正确认识几时几分。在学生准确认识了几时多后,通过教材例2的钟面图片,指导学生根据时针与分针的指向来共同确定几时几分,并通过教材小精灵的提示总结出认识几时几分的规律。在拨钟过程中,应多出现类似于分钟不满10的钟面(如图2),并指导学生:如果分钟数不到10,记录时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但读的时候“0”不读出来,就如7时5分。

学生学会看钟面时间后,再安排时间让学生多次拨钟面,在这一操作中,可让同桌合作,一个拨钟,一个说钟面上的时间,并相互交换。

实践证明,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物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认识时间的年龄特点,更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接受珍惜时间的教育的好方法。教学时,还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拨出上学、放学时间及每一节课上下课的时间,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更能唤醒学生对学习认识时间的兴趣,培养守时、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最后还可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牢记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钟面数字十二个,两数之间五小格。分针腿细跑得快,走一小格是一分。时针短胖慢慢追,转一大格是一时。时针走在两数间,几时就是较小数。要问过了多少分,还要仔细看分针。

5. 引导有序思维,推理排除解问题。

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其目的在于打破原来“时间的认识”教学偏重于计算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推理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这部分知识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例3的教学分两个步骤进行:先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将已经知道的时间及相关的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填入下表: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排除法,抓住“做完作业后才去踢球”这一关键信息,将“做完作业”文字改成有具体时间的语句,即:“9:00后才去踢球”,这样先排除了备选答案中的7:45,再从已知信息“10:30看木偶剧”中推理可知10:50小明正在看木偶剧,最后得正确答案小明可能在9:15去踢球。例3的教学,重在给学生渗透有序思维的逻辑思想,及用“排除法”进行推理的数学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省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小格钟面时针
画时针
正确的钟面时间
计算钟表角度有方法
安小格的夏天
看镜面上的时间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