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演绎精彩

2016-05-14郭本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郭本鹏

摘 要 就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114-02

1 前言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操作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传统教学输液式教学模式的颠覆。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学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2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者,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服务者。如为学生创建在线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外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能的形成。翻转课堂模式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策略

学习资源的准备与时间安排 翻转课堂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教学视频。在课堂学习之前,教师要针对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视频和相关素材,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视频制作。虽然视频制作等相关素材的准备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优势,但是要制作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的教学视频,还必须反复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选准教学重点与难点,对重点与难点进行梳理与分类,通过相关软件制作出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视频。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力协作,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探究,将近阶段的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个教师,交流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接受其他教师的意见,发挥集体的作用,视频资料共享,形成视频教学资源。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学生在课后可以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高中学生大多不可能每天回家利用家庭电脑进行信息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翻转课堂模式,将其用于平日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即在平日的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如信息技术每周安排两课时的授课时间,教师可以把这两节课进行统筹安排,把每周的第一节课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在观看后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应操作题目。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反映给教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梳理,作为第二堂课教学的导入。在第二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采取互动交流的方式,对于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进行训练。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反馈与评价。这样课堂就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探究的场所,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翻转课堂的具体步骤 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点与演示操作步骤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在被动听讲的地位,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操作任务,学生只能进行模仿,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还会出现信息技术技能好的学生与信息技术水平差的学生都不能得到学习满足的现象。技能好的学生操作熟练,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大量的剩余时间不能够有效利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操作任务却不能及时完成,出现学习任务过剩的现象。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视频学习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内容;其次是学生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完成综合性的操作任务;再次是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探究中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第四是成果交流环节,促进学生对作品的反思、改善与优化;最后是反馈评价环节,通过反馈与评价,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五个环节的实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与探究能力。

1)在线视频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前,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学生制作在线学习视频,视频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视频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用PPT制作相关知识点后,再用视频软件生成教学视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教学视频,学习进程由自己灵活控制,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视频的观看,学困生可以反复观看,反复思考与探究,直到理解为止。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由调节学习进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2)自主探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通过独立思考与学习才能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提升信息技术素质。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越俎代庖的现象,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问题,教师要做学生的学习助手与服务者。设置独立探究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络视频资源,点击学习,并且完成教师在视频之后所附有的随堂练习。随堂练习也是学生对自身观看视频学习后效果的一个自我检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程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把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反映给教师,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整理,在下节课的导入环节加以反馈、探究解决。

3)合作学习,培养学协作探究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任务驱动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前面的视频学习与独立探究两个环节,学生对学习内容已经有所把握,但是以上两个环节的特点是知识比较分散,会影响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把握,很难掌握信息处理的规律,也不利于学生归纳与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技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任务,实现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与交流,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提出完成任务的计划,制订有效方案,并且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可以从总任务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部分探究完成。合作学习让各组成员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4)成果展示,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环节,各小组已经有了小组的制作成果,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把作品上传至网络,让学生欣赏各组作品。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展示小组作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5)反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反馈评价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要实行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模式。除了对学习效果评价之外,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的安排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做出公正评价。教师特别要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及时发现其进步,并进行充分肯定,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4 结语

总之,翻转课堂的真正要义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动学习等环节,可以有效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教师要深入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

参考文献

[1]魏杰.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1):231.

[2]李翠红.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4):28-29.

[3]林慧文.中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4):107-110.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