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育人 文化管理 构建校园和谐教育

2016-05-14李培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7期
关键词:书香校园学习资源德育

李培春

摘 要 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德促智、以文化人的平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关键词 德育;书香校园;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077-02

福山第一中学紧紧围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目标,打造以德促智、以文化人,建立健全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系统,促进了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1 构建触动灵魂的德育,着力于学生心志唤醒

在德育工作中,福山第一中学以追求教育本真,尊重生命成长规律,把每一位学生都作为独立的个体生命,让德育直指学生心灵,真实触动灵魂深处,创新并丰富德育载体和内容,提高德育实效。

针对当前90后普遍存在的过于自我、心胸狭隘、灵魂麻木、感情淡薄以及现代公民意识和学习原动力缺乏等问题,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以修身养德为基础,以激情促学为导向。从学生高一入学开始,即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学子修身行动”,即“感恩、公德、责任、文明、爱心、诚信”六大序列化主题教育活动,旨在吸取中华优秀传统和现代文明精髓,促进学生个体的完善,培育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激发学生内在生命潜力。高一新生入学系列教育中,将感恩励志教育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力图让学生在初高中衔接的有利时机中通过感恩教育实现心理上的成长。每年邀请著名心理教育专家举办大型报告会,让新生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同上一堂感恩教育大课。

现场中家长、学生不仅能够听到古今中外的感恩故事,而且通过“婴孩母爱、往事悔思、亲情拥抱、至真心语”等感恩互动环节,增强道德体验。如此使学生和家长增强了理解,亲子关系明显得到改善。学生也在表达自我中净化了感情,丰富了心灵,唤醒了沉睡的良知,从内心迸发出积极进取的动力。随后班级教育迅速跟进,班会上写心得、谈感悟,给学生算好感恩账;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唱主角,交流如何密切亲子关系,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感恩意识和学习原动力缺乏的问题。

为使学生在提高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实施了“校园读书行动”,将“书香校园”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在原有基础上重点加强班级“读书角”建设,学校为每个班级提供一定数量的报刊书籍和书架书柜,学生之间开展“好书换着读、资源共分享”活动,通过学生推荐书目或提供书籍的方式,努力增加班级图书报刊存量,倡导自由阅读、随便翻翻,不仅盘活了学习资源,提高了书籍报刊的使用率,也有益于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经典诵读、假期悦读、读书征文活动陆续开展,书香增智,书香润德,使学生的内心更加丰富,心胸视野愈益开阔,自我发展的意识也得到增强。

为完善教育网络,学校不断拓展全员育人内涵,加强家校协同。全员育人,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有家庭教育的责任。在校内,全员育人覆盖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全员参与,以爱为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心理情况,用心发现学生亮点,用亮点照亮学生心灵,同时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在家庭,家长首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其次要努力成为合格的高中生家长,正确评价和引导孩子。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爱与责任”并重,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教育目的,培育了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

2 营造“和谐”的教育文化,促进教育管理升级

学校是教师和学生的集合,师生既是教育文化的建设者,也是最终的受益者。学校挖掘近90年的深厚文化积淀,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提出建立“团结合作、包容沟通”的和谐团队主流文化,“团结是美德,合作是双赢,包容是胸怀,沟通是能力”,引领学校文化走向,培养同事之间有情有义、生活有滋有味、工作有声有色的和谐健康的教育文化生态,用和谐文化生态滋养校园团队的成长。具体在五个层面开展:

一是打造和谐的干群文化,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服务职能,强调“管”的同时更要“理”,服务为先,人尽其责;

二是打造和谐的教师文化,不断优化教师结构配置,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协调组、备课组团队考核力度,引导打好教育教学整体战;

三是打造和谐的师生文化,全员育人,定人承包,将思想指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和生活引导统一起来,激励式教育,情感对话、思想碰撞,密切师生和谐关系;

四是打造和谐生生文化,思想上突出班级理念,凝聚学生共识,学习上推行“兵教兵”,生活中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打造友爱团结、健康向上班集体;

五是打造家校和谐文化。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校和家庭一致行动,志同道合,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还是手段上,都不应产生分歧。

管理是手段,效益是目的。在深化精细化管理中,学校着重强调“精”就是精益求精,做到精确、精致、精彩、精品,有档次,从而取得高质量;“细”就是要认真细化每一件事,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结果,有效率,有效益;“深”,就是深入探究,深入落实,做到深透、到位,有内涵,高品质。

落实到教育教学上,一是强化层级管理,实施校级领导包级部、中层干部包学科、包班级制度,推动管理重心全面前移,将落实、检查、督导、考核和协调帮助制度化、系统化。如日常教学领导参与集体备课、教师听课、教学教研,学校管理团队一月一查教学工作落实,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促进了管理精细度的提高。

二是加强级部单元管理。级部中层干部分工管理,突出重点,建立级部负责人全面管理、重点抓好教师教学,副主任分区域管理、重点抓好学生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合力抓好班级的管理机制,级部日常管理细化分工,落实到人、到位,形成全方位、全时程无缝管理系统。

三是强调“服务育人”,在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公寓管理中,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贴心化服务,一切从便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需要出发,给予师生力所能及的帮助。

3 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课堂,根本在教师,关键在学生。围绕“教与学”重点解决好人、课、题三大问题,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学校紧扣三大抓手出实招,全面夯实教育教学基础。

紧扣师生的发展,激发内驱力,营造师生乐教乐学的良好风气 教师专业水平高低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针对近年来青年教师数量较多、学历高、经验缺乏的情况,学校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以“一年入门、三年成熟、五年成为教学骨干”为路径,采取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名优骨干辐射带动、名校名师学习取经、校本教研、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多压担子,力促青年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年教师从崭露头脚成长为教学中坚,受到上级和学校表彰,使老、中、青教师梯队的结构更加合理,也更有动力和活力;通过待遇倾斜、考核政策倾斜等措施,切实发挥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作用,激发班主任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生发展上,修身行动、养成教育、人生规划教育、成功教育等触发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心理动机,丰盈了学生内驱力,学生的发展成才意识非常强劲。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完善学校个性化课程体系,建立个性社团和兴趣小组,为学生成长提供多元化平台,创造条件,让有兴趣和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既发展了特长,又增强了自信,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带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紧扣和谐高效狠抓课堂教学,旗帜鲜明地向课堂要质量 建立各类课型模式,集体备课研讨确定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分工合作,集思广益,备课组长全程把关集体备课,做到课堂设计、重难点内容及课时用量等的统一;通过级部“天天公开课”建立课堂教学日常研讨模式,既是互相学习,兼有互相带动;学校层面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和教学基本能力测试,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以此鼓励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加强课堂教学革新,同时研究历年高考题和考试说明,在教什么、怎么教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精选精练,提高后教学成效 针对海量教辅和习题,如何有效控制数量又不降低训练质量,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围绕“题”的问题,我们坚持精选精练,提高成效,减少空耗。要求所选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有实际情境,要有利于学生落实双基、感悟方法、培养能力,要能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从而做到轻负担、高质量。在精选习题上赋予备课组长最终决定权。由于作业练习总量控制,质量提高,学生在后教学时段跳出了题海,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如何提高教育艺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上,永远没有止境。我们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和总结,就一定能促进教育工作艺术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使更多学生健康发展,成人成才。

猜你喜欢

书香校园学习资源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经典开启幸福,书香润泽人生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浅谈书香校园的创建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