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教育手段搞活初中体育教学
2016-05-14孙成文
孙成文
摘 要 对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教育手段;初中体育;多媒体;网络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048-02
1 前言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在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他们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及主动意识。同时,应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1]在这一思想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体育教学风采。
2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体育理论教学效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断强化内在驱动力,提高学习水平[2]。但是,初中体育教材中的理论内容略显枯燥,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形象有趣、灵活多变、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融为一体,在听觉和视觉上给予学生强烈的刺激,有助于创设轻松、愉悦、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初中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增添魅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体育与身体机能发展”理论知识时,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为了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计有趣的课件。当学生看到画面中声形并茂的动画视频,听到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时,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可以轻松进入相应氛围,充分了解身体机能的概念及其原理。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测一测自己的心率、血压、肺活量等,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涨,不但动手测量,而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氛围非常热烈,每一位学生都踊跃发言。此时教师可以乘胜追击,引导学生更深一层地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身体各项机能的发育特点,并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大屏幕上展示的问题:为什么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在发展身体机能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讨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水平
由于传统教学受条件的限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虽然教师在不断探究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更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但效果并不明显。为了减少掌握与运用知识的磨合期,清晰地展现动作的要领和细节,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独创性,利用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逼真的感官刺激,将不能直接感知的重点难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形象具体的感受和认识,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分析总结反馈信息,尝试寻找最高效的练习方法,更深刻地领悟动作要领,准确熟练地掌握规范动作技巧,提高技能水平。
如在教学“行进间三步上篮”等高难度动作时,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高难度的动作让学生望而生畏,不敢尝试。在以往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采取讲解、示范的教学模式,但受条件限制,很多空中动作都是一闪而过,其中的细节和动作要领根本无法清晰展现出来,造成讲解与示范不能同步进行,导致学生在练习时无从下手,教学效果不佳。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恰恰解决了这一尴尬的难题,利用动画技术,将高难度动作进行分解慢放,定点播放、反复播放,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中的动作要领,规范技术动作,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生训练的自信心。相比较教师口头讲解和身体示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结合动作定点展示,将其中的细节全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增加学生形象感知,激发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深化理解感悟能力,通过观察重复的慢动作,记忆效果事半功倍,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激发练习积极性,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整体技能水平。
4 采用人机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品质
合作品质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主要包含五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媒体。其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活动思维的主观要素,而其他三种是客观要素[3]。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两个主观要素之间的互动交流,还可以实现人机对话,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因为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作用,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课件,实现人机对话。
如当教师给学生讲解足球规则中的“越位”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编写相应的交互性课件,让学生在举旗(表示越位)和不举旗(不越位)的两个巡边员中选择一个,点击鼠标即可。如果回答正确,就会出现一个笑脸;如果回答错误,就会出现一个哭脸,同时出现相应的解释。学生通过自己点击,可以看到教师详细的解释,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调动积极性。
5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动作纠错能力
学生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需要注意的不是怎么避免犯错,而是怎样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需要有纠错意识,避免因为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现代教育手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展现的各种信息融合在一起,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提升,增强教学效果。如可以用录相设备将学生所犯的错误记录下来,将标准动作同时给学生播放,形成直观形象的对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完善自己,使自己的动作到位、标准,增强教学安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如在“实心球投掷”教学中,学生常见的错误就是持球后引不充分、出球时平抛等错误动作,这样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将学生这些易犯的错误与正确示范动作编辑成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并解答自身动作存在的问题。学生发现持球后引不充分,导致做功距离短,从而影响投掷的远度;出球时平抛,是因为出手角度问题;等等。这样很好地提高了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纠正错误动作和改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6 结语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给枯燥单调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效率,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品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养,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体育课程与多媒体等技术的有机整合,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邓小敏.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运动,2011(8):85-87.
[2]汪莉.浅议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09(10):102-103.
[3]朱珍国.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融合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