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语境下的大学生全球意识培育探究

2016-05-14卢苑霞

教育界·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挑战途径大学生

卢苑霞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当关注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培育问题。当代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培育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同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加强国际视野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倡导全球意识观照下的国家意识,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

【关键词】全球意识培育 大学生 依据 挑战 途径

全球化的现实要求全球化的思维,“全球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尖锐性,把认识和树立全球意识的历史课题提到人类面前”[1]。

一、全球意识的内涵

全球意识是用全球的视野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现代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做了不同的界定。笔者认同蔡拓教授界定的概念:“全球意识是指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限制,以全球的视野去考察、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1]全球意识的核心就是对于整个人类共同利益的关心和对人类赖以存续的地球的爱护。从时间上来讲,全球意识是全球问题出现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出现的;从性质上讲,全球意识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其着眼点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只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思维方式就不属于全球意识的范畴。

二、当代大学生全球意识培育的依据

当代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

1.系统论原理

所谓系统论,是指把认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认识和考察的方法。贝塔朗菲在1945年發表《关于一般系统》,标志着现代系统论的创立。人类社会是个包罗万象的有机系统。地球是人类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全球问题也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社会问题系统和生态问题系统等。系统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当今全球化的一大理论视角,它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全球问题的过程中须以系统论为指导,把一切要素放在整体框架中来考虑,着眼大局,系统思考,以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2.国际上关注全球问题的系列著作和报告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成立,一份份使人胆战心惊的报告相继问世。罗马俱乐部先后出版了系列著作,如《增长的极限》《人类的目的》《重建国际秩序》等。其成员梅罗萨维奇等人提出,人类必须发展一种世界意识,要以全球的观点从事世界范围的合作。

布达佩斯俱乐部的重要宗旨是发展行星意识,促进人类的精神和文化进化,保护地球。欧文·拉兹洛指出:“除非人们的精神和意识进化到行星维度,否则使全球化社会和自然系统遭受沉重压力的过程将强化并产生一个冲击波,它可能危及向一个和平与合作的全球社会过渡的整个过程,这将是人类的挫败并危及每一个人。使人的精神和意识进化是整个人类大家庭共同担负的第一项生死攸关的事业。”[2]

全球意识的思想还渗透在国际社会的一些重要文献里。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人类需要的一致性,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多边系统。这一系统要尊重协商一致的民主原则,并承认,不仅地球只有一个,而且世界只有一个。”[3]

(二)现实依据

任何理论、任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来源于现实的需要,服务于现实的需要。

1.全球问题的凸显

所谓全球问题,“就是指当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问题”[4],如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恐怖主义、核扩散等问题。全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超国家的特点。当代的各种全球问题正是人类共同利益的否定表达形式。此类问题的缓解,有赖于每个民族、每个个体跳出狭隘的自我利益的视野,从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人类首次面临众多具有整体利益的问题领域,必须逐步形成全人类的价值认同与凝聚力,逐步确立全球意识和全人类利益优先的原则,以超越国界的全球视角和全球合作去应付这一严重挑战。”[5]

2.具备全球意识是当代人才区别于古代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新时代的人才,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要有国际视野。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培养现代人才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全球化时代是一个高度关联、极为开放的时代,要求我们在视野、思维、心理、理念等诸多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概而言之,现代意识至少包括从全球角度考虑问题的全球意识。”[6]具备全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推动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理应站在人类共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注视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为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当代大学生全球意识培育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阻力。

(一)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与文化入侵

全球化背景下,不仅各国的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各国的文化也相互渗透。有些国家习惯利用全球化的进程,有意无意地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侵略。

二战后,美国的媒体覆盖全球。这些媒体承载着美国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使别国人民“无意识”地认同和接受美国文化。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更使其用心暴露无遗: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占领中国的思想文化阵地,最终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文化渗透的核心是价值观的渗透,面对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群体就是青年学生。当代大学生在包含着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下,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容易发生动摇,价值标准混乱。然而一些学生认清西方超级大国的意图后,容易产生防范心理和拒斥心理,这必然又会成为大学生全球意识形成的阻力。

(二)全球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冲突

当今社会,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角和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人类历史中,战争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根深蒂固的国家观念在作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最重要的政治认同。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已融化在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国家公民的血液之中。而全球意识强调人类的共同利益,一国的国家利益跟人类共同利益难免有冲突之时,为一国利益而牺牲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民族国家不愿意牺牲自身利益谋求全人类的福祉。很多国家甚至打着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口号为本国谋取私利。与人类所具有的国家意识相比较,人类所具有的全球意识仍然十分薄弱。大多数民族国家的人们都在极力思考如何提升本民族国家的实力和地位,以应付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他们害怕全球意识会消解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

四、当代大学生全球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当代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培育是个系统的工程,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需要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高校对外教育交流

在教育国际化时代,我们须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英国的牛津、剑桥和美国的耶鲁、哈佛,通过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始终使自己处于国际高等教育的前沿地带,各高校应向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看齐。许多学校开展的“全球问题大辩论”“与世界政要对话”“世界知识竞赛”等活动,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引发了学生关注世界的巨大热情。只有在国际交流中,大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全球化的态势,才能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认识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树立与人类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国外访问,或去一些跨国公司实习,开拓学生的视野;或进行相关的项目调研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全球化态势或全球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调研,并根据实际情况撰写调研报告;还可以邀请出国留学人员到学校给大学生讲述国外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或者邀请我国高校的外国留学生座谈,请他们介绍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国情,这样可以缩短国际政治、经济教育中的距离感,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全球意识。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全球意识的缺失,教育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功利化倾向。高校人文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养成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高校人文精神滑坡,造成的最大后果是大学生缺乏对大是大非的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爱精神和全球意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面临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面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困惑,社会上不同的价值观念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迷失、道德水平低下、诚信观念缺失等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有效应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入侵,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和大爱精神,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形成。

(三)倡导全球意识观下的国家意识

全球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意识的养成,因此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倡导全球意识观下的国家意识,既有全球意识,又有国家意识。引导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做一个对自己国家负责的人,还要做一个对世界负责的人,要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很多时候,全球意识和国家意识并无矛盾和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从长远来看,人类只有关心爱护整个地球,维护人类和平,才能保證各自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全球化的今天,具备全球意识与具备国家意识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各高校既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加强全球意识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大爱精神和责任感。

苏联宇航员维·伊·谢瓦斯季亚诺夫去过太空后说:“我们地球上的许多问题从那里看起来是不一样的——要知道在太空中是看不到国界的,从而产生了被称之为全球性思维的东西,并且使你意识到什么是个人的责任。”[7]

全球化背景下,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不再是单一国体下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当作世界公民,不做“小国寡民”。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成功地培育他们的全球意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他们当中将产生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他们将带动整个中华民族全球意识的增强。因此,各高校要探索培育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各种方法和路径,全方位地促进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蔡拓.当代全球问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574,562.

[2][美]欧文·拉兹洛.第三个1000年:挑战和前景——布达佩斯俱乐部第一份报告[M].王宏昌,王裕棣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9-150.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49.

[4]蔡拓.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

[5]俞正梁,陈玉刚,苏长和.21世纪全球政治范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88.

[6]蔡拓.中国的全球化选择与对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15-21.

[7][俄]尼涅莉·斯特列利佐娃.关于未来的思考:在二十一世纪前夕的对话[M].何毓德,丁士超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8:263.

猜你喜欢

挑战途径大学生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大学生之歌
第52Q 迈向新挑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