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农村标准化公共文化建设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016-05-14王晓华程道亮

吉林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探索存在问题

王晓华 程道亮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加强标准化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推进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3.076

1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现状

1.1各类文化悄然兴起

目前,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强大,群众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也不断丰富。各类民间小艺术团、文学社、书法和美术班、摄影、音乐舞蹈等学校逐渐形成;村级建立了农家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党员之家、妇女之家等农民活动场所,为农民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便利条件。

1.2创新载体开展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节日,开展具有特色的节日文化活动;二是开展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文艺表演各类活动,趣味运动会、北方冬季滑雪等;三是开展广场文化活动。

1.3公共文化建设逐步形成特色

旅游业的兴起,农村借助旅游景区这一资源优势,建起了集饮食、休闲、旅游、商贸于一体的休闲场所,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也不断开展,展现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有力促进群众自办文化、乡土文化、产业文化、精神文化快速发展。

2标准化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文化惠民政策的不断落实,标准化文化服务建设尚存在设施不够全、内容不够新、服务不够到位,文化活动相对单一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地方财力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县、乡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够大,财政投入相对不足;二是缺乏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骨干队伍;三是普遍缺乏标准高的文化活动阵地;四是个别群众信奉各类宗教活动现象极为普遍,不但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素质提高,阻碍了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普及。

3探索构建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道路

3.1提高标准公共文化建设水平

3.1.1因地而宜、因事而宜,科学建设 农村各地的资源、人文、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既要抓传统文化,又要发展时代文化,还要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在发展现代文化的同时,要把原汁原味的文化保护好、利用好,不能丢弃和放弃,要抓好传统民间艺术和民俗的保护,培育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队伍,做好灯戏、杂技、唢呐、剪纸、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3.1.2多渠道整合建设资金 科学调整分配格局和投资结构,整合涉农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切实加强标准化“农家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建设;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分馆、图书阅览室和乡(镇)文化广播站、村级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倾斜,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采取政策扶持、群众自筹、乡镇补助、村级自寻、社会扶持、企业捐助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标准,满足群众需求,建立农村标准化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机制。

3.1.3加大精品文化产品创作 在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跟进时代步伐,深入挖掘和创新活动载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艺校联姻,创造精品文化;抓好优秀文化产品创作,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性、观赏性、艺术性的文艺精品,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村业余文化爱好者能力和水平,创造出更加接地气、体现时代风貌的文艺节目。

3.1.4着力构建以“内源式”为主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新模式 在进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要改变“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通过学、演、创,形成自有特色,实现由“送”到“种”的转变,使广大农民文化爱好者更多参与进来,更多地发挥自身优势,使其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3.1.5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业余文艺创作队伍扶持力度培训,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有水平、上档次、有影响力的文艺表演人才和团队;要按照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等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导和支持热于文化事业者组建个体民间演出团队。

3.2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机制

3.2.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突出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公益性群众文化的投入;深入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2.2完善建、管、用管理机制 把建、管、用相互结合起来,推进建设科学程序性,搭建更加完备的监督机制。在管理上,注重人的因素,要进一步明确管理体系建设;在使用上,着力把集中点放在效率上,为提高使用效率,在满足本地活动使用外,要创新活动方式,采取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屯与屯之间开展丰富文化载体活动,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等方式,提高使用率,从而使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

3.2.3鼓励社会积极参与 要积极鼓励、吸引社会力量从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合力,分工合作,协调发展。鼓励个人、企业、学校、部队、社区和其他民间文化社团,围绕挖掘传统文化、倡导时尚文化、丰富社区文化、弘扬企业文化、推进廉政文化,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共同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3.2.4阵地建设面向基层 应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固定阵地与流动阵地相结合的网络体系,加强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要以建设综合性、多功能乡(镇)文化站为龙头,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巩固和壮大农村基本文化阵地;大力推进文化生态村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王晓华,本科学历,桦甸市公吉乡文化站,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探索存在问题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