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粉蝶为害发生与防治

2016-05-14毕淑红刘广晶王艳梅

吉林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菜粉蝶防治

毕淑红 刘广晶 王艳梅

摘要:菜粉蝶也称其为菜白蝶、白粉蝶,其幼虫就是常说的菜青虫、“青虫子”。是对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比较严重的害虫之一,尤其在甘蓝和花叶菜上发生最为严重。菜粉蝶的幼虫喜欢蚕食寄主的叶片,在其2龄以前主要是啃食蔬菜的叶肉,为害后会使叶片表面只剩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龄以后可蚕食蔬菜的整个叶片。蔬菜虫害如果发生比较轻,植株会表现为虫口累累,如果发生比较严重,则会导致整个叶片全部被蚕食而只剩下粗大的叶脉,同时其幼虫会在蔬菜植株上排出并残留大量虫粪,会使得叶片和菜心受到污染,从而影响蔬菜产品的商品质量。

关键词:菜粉蝶;为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3.045

近年来,菜粉蝶已由春、秋两季为害发展到为害蔬菜整个生长季的程度。由于产卵量大,幼虫发生稠密,使蔬菜受害越来越严重,成为最需关注的蔬菜害虫。

1菜粉蝶的形态特征

菜粉蝶的卵长度为1毫米,直径0.4毫米,形状为瓶状,顶端部分比较尖,卵表面有脊纹且呈纵横分布,新产的卵颜色为淡黄色,后期逐渐变为橙色;幼虫老熟后体长28~35毫米,身体表面密生一些黑色小毛瘤并着生细毛,沿两侧气门线各有一列黄色斑点,整个体表呈现为青绿色;菜粉蝶的蛹长度为18~21毫米,形状酷似纺锤,体色因环境不同而有变化,一般表现为绿色或褐色;菜粉蝶成虫的体长约15~20毫米,翅膀展开以后体长约45~55毫米,其身体的颜色为灰黑色,但翅膀的颜色为粉白色,其基部则为灰黑色。

2菜粉蝶的为害状况

菜粉蝶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国内的分布也十分普遍。寄主植物非常多,有十字花科、菊科、百合科等9科35种植物,但也属于相对寡食性的害虫,在十字花科植物上的发生尤其严重,厚叶片的甘蓝、花椰菜类是菜粉蝶最好的为害对象,其次是白菜、萝卜、芥菜、油菜等。

菜粉蝶主要是以幼虫的形式为害蔬菜:1~2龄幼虫只蚕食蔬菜的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龄以上的幼虫在为害过程中能够把叶片全部吃光只剩下叶脉和叶柄。蔬菜在幼苗期其为害则会导致整株死亡。此外,幼虫为害会给蔬菜植株造成很多伤口,为软腐病菌的侵入和为害提供便利条件。

3菜粉蝶的发生规律

菜粉蝶一般是以蛹的形势越冬,蛹多潜伏在发病地块附近的墙壁、篱笆、树干、土缝、杂草等处。成虫只能在白天活动,产卵比较分散,多数喜欢在结球甘蓝、花椰菜上产卵。每头雌虫可以产卵150粒,产卵数量以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较大。卵多直立于蔬菜的叶片上,幼虫被孵化的最初阶段是蚕食卵壳,然后逐步为害叶片,幼虫老熟后一般是在叶片上化蛹。越冬代的幼虫老熟后可以通过长距离的爬行以寻找合适的化蛹场所。菜粉蝶发育的最佳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75%。春、夏、秋的气候和湿度相对比较适合菜粉蝶的生长发育,因此,此时栽培十字花科蔬菜且轮作频繁的地区,能为菜粉蝶的发生提供很好的寄主条件,所以对菜粉蝶的为害比较严重。

4菜粉蝶的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蔬菜收获后一定要对种植地块进行彻底清理,及时清除残株败叶,同时可以对土地进行彻底翻耕,以此消灭附着在土壤表面害虫的卵、幼虫及蛹,达到降低下一茬害虫的虫口密度;十字花科蔬菜在春季种植的时候最好选择生长期比较短的品种,并结合地膜覆盖等早熟栽培技术,将作物的收获期提前,以此避开害虫为害的高峰期;菜青虫的天敌有黄绒茧蜂、微红绒茧蜂、凤蝉金小蜂、广赤眼蜂、广大腿蜂、长脚胡蜂等,生产上应积极保护利用害虫的天敌,可以通过天敌的存在降低害虫数量,从而减少害虫的为害;育苗过程中可以在苗床周围设防虫网以对幼苗进行隔离培育,从而防止成虫在幼苗上产卵;在蜜源植物的盛花期进行菜粉蝶成虫的人工捕杀,在十字花科蔬菜捕杀幼虫。

4.2生物防治

在菜粉蝶低龄幼虫发生的最初阶段,可以选择喷施苏芸金杆菌800~1000倍液,或菜粉蝶颗粒体病毒用量为20幼虫单位每亩,可以对菜青虫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药剂的喷施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最好选择在傍晚进行。

4.3化学防治

由于菜粉蝶有比较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在幼虫长到3龄以后由于其食量增加、耐药性加强,因此防治重点应在幼虫的2龄之前,可选用Bt乳油500~1000倍液、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或0.6%灭虫灵乳油1000~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幼虫发生盛期,可选用20% 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10%高效灭百可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1%增效氰马乳油4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连续2~3次。

参考文献

[1]李建锋.秦岭地区菜粉蝶数量分类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0,(03).

[2]陈宗麒,缪森,罗开珺,梁谊.小菜蛾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及引进利用进展[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

[3]郑庆伟.菜粉蝶的防治[N].中华合作时报,2003.

[4]王世伟.菜青虫的无公害防治[N].云南科技报,2006.

作者简介:毕淑红,大专学历,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刘广晶,大专学历,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王艳梅,大专学历,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菜粉蝶防治
灵巧的爸爸
家蚕不同龄期感染菜粉蝶微孢子虫的差异性分析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复合型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对菜粉蝶幼虫室内毒杀试验
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胚种传染性与蚕桑质量的影响
菜粉蝶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