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让语文学习妙趣横生
2016-05-14钱德梅
钱德梅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积累运用,从而实现语言表达的有效迁移。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体验语句的情感渗透,实践语言运用等。语文的学习范畴较广,有语言文字的识记和理解,有对具体句子的赏析感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现在多媒体逐渐走进课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声光电”为课堂添彩,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一、词语直观理解需要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比较初级的内容,学生积累较少,对词语的理解往往是望文生义,总会出现偏差。有的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只停留在想象中,无法体会词语描述的广度和深度。有的抽象词语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也无法用语言把词语渲染的意境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景中脱口而出所学习的词语,完成“意会”的过程。语文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以语言的理解和品味为基础,灵活运用语言为自己的表达服务。
《云雀的心愿》一课就有很多学生理解有难度的词语。如“漫天飞舞”“贫瘠”“咆哮”等,“小云雀”能够理解,但是学生却不懂,仅靠字典上的解释也想象不出词语描写的情景。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沙漫天飞舞”的视频,让学生一边看一边体会在风沙中窒息的感觉;然后展示贫瘠土壤的图片,让学生在内心有直观形象的感受,在以后表达运用时,可以明确其意义。“泛滥”一词更无法用语言描述,教师展示的是洪水肆虐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小云雀”看到的洪水情形。“咆哮”可以用来形容河水,也可以用来形容大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咆哮”的声音,帮助学生了解词义。
学生对一些词义的理解不到位,即使积累下来,也不会灵活运用。对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教师不妨运用直观形象的音频、视频为学生展示,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二、语意情感赏析需要情境创设
每一篇文章都会表达作者的感情,而且很多感情寓于字里行间的描写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赏析句子,分析理解语句的内涵。语文教学重要的就是要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生本对话。小学生以感性理解为主,对直观形象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以学生的需要为目的,以“听说读写”为基本的学习方式,深刻体会语句的情感。“说”离不开语言环境,“读”离不开情感渲染,只有合理的情境才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对课文的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语气语调,培养语感,体会语句的感情色彩。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为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音乐做背景,运用多彩的画面渲染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如《天鹅的故事》一课重点分析教材中“天鹅破冰”的段落,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腾空而起”“重重的”“胸脯和翅膀”的描写:天鹅破冰的武器是“胸脯和翅膀”,想象血肉之躯与坚冰的对击,会产生怎样的效果;然后理解“腾空而起”的原因。可以请学生做做这个动作,体会“腾空而起”之后增加的冲击力,反作用于天鹅的身体则会产生更大的撞击力。文章的开始对天鹅的描写是“可爱的、优雅的”,但是此处的老天鹅则是“石头似的”,形象的反差如此大,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区别,从而理解“悲壮”的含义。教师可以选择能够渲染悲壮气氛的音乐做背景,然后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范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老天鹅英勇献身的精神。
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本中的重要语句,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朗读体会,在熏陶感染中领会文章主旨。
三、语言拓展运用需要情境创设
教材课文传递的信息比较深邃,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课文的学习往往只是字词句段的识记,与实际生活情境脱离。课堂学习是一种局限,但是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拓展情境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在充分理解人物心理的基础上扮演角色,体验人物感情。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表演课本剧时注意语气语调的调整,注意句子节奏的把握。教师可以提前渲染气氛,营造出合适的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三顾茅庐》一课,教师让学生搜集“刘备三顾茅庐”的相关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话剧进行表演。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要对刘备、张飞、关羽的性格特点细致分析,在话剧表演时运用恰当的语气表达。如教材中张飞的台词:“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鲜明地表现了张飞的粗犷。学生可以想象补充:面对刘备的责备,张飞是如何答应不再无礼的。学生在情景表演中对人物性格有更加全面地把握。
小学生更喜欢课堂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
总之,情境创设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目的是直观形象地再现语文教材知识,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在积累词语句子的同时内化知识迁移能力,适应大语文教学的需要。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活泼生动的环境,创设情境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在愉悦中提升,在体验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