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方成品,育德贵无痕
2016-05-14马海青
马海青
德育有两种:一种诉之于耳目,宣之于唇吻,布之于简册,强调其感知性;一种融之于生活,顺之于自然,化之于内心,强调其无痕感。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两者都值得关注,而我以为后者更值得追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春夜喜雨》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良好的学校德育应该就像春天里招人喜欢的夜雨,它讲究时机的把握,它催发健康的生命,同时,它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自然而深刻地润泽万物,仿佛就在不经意之间,让人生的花木绽放出品质的花朵,结出德行的果实。
考察德育工作的实际,我们存在的遗憾还是比较明显的。标语口号式的道德宣示;耳提面命式的道德训诫;人为树立的榜样典型;层级多样的处罚示众;用二十四孝劝人感恩;高诵《弟子规》教人尊师;高调献爱心让受助学生如坐针毡;当众作检查使受惩戒学生无地自容……诸如此类,在我们的周围还并非个例。
“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这是给以上类似行为提供的最理直气壮的说辞。除了极个别的个案,我们相信这样的解释也是真实的。然而,学校德育工作更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的恐怕并不仅在于其目的和内容,而更在于方式与途径。
有副对联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学校德育工作,恰恰是一项既要“论心”又要“论迹”的事情。换言之,不仅要看学生对道德修养的基本认知水平,更要看他们对道德修养是否真正向往,是否真正理解,还要看他们能否付诸实践。“无痕德育”的要义,正在于品德修养的内化养成,在于其涵育过程的自然无痕。
一、“无痕德育”的提出
(一)“无痕德育”契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无痕德育”,是以教育对象为主体的德育理念,它建筑在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
早在20世纪3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过系统研究。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往往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公道地对待别人。他总结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就是他律。而儿童具备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做出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的道德实践,属于自律。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5岁的自我中心阶段,6~7岁的他律阶段,8~10岁的初步自律阶段和10~12岁的公正阶段。他指出,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还没有道德意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他律阶段,成人的约束和滥用权威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极其有害,因此反对要求儿童绝对驯服地服从规则。而初步自律阶段的儿童,已经懂得了道德的可逆关系,认识到要你遵守的,我也得遵守。其判断好坏的标准不再完全凭借权威,开始判断其是否公平。到了公正阶段,儿童将形成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道德关系,他们不再刻板地按固定规则去判断,还会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
皮亚杰强调,必须根据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来教育儿童:对自我中心阶段儿童的活动不要多加干涉,应该以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方式,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对他律阶段的儿童,应该加强成人的具体指导,成人的示范和表率显得特别重要;对初步自律阶段的儿童,需要注意正面引导和平等对待;对公正阶段的儿童,则更多的是尊重他们的思想,只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象,正好与他律、初步自律和公正三个阶段相应。“无痕德育”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同样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二)“无痕德育”契合时代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效能追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就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88年年底,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就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目标、任务、内容和方式等提出了明确的意见。特别要求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注意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把德育渗透和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力求生动形象,对低年级学生还提出了“故事性”的具体建议。我们倡导“无痕德育”,正是基于对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汲取古今中外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经验,重示范、重体验、重渗透、重熏陶、重激励,希望在当今纷纭复杂的社会形态中,找到一条健康高效的学校德育发展之路。
(三)“无痕德育”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方式
“无痕德育”的基本特征是:1.主要通过身教让学生获得道德认知;2.把握契机让学生增强道德情感;3.依托生活让学生形成道德意识;4.组织活动让学生投身道德实践。它有别于主要通过道德灌输、道德约束、道德审判以及道德宣传进行的德育。
寓德育于教师的言行举止之中;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寓德育于学科教学渗透之中;寓德育于激励评价之中……这是“无痕德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涵。努力为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接触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教育;热爱和关心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接受道德的濡染,增强教育的效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入耳入脑,体验品德成长的快乐;自主管理,独立思考,自我教育,发挥内生动力在品德养成中的核心作用;研究改进品德评定办法,健全优秀学生评选和奖励制度……这是实现“无痕德育”的基本方式和实践路径。
二、“无痕德育”的具体实践
(一)寓德育于教师的言行举止之中
俗语说:“言传不如身教。”《论语》中记录孔子的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很多时候,教师无需用很多语言要求学生,只要自己做到了,就不必担心学生做不到。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在言谈举止等方面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德行去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形成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从自身入手,从自身行为规范上下功夫,热爱自己的事业,关爱所有的学生,尊重师生人格,维护学校形象,珍重各自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养成学习的习惯,注意合作与沟通。在这样的团队文化氛围中,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注意日常的仪容仪表,轻声细语,谦逊宽厚,守时重诺,乐善好施,吃得了苦,受得了屈,有事好商量,有话好好说,形成了文明有礼、宽和自尊的团队作风。
道德的濡染作用是巨大的,而伟大崇高的道德往往都蕴含在点点滴滴的言谈举止之中。教师一个弯腰捡拾垃圾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的环境卫生教育;教师一次温情谦和的退让,胜过无数次对于争强斗狠者的训斥。
以自我道德形象塑造为“无痕德育”的第一工程,较好地体现了道德素养形成于自觉自律的特征,也很好地实践了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理念。让学生们把教师当作自我品德完善的一面镜子,逐步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体验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把教育部制定的道德守则规范要求落到实处。
(二)寓德育于丰富的活动体验之中
道德素质的形成是德育过程和道德内化的过程,光靠对道德知识的灌输是行不通的。它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参与中经历道德体验和道德内化,进而实现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为他们的一生打下基础。“无痕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活动的组织,更需要对活动环节精心打磨,让活动的目的和道德主题有机渗透在每一次活动的过程之中。
例如,学校发现学生在用餐时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为此,德育处组织开展了“餐桌上的文明”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背景:由于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加上父母对子女的宠爱,往往对孩子的吃穿百依百顺。学生厌食、挑食、随意丢弃食品的现象颇为严重。学生对“如今生活好了,还要不要节俭?”“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由谁来维护?”等问题,总能找一些客观的理由来搪塞。
活动过程:第一步,组织学生“参观餐后食堂”,引出“餐桌上的文明”主题活动。第二步,引导学生自愿组成活动小组,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广泛搜集有关节俭的人物故事,了解自家的生活状况及节俭致富的典型事例。第三步,围绕“现在生活好了,是否还需要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展开讨论。第四步:通过“图片展览”“争做文明用餐小标兵”等活动,倡导节约从我做起。
德育成效: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对节俭的认识逐渐明晰起来,学校食堂的面貌也悄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崇尚节约、摈弃浪费”的校园文化风尚在渐渐形成。
又如,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体验“时间的宝贵”。她通过引导学生“撕时间尺”让他们体会时间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活动是这样的:1.假设我们的生命线如同这长长的纸条。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活100岁。请你撕去过去的日子,也撕去将来工作以后的日子,撕去睡觉的三分之一时间,撕去休息娱乐的三分之一时间,看看剩下多少是在校学习的时光?2.学生进行操作体验并探讨交流:此时你发现了什么?在模拟的状态下,在撕纸条、谈体会的过程中体验时间的价值,感知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和短暂,激发其合理规划时间,同时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三)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渗透之中
课堂教学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是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和必要职责。学科的德育渗透,除了通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发挥德育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艺术,发挥德育作用。在组织教学、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复习考试、参观、实验等教学环节中,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提出品德上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
一名教师在执教《团结合作》一课时,将班级学生分成了六大组,开展动手做“汉堡包”的游戏活动。准备了不同色彩的纸分别代表面包、肉饼、蔬菜、酱等,要求每种“材料”要分别剪成不同形状,然后装订成一个完整的“汉堡包”。比赛是看单位时间内哪组同学做成的成品最多。这个紧张的游戏调动起所有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每组学生画的画、剪的剪、订的订,分工合作,默契行动。当教师喊“停”的时候,第一名竟比最后一名多做出2倍的成品!各小组分别分析了自己组内的合作方式,总结在这次比赛中胜利或失利的原因。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把教学的重点突破了,一切都是多么的自然,绝无生拉硬扯、强行灌输的痕迹。
语文教材中《特殊的礼物》一课,教师专门精心布置了两道作业题:1.请阅读《中国少年百科全书》中的“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这部分,看看中国人获过此项荣誉吗?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2.搜集科学家小故事,准备在“爱科学月”的班会上展示。学生们在完成学科作业的同时,也隐隐产生了一定的忧患意识,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种子。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作用,让品德有所附丽,不再显得那么空泛和浮泛,这也是“无痕德育”的核心价值之一。
(四)寓德育于评价方式的变革之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坚定。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手段,教育评价所具有的指导、反馈和调节功能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正确地认识、恰当地把握、有效地运用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和成长,成为了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关键环节。学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新课改的思路,积极尝试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探索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评价体系,并将其与倡导“无痕德育”的教育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无痕德育”的倡导,促进了由表扬式评价向激励式评价的转变。表扬式评价存在两个问题:对于成就的关注超过对于成长的关注;否定了批评在评价中可能具有的正面力量。激励式评价则不以榜样标兵式的评价“别人家的孩子”做主要参照,能够及时发现和肯定其努力和进步,运用批评甚至惩罚性评价的时候,也充分兼顾其“激将”的目的,因为不是刻意表扬,而表现为该怎样就是怎样的评价姿态,其教育过程还是呈现出无痕的特征。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开辟了“修德营”“活课堂”“演武场”“才艺宫”“科技馆”等五大活动阵地,把学生在其中的表现作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指标,建立起“向诚美少年”的评选标准和操作体系。旨在体现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机制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指向、科学多元的素质教育为要求。
有了具体的评价指标,明确了改革的目的和原则,我们尝试以行动研究来探索具体的改革路径。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选择了“争章追星”为标志的激励策略。通盘考虑学生单项上的进步和整体发展情况,分别设奖。一个星星代表一个奖项。一位学生可以获得多个星星,一批学生可以共享一种星星。一个班级或一个年级,一门学科或一次活动,都与“争章追星”结合在一起纳入评价体系。一颗星星是一个光点,一串星星是一条光线,让无数的星星在学校里产生璀璨夺目的星光效应。
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与“无痕德育”主要有着两大关联。
1.“修德营”评价的无痕激励。
“修德营”为品德发展评价区。依托“修德营”阵地,以“十好”养成教育为抓手,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教育与训练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评价内容就学生的人生观意识以及在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关心集体、尊重他人、文明守纪、环保卫生、安全自护等方面的品行修养做出具体设计,充分体现教育评价所生成的多元激励、全面激励和持续激励的教育功能。
2.增值评价的无痕示范。
学校在广泛开展“雏鹰争章、千人追星”活动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增值评价方案。关注学生一段时间的“成长”和“变化”,改变原来某一特定时刻的结果关注,及时捕捉闪光点,每月颁发进步奖。连续2次进步奖折合一个单项奖。学校大队部开设“向诚美少年奖卡兑换中心”。学生每月获达标奖卡80%以上,兑换“向诚美少年”荣誉证书,作为期末推荐评选“最美向诚少年”金色奖章的依据。多层次、全方位的表彰,形成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教育评价所特有的德育价值。
教师的以身垂范,活动的丰富多彩,课程的自然渗透,文化的熏陶濡染,评价的有效激励,可以让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养成得到充分的保障。“无痕德育”是一个很高的境界,需要良好的德育意识和工作艺术来支撑。在我们的探索实践中,可以感受到这一德育方式的神奇魅力,也可以感觉到这一理想目标实现的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