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道德养成的载体与途径初探
2016-05-14夏敏霞
夏敏霞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促进广大少先队员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创建举办“好习惯集训营”,组织开展以“三讲”“四化”“五好”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家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养成良好习惯,共创健康文明校园。
一、组织辅导员培训。做到“有示范”
首先,我们召集全体辅导员进行了“好习惯”集训营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全体辅导员的思想认识的同时,具体提出了少先队员在排队、卫生、用餐、如厕、安全方面的详细要求。让我们的辅导员心中都明白少先队员的行为习惯应该做到哪些、如何去做,知道自己肩上的重任,努力做到“身正为范”。
其次,组织“好习惯养成”主题沙龙活动。大家围绕主题,就自己在中队常规管理,少先队员好习惯养成的亮点和困惑进行了交流、探讨。辅导员的发言准备充分,真诚感人,处处闪烁着辅导员工作的智慧,体现着辅导员的爱心与责任心。在整个过程中,辅导员们体验着辅导员工作的幸福,感受着职业成就感。
二、制订集训方案。做到“有目标”
通过学习,结合本校实际,我们推出了“三讲、四化、五好”的培养目标,就是以“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为主线,以“净化、美化、静化、绿化”人文环境为目标,以“卫生好、走路好、用餐好、读书好、做操好”为抓手,树立“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光荣,不讲文明不讲秩序不讲卫生可耻”的思想,倡导大家为创建文明、整洁、和谐校园尽一份力。同时,我们还细化了“五好”的达成目标和操作要求,通过辅导员会、班会、广播、黑板报,张贴标语等进行广泛宣传,全体师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充分了解和掌握此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明白“习惯就是素质”的内涵,营造出浓厚的活动氛围。
三、颁布细则要求。做到“有标准”
根据少先队员年龄特点,我们制定了各年段的养成教育细则,使每个年级的少先队员都能明确“标准”,做到可学习、可操作。
1.卫生好:不乱扔乱吐、不乱涂乱画;地上无纸屑、无痰迹,墙上无脚印、无球印、无污迹;开门不用脚蹬;值日主动认真,垃圾及时倾倒,课桌凳、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地上无书籍堆放;勤洗手、洗澡洗衣,勤剪指甲、头发。
2.走路好:上下楼梯靠右行走;就餐、出操、集会,有序排队;不乱踩绿地,不穿越操场,教学楼和餐厅不奔跑追逐;遇见老师主动问好;不滞留在校门口,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及时、安全回家。
3.用餐好:严格就餐秩序、纪律,保持安静,不乱跑、不说话、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读书好:书写认真,读写姿势端正: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安静自习,读背课不互背、不离开座位;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认真独立完成,及时订正。
5.做操好:大课间活动集合时做到静、齐、快;早操、眼保健操态度端正、认真、动作准确到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四、开展主题教育,做到“有活动”
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是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1.“好习惯”中队文化建设评比。学期一开学,为营造好习惯养成、富有特色的中队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中队管理,增强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大队部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队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在评比过程中,评委们被中队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感动着:洁净的地面;整齐的桌椅;摆放有序的讲台;绿化角处怒放的植物;开关处“请节约用电”的温馨提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书香之气。
2.“好习惯样板中队”评比展示。在学校的中队文化建设方面,围绕习惯养成,大队部开展了为期10天的“好习惯样板中队”的检查、互查,在这次活动中,校长室、大队部和24个辅导员参与了检查、评比。最后,根据校长室、大队部和各位辅导员的检查情况评出优胜中队予以表扬。
3.“好习惯”巡讲团进中队活动。学校把每个月评出的“好习惯综合之星”组成了巡回演讲团,在月末一周组织演讲团的成员来到各个中队进行巡回演讲,演讲的内容是围绕众多好习惯中的一个,讲讲自己是怎样做的,并向队员提出号召,这支演讲团的队伍是我们学校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五、注重反馈评价。做到“有激励”
及时的反馈评价是促进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评比每月好习惯单项奖和综合明星来推进此项活动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我们学校每个月的“好习惯”养成都有侧重点,比如9月吃好饭、10月卫生好、11月走路好等,每个月末,中队里都会根据细则设计早读之星、早操之星、听讲之星、发言之星、作业之星、活动之星、值日之星、用餐之星、路队之星、节约之星等。每月在中队之星的基础上评选校级“好习惯之星”(综合之星),中队推荐,大队部审核,电子屏幕表彰(每月一评、一表彰)。学期末,再根据每月的评比,评出校级的“好习惯之星”。
通过评价激励,少先队员们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身及中队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和陋习,并在主题队会上剖析、交流。每位队员从不断改掉自己小毛病开始,努力完善自我,形成良好习惯,保持文明高雅的言行举止。各中队根据本中队实际,总结出中队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切实做到“净化、静化、美化、绿化”。
经过几个学期的坚持和训练,我们明显感觉到队员们的变化:上下楼梯及走廊内不按规则乱行走、拥挤吵闹现象减少了。每天放学后我们可以看到:中队基本都能做到卫生打扫干净、桌子椅子排放整齐、灯全部熄掉、门窗关好。少先队员无论在中队里用餐还是在食堂里用餐都能做到安静有序。校园内吃零食现象明显减少,楼梯上、走廊里、操场上的糖纸、零食包装袋也很少看见。在我们的校园里少先队员往地上乱扔纸屑的现象也少了……大家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学校的“好习惯”培养案例为全市各小学提供了现场学习观摩的模板,相关的“好习惯”养成教育成果经常在《昆山日报》《昆视新闻》中报道宣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