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三结合” 实现“真提升”

2016-05-14许雪英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班级家长活动

许雪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第一所学校”的“第一任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将直接影响孩子生命的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象地阐述家庭教育的“价值观”,他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总书记的“衣扣论”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我校积极探索家长学校建设的有效途径,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家长学校“三结合”的路径与措施,实现了家长学校的“真提升”,即家长素质的提升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一、与学校的具体问题相结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我们知道,家长的第一任务应该是教子做人,即做人教育、人格教育、立德树人。但在平时与家长的沟通和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他们把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在孩子学习文化和智力开发上,而忽略了孩子最本质的东西的培养,即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对性格的养成、对能力的培养、对思维方式的训练等,导致了孩子的发展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发生偏差。因此,我们针对以下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1.学校的倾向性问题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教育学校化:智育中心主义。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明白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教孩子什么东西,纠正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错误的指导思想。在本学期的校级家长学校培训上,我们安排了两堂课,一堂是给低年级家长的《孩子的问题让他们尽可能自己去解决》,另一堂是给中、高年级家长的《孩子慢慢来——警惕“童年恐慌”现象》。低年级的这堂课,旨在告诉家长,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发现的机会,孩子是在群体交往中长大的,家长应该是个旁观者而非主宰。从而转变家长一直以来对孩子包办代替的思想。高年级的这堂课旨在告诉家长应该把孩子的幸福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从焦虑、郁闷、忙碌中解脱出来,多给孩子活动、体验的机会,从而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得以健康成长。

2.班级的突出性问题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突出问题。有的源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的源于该班学生、教师、家长的人员构成等。为此,我们在班级的家长学校培训会上组织家长学习相关资料,从而解决班级当下的突出问题。如一年级的《没有粗心这回事》,二年级的《培养孩子责任心经典八问》,三年级的《书是粮食》,四年级的《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五年级的《理解、同情孩子》,六年级的《家长会上的五个小故事》。我们让家长个体学习体悟,然后通过交流,组织家长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3.学生的特殊性问题

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生在行为认知和行动上比较特殊。这些学生特殊的行为都跟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就必须要和家长共同来探讨、策划、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方面,我们教师通过家访、家校联系本、现代通讯等方式和家长取得经常性的沟通。另一方面,我们为特殊学生建立了《问题学生管理档案》,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作了“量化表”,设立多个选项,尽量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及学习方式,对帮助他了解“能做什么”“需要努力做到什么”以及“努力做到后奖励积分”都有明确的说明。我们通过这些做法让家长明白学校和教师都很重视这些学生,同时引导家长一起想办法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行为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二、与学校教育活动相结合。用活动来引领家长

为发挥学校特色在引领家长成长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资源,我们把家长请进了课堂,从而构建家校之间高效的互动机制。

1.开发班本课程

为立足班级实际,每个班都开发了适合本班级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实施,来让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在这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征求了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让家长看到孩子生命的渐进式成长,破除家长对孩子的跨越式期盼,让家长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体验成长。如我们六(10)班开发的班本课程“家长进课堂,能者为师”系列活动,六(7)班开发的“苗苗带你逛校园”系列活动,还有六(1)班开发的“校外德育综合实践”探究性课程,等等。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过程中,很多班级都由家委会来提供活动内容,联系正规的租车公司,和教师共同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还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向家长推送信息,让家长看到自己辛勤付出换取的成果,用部分家长的“平常心”行动影响教育其他家长。

2.组织家长义工活动

近几年来,我们组建了家长志愿者队伍,不仅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更让家长来参与学校教育的管理,这是更高层次的互动。我们组建了学校和班级的家委会,共同探讨学校和班级的重要事项。我们招募了一批学生家长,组成校门口的“交通护学岗”,每天负责早晚护送学生安全上学。家长的积极参与,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的榜样教育。

3.开展“走近经典”主题活动

“走近经典”是学校的特色项目,也是培养学生各种特长的有效载体。在活动中,我们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协助、配合教师一起来策划节目,让家长看到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也需要家长提供丰富的资源,从而实现家校资源全面、立体的整合。

三、与育人的团队建设相结合,以研培提升团队

有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团队,是家长学校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我校切实加强了家长学校的领导力量和组织机构建设,营造了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校教育平台。

1.组建核心团队

从学校层面,我们以校长为核心人物,组建家长学校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社会公众代表等组成,参与家长学校工作的策划、组织和评议。学校还成立了“学校家委会”,定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倾听学校意见和建议,从而达成教育的共识。班级层面,各班成立了“班级家委会”,由各班的家长代表组成,参与班级的事物,特别是解决班级中一些敏感问题,从而让班级管理走向科学化和民主化。

2.培训专题团队

我校于2015年5月26日引入《人本家长课堂》这一课程。这一课程由“人本合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朱海鸥董事长授课,80多名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自愿报名,组成了一个学习班。《人本家长课堂·实践课》以“我是一切的源头”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了人本教练模式、积极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的多门应用学科和技术。通过家长自身的学习、实践、改变、成长,拓展胸襟观念,转换思维模式,从担心、批评、指责走向鼓励、赞美、肯定,提升自身的观察、聆听、沟通、肯定、感受能力,从而改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自我关系,更好地陪伴和支持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在49天的培训、学习、分享中,家长们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家庭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我校于2015年11月份引进了亚洲记忆学始祖叶瑞才博士的“记忆风暴”,让家长和孩子都参与到本次培训中。通过为期一个多月12个课时的学习,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家长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同时,家长们也收获了科学育智的有效方法。

3.锤炼个别学生教育团队

在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关怀实施中,我们树立观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付出更多的爱心;我们讲究策略——借用“爱心教室”这个阵地,借助集体的力量,唤醒孩子,激励孩子,让孩子能找到归属感;我们巧妙沟通——与家长形成合力,调动任课教师的力量。由我们校长室、德育处牵头,与部分特殊学生所在班级的教师组成一个团队,或用精心设置的量表,客观地记录学生每天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或用照片引导学生为达到一个个目标而不断努力,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个别学生的良好发展。每一个教育举措,都有家长和教师共同设计、选择、评价。此举既让个别学生得到温暖、关怀,更让相关家长在行动中补上了正确家教的进修课。

4.讲师团团队

相对于临时外聘的专家团队,学校讲师团团队更能立足学校,使家长学校的课程更注重时效性、系列性、专题性。我校精心组织了12名教师组成了校级讲师团,通过派出去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素质。12名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发了适合相应年级的12堂专题课。通过这12堂课的专题学习,家长对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的教育重点有了明确地了解。

总之,通过以上“三结合”的教育策略,进一步加强了家长学校的指导功能,实现了家长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实现了学校办学质量和声誉的稳步提高,最终,让学生获得最优的成长!

猜你喜欢

班级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四小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