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开启真正的语文学习
2016-05-14侯红宝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阅读要在师生“抛”与“接”的互动中见“真义”。要让学生在“读”中赏景、体情、悟理。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的曹华老师正是以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鼎湖山听泉》一课的,这节课在教师自己“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了音乐美、读出了散文美、读出了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地“读”进了语文世界,促进了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
【关键词】文本阅读;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112-03
【作者简介】侯红宝,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江苏句容,212400)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曾经听过一位台湾教师上的一节语文课,深深记得那位年轻女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的一句话,“我们在读的时候声音多么像抛物线,我抛给了你,你接到后再把它抛给了同学,这个同学接到后又把它抛给了另外的同学,我们的朗读就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用“抛物线”来比喻朗读的境界,既新鲜又富有诗意,比我们常说的读出节奏、读出情感来要更加形象生动,并且深得语文的真谛。
其实,我一直在怀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读书百遍了,其义就一定会自见吗?恐怕这句话是采用鼓励的方式,激励人们要读书、多读书,告诉人们读书是件正正经经的人生大事吧。当然,因读书百遍而学贯中西的大家也不少。但并不是所有的“读书百遍”,都能“其义自见”的,有的人终身读书,却一点学问也没有,被世人称为“两脚书橱”“冬烘先生”。我认为,只有达到“抛物线”境界的读,在“抛”与“接”的互动中才能“见义”。曹华老师执教的《鼎湖山听泉》这节课便是在这方面做足了学问:以“读”开启了真正的语文学习。
一、行走在“交响乐”中的“读”
在这节课中,曹老师安排的“读”的方式有很多。首先是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边读边画,画出文中描写听泉的内容。
赏析第一次听泉的内容,她要求学生品味着读,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读出重音,思考“从这里你读到了泉声的什么特点?哪些词语还体现了这个特点?”讨论时则抓住关键词语师生一起反复读,让学生在“抛”与“接”的朗读中体会泉水的热情与活泼,感受它“清朗”的特点。
对于第二次描述的听泉内容,则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并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泉水的?为什么把庆云寺比作老人和由泉声会想到孩子?”等问题,来促进学生加深理解,之后再品读。
第三次描述听泉的内容是文章的重点,亦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的匠心更是体现在这里的朗读指导上了。我们看这部分的教学实录——
师:深夜听泉作者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生:奇妙,陶醉。别有一番滋味。
师:“别有”是什么意思?
生:特别有,格外有。
师:那跟之前有什么不同?
生:能分出许多层次。
……
师:一共有五个层次,那么我们的朗读能否分出五个层次呢?
要读出五个层次?这个要求似乎有点儿难,如果是我在教学恐怕是不敢深入到这个领域的。于是我就有点儿担心了,学生能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情感读出那种意境吗?而曹华老师是这么引导的——
师:你觉得第一层次应该读出什么效果?
生:轻柔。
师:你还可以把重音放在哪个词上来读出“轻柔”的感受?
生:形容词和动词。
这一段教学的目的是树立起一个读的典型——如何透过语言体察到泉声的境界并运用重音、节奏、语气、语调等读出那种境界,以此为典型,教师引导学生做出示范,引领学生更好地读后面的内容。
接下来的四个层次的朗读,首先是在小组内合作进行:先找出动词和形容词,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和情感来读,然后自己体味着读出泉水的层次来。成员间互评并再读。当然,这样的朗读不可能很快地完全达到教师预想的境界,于是教师继续追问引导:
对他的朗读你有什么建议?有没有见过倍司?倍司的声音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读出倍司声音的特点来?
其次是教师自己的范读,学生体会模仿,再读。然后让男生反复试读,于是倍司的雄浑厚重便在教室里悠扬开来。
因而后面的读就更顺畅了。
在曹老师精彩的“指挥”下,分男女声部读五个层次,更是情致顿生,众妙毕备!柔曼的、清脆的、厚重的、雄浑的……无声的文字化作了音乐,各种乐音汇成了交响乐,在师生之间实现“抛”与“接”。
江苏东台的丁立梅老师,是教师也是作家,她写文章总是追求用音乐煮文字,用文字暖人生。她说“用音乐煮出来的文字才更有味道”,我认为这是对语文课程特点最为形象、最为准确、最为诗意的概括,文章不就是要选用“音乐”般的文字来表达人生,温暖自己也温暖读者的人生吗?阅读和语文教学不就是把无声的文字还原为“音乐”而给人温暖的吗?
二、行走在散文世界里的“读”
游记散文的境界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只描写所观之物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物”之境;其次是融情于景,在游览中抒发情感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我”之境;再次是生动绘景、融情于景、深思悟理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物我相融”之境。
《鼎湖山听泉》这篇散文便属于第三境界,而曹老师的教学也正是带领着学生赏景、体情、悟理。
首先是放眼全文,让学生找出描写听泉的三处文字,然后是透过景物描写,分析泉声的特点,追问从哪里看出来的。
其次是由景入情,披开语言深入到作者的情感层面,教师是这样教学过渡并推进教学进程的:
从“扑面”这个词中我们感受到泉水的热情,从“雀跃”一词中我们还感受到了作者的兴奋与愉快,以上是显性的表达情感的词语,那有没有隐性地表达出作者情感的词语呢?
当时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还……就……”(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表现出了泉声的急切、热情和爽朗,以及作者的惊喜之情。
你看,教师的匠心不仅表现在对动词、形容词等实词所传之情的把握上,更在于抠出了这些看似不能表达情感的虚词,并让隐含的情感显露出来。
再次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三次描写泉声的内容时,教师“集中笔墨”,大肆铺陈以突破悟理这个难点:
师:作者听到了泉声的多个层次,除此之外,“我”还听到了什么?
生:生命。
师:为什么“我”会想到生命?如果你与泉声相关联,那你最像哪个层次?
生:第二个层次。
师:你选第二个层次,是年轻欢快正值青春年少吗?那第一层次是否也可以?
……
师:岁月如此,生命也是如此,是的,作者是在用心灵听泉。你还能找到哪些动词表明作者是用心灵在听泉吗?
是的,作者是用心灵听泉而获得生命的感悟和人生的哲理的,要学习文中作者观察、感悟与表达的智慧,我们就是要在生活中有慧眼、有慧耳、有慧心。正如曹老师概括的那样:“以眼观物,能得其形。以耳观物,始得其韵。以心观物,方得其神。一双慧眼,洞察世界之美。一对慧耳,倾听自然之妙。一颗慧心,体验生命之真。”
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教授说“读散文理当要透过语言文字去读作者其人”。曹老师的教学可以说是剥开了语言的外壳,进入到音乐的世界,唤醒了流淌的情感,追寻着人生的哲理,品悟着生命的智慧。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参悟了语言,参悟了情感,也参悟了哲理,并从参悟文本出发,参悟了作者,体验并积累着人生的经验。
三、行走在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读”
曹文轩说,语文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剥开那层语言的壳,吃到文化的肉,完了再种下一颗精神(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直到它有一天生根发芽。我以为他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语言及其表现技巧(策略)出发,而达到文化与价值观层面,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语言层面沉下去,从精神层面浮上来”,这是我的概括。
这节课的教学显然是自觉地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文本语言及语言表达的策略成了理解与感悟文本的出发点,成了本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如果把这节课上教师的设问和追问梳理一下,那么驱动教学进程的问题链就是下面的样子:
作者与泉声的第一次相遇,产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哪些词语还体现了“清朗”的特点?
你让老师想到了另外一个词“蹦跳”,文中为什么用“迸跳”而不用这个“蹦跳”?“雀跃”这个词中为什么用这个“雀”?
你能否用一个词概括,是怎样的泉声?
自由朗读第二次听泉的文字,作者是用了什么手法写泉水的?为什么把庆云寺比作老人?为什么由泉声会想到孩子?能否用一个词概括泉声的特点?
采用男女声朗读等的方式学习第三次描写泉声的文字时,课堂讨论的问题是:
深夜听泉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加上“别有”?特别有,格外有,跟之前的“有”有一些不同,到底有何不同之处呢?
于是课堂上充分展开了在语境中辨别语义,讨论表达方法的运用和动词形容词表达效果等的教学环节,我想教师是意在带领学生去学习作者的语言经验和语言表达的策略,诸如表现景物的特点需要精选动词形容词,精选与景物特点相应的句式,以及选用适当的表现方法,并要做到景中有情、景情交融等这些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习得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表达的规律,帮助学生积累并形成自己的语言经验。
如果本课教学就在这一层面徘徊,恐怕也难以称为一节优秀的课,因为大多数教师的课堂也都已站到了语言的立场上来教学了。这节课的高妙之处还在于教师在学生读不进去的地方,在学生认为不需要思考的地方,提出了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让教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在品悟第三次听泉的内容时,教师追问道:“我”还听到了什么?为什么“我”会想到生命?也许这样提问太抽象了,不太能够一下子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接着提了一个很接地气的问题,“如果你与泉声相关联,那你最像哪个层次?”这一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而且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作联系自身的解读,真正开启了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于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情思产生共振、共鸣。这样课堂上不仅为读出五个层次夯实了基础,而且以语文的思维方式和语文的解读方法为桥梁实现了真正的对话。因为“当一篇流传下来的文本成为诠释的对象时,它就对诠释者提出了问题,诠释者则试图通过诠释作出回答。真正的诠释会将自身与文本所‘提出的问题相联系。理解此文本则意味着理解此问题”。(侯红宝,2004)
教师继续把教学推向高潮:“岁月如此,生命如此,你还能找到哪些词语表明作者是在用心灵听泉吗?”
教师了无痕迹地带领着学生从文字中辨别泉之声,从朗读中想象泉之像,从想象中欣赏泉之美,到此,教学已从语言及其表现策略出发而达到审美的阶段了。
教师还不满足于此,还要从赏美中悟人生之理:作者从听泉中悟得怎样的人生哲理?我们又从作者的感悟中悟得了怎样的道理?于是从作者的由景生情再悟理中,学生也学到了由文悟理的学习真谛了。
近日,网络上流传“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其中把语文的核心素养分成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曹老师的这节课不正是向着这核心素养进行着教学探索吗?
“读”无疑是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但“读”本身也是一个需要仔细“读”的世界,而只有我们教师“读”好这个“读”,用好这个“读”,学生才能真正地“读”进语文世界——读出语言的音乐美、建筑美、思维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于是“其义”便真正“自见”了。
【参考文献】
[1]苏立康.《十位名师教老王》之序言:寻找语文教学的本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2]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M].潘德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