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泉:打出监督“连环拳”

2016-05-14史巧云张震

浙江人大 2016年7期
关键词:龙泉市工业用地龙泉

史巧云 张震

视察、询问、决定、测评……这些在很多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监督手段,经龙泉人大组合运用后,却发挥出了“1+1>2”的效力。5年持续监督,终将工业用地拨回正位。

“现在,我宣布满意度测评结果:满意8票,基本满意13票,不满意2票!”2015年12月,龙泉市本届人大第二次就政府落实“关于加强工业用地使用管理决定”情况进行测评。从两年前的“多数不满意”,实现了如今“多数满意”的逆袭。这一切,离不开龙泉市人大不怕“啃硬骨头”的魄力,做“硬”做“实”人大监督的决心,更离不开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敢于说“不”的勇气,以及5年来不见成效不撒手的毅力。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常规监督手段一样可以产生“非常”效力。

厂房变成“公寓房”,人大粘手“烫山芋”

2012年初,龙泉市人大常委会收到一封代表来信:龙泉市啤酒厂重组项目将工业用地建房,以商品房方式向私人出售。

“工业用地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果处置不当,不仅打击了其他企业家踏踏实实办企业的热情,还会给群众造成巨大损失!”在不久后召开的市人代会上,不少代表更是情绪激动。其间,周春华等12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工业用地监管力度的建议》,并被龙泉市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

2012年5月初,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来到位于市工业园区大沙区块的龙泉市啤酒厂。这个占地114.5亩的偌大厂区,俨然一个大工地,厂区内不见一般工厂内常见的低矮厂房,却矗立着几幢名为“物流用房”,实为公寓的楼房。附近群众见有人来调查,也偷偷向调研组提供了该厂曾向他们出示的设计图,原来调研组所看到的楼房正是厂方准备向当地群众出售的“公寓”,而且厂方还计划在沿溪建造一批别墅。这些情况,听得调研组成员瞠目结舌。

据了解,为发展龙泉市工业经济,龙泉市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龙商回归,吸引外来项目落户龙泉。在此背景下,龙泉市啤酒厂也引进了一个9500万的红酒灌装项目。可当时,这个红酒灌装项目始终未见动工,厂区内竟演变成了一个房地产项目。

“工业用地价格每亩不到10万,住宅用地价格却要每亩近200万,拿工业用地来做房地产,那利润可想而知。如果这样也行,谁还愿意做实业办企业?此风不遏制,今后龙泉的工业园区都变成房地产了。”当了30多年人大代表的叶建和说起此事忧心忡忡,他担心长此以往,不仅难以实现“工业强市”,还搅乱了房地产市场。

2012年5月,龙泉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主任会议,以该项目为重点,针对该项目中私自改变工业用地性质、房屋建设用途,违反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扰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秩序和经济秩序等问题,听取市长、分管副市长和相关部门工作汇报,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该项目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对深层次原因分析到位,做到决策完善、监管到位,确保项目健康规范推进。

龙泉市啤酒厂重组项目被慢慢揭开了盖子。可这到底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

2012年6月至8月,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调研组分别赶赴多个工业园区,就龙泉市的工业用地使用情况进行更深入的实地调研。结果发现,几乎每个工业园区都或多或少存在工业用地使用不规范问题,或长期闲置未建,或擅自改变设计规划、改变建设用途……

据了解,自龙泉市提出“工业强市”方针后,每年都有很多新项目落户龙泉各工业园区。这其中,也有不少企业投资失利,在面对高额债务时,便打起了利用土地变现的“算盘”。

面对如此现状,市人大常委会当即决定修改年初制定的当年度监督计划:将工业用地使用管理监督列入其中。

当时,也曾有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所顾虑,这个问题涉及众多人的切身利益,人大监督能否改变现状?如果“督”了没实效,不如不督;如果“督”时停手,“督”后又反弹,也不如不督。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钟鸣坚定表示:“人大监督工业用地使用管理工作,是本着对龙泉发展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实行的,它将是本届龙泉人大的重点监督议题。不管碰到任何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坚持下去,用‘蚂蟥精神来推动监督工作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常委会会议开进工业园区

2012年9月29日,龙泉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如期举行,议题为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工业用地使用管理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可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会议的第一项议程便是带领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基层人大代表,亲赴工业园区视察龙泉市工业用地使用情况,把常委会会议搬到了现场。

“以前从没来过工业园区,没想到他们竟在园区里做房地产了,搞得工业园区不像工业园区,房地产不像房地产。”视察中,与会人员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都表示这个问题已是“非督不可”了!

“审议前先赴实地视察,这在以前从未尝试过。但有些议题只有去现场看过了,才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听起来、审起来才能更有底气。”龙泉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方仁民向记者解释了如此安排的初衷。

“被改变用途而出售的工业用地,能否保证不变相成为房地产,恢复为原有用地性质?”“部分工业用地已改为商品房,对企业这种行为,监管部门履行职责是否到位?”……在实地视察、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又就工业用地使用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

列席会议的龙泉市长季柏林不禁感叹:“今天来参加会议,感受很深。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的发言尽管犀利,但是饱含着对龙泉工业健康发展的期待。可以说,人大对工业用地使用管理问题的监督,是及时、准确的,如果不是人大常委会及时警示和督促,也许我们将面临更大的难题。我们一定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做好整改工作。”

在此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了《龙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工业用地使用管理的决定》,明确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格项目筛选,确保入园企业质量;加强审批监管,确保项目规范建设;注重合同履约,提高工业用地效益;深化专项整治,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等。

视察、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专题询问、作出决定,几项动作一天内一气呵成,龙泉市人大常委会打出了一套监督工作的组合拳。

据悉,地方人大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时,一般都较宏观,像这样就某一项具体工作作出决定的,在龙泉市人大历史上并不多见。方仁民告诉记者,市人大常委会之所以就此作出决定,既希望通过此决定向全社会公告市人大将就此开展监督,也想借此向政府部门表明将就此一督到底的决心。

在龙泉市人大常委会的强力监督下,龙泉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向全市发出《关于开展擅自改变工业用地、工业用房实际行为专项整治的通告》,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龙泉市违法用地共同监管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建立健全了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动态巡查、土地执法情况定期通报等制度。

首次测评多数不满意,倒逼政府加码整治

2013年7月,龙泉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走进龙泉市啤酒厂等几家重点企业,结果发现“跟以前差不多”,虽没看到新增违规企业,可原来的违规企业仍在悄悄出售已建房产。

2013年9月29日,距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一周年的日子,龙泉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议题为听取和审议政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工业用地使用管理的决定》情况的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与会的23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了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的调研报告之后,庄严地投出了自己的一票。经过紧张的表决程序后,现场给出了令所有人咋舌的结果:满意1票,基本满意10票,不满意12票!

自开展满意度测评以来,这是龙泉市人大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不满意”票过半的情况。

“这个结果有点意外!我们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但大部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仍表示不满,说明我们的工作与大家的期望还有差距!”列席会议的龙泉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叶学明面露难色,“面对这样的结果,当然有压力,但我们一定会化压力为动力,进一步做好工作,相信明年会交给大家一份满意的答卷。”

“政府有压力,其实我们也有压力。”方仁民说,这样的测评结果也让他们始料不及。但他和其他常委会组成人员心里都明白,他们要看政府的落实态度,但更想看到理想的整治成果。钟鸣在作会议小结时掷地有声:监督仍将继续,测评还会再有,如果结果还是这样,不排除启动问责程序。

对这一“多数不满意”的结果,龙泉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小龙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出台了大量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基本做到了“控新”,遏制违规问题继续蔓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不满”,主要还是因为政府对现有违规企业的处理进度较慢。

为此,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控新”基础上,推出了更大强度的“治旧”:

对问题最突出、反响最强烈的6家企业进行重点整治,实行“一企一策一组”;启动刑事追责程序,公安、法院等部门对三联公司、中意实业、欧力木业等三家企业介入调查处理;实施“腾笼换鸟”方案,出台《龙泉市招商选资项目管理办法》,提升用地效益……

“多数不满意”终变“多数满意”

“经过一年的工作,政府在治旧控新方面取得了新成效,重点问题企业的处置取得了有效突破;一些新出现的违规行为得到了制止和处理;常态化的巡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园区项目引进和管理取得了新突破……”在一年后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上,龙泉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叶学明再次汇报了工业用地使用管理工作情况。

听到这些好消息,与会人员备感欣慰。

又是一年后,2015年12月3日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再次听取和审议政府落实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工业用地使用管理的决定》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第二次满意度测评。

据介绍,这两年来,市政府组建园区巡查大队,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20余起;整体回购啤酒厂物流项目用房,有序清退120户购房户资金;还对3家违法犯罪情节严重、行为影响恶劣的企业诉诸法律途径进行解决,3名当事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工业用地不规范问题,市政府还结合“腾笼换鸟”“电商换市”,加快低产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其间,共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作坊)143家,改造提升“低小散”企业(作坊)100家,回收、盘活工业用地442亩,完成“腾笼换鸟”企业5家。2015年,龙泉市还被评为省级“腾笼换鸟”先进县。

除此之外,招商部门严把企业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核心指标准入门槛,成功引进工业类项目14个,协议利用市外内资13亿元,亩均投资强度达到270万元;修改完善招商引资合同,对不达标、故意闲置用地的企业进行反向制约惩戒,并在媒体进行公开曝光。

…………

“满意8票,基本满意13票,不满意2票。”听到这些成绩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态度终于发生了180度大转变,测评结果实现了从两年前的“多数不满意”到如今“多数满意”的大逆袭。

“回头来看,真有些后怕。要不是人大3年前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实施强有力的监督,那发展到今天,后果不堪设想!”李小龙谈及此事深感庆幸。

“从2012年开始,常委会围绕工业用地使用管理议题,连续4年采取‘组合拳推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有效落实常委会的决定,让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这项工作的满意度,实现了从2013年过半数不满意到2015年大多数满意的转变。”在2016年初的龙泉市人代会上,钟鸣铿锵有力地向全体市人大代表报告这些年来的监督成果,他还表示:“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工业用地使用管理工作跟踪监督……”

“一个议题盯住5年不放,用的招数看上去都是常规招数,可招招都是实招、狠招,将人大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听了钟鸣的报告,来自基层的龙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吴大高非常激动,“本届人大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推动了政府工作,提升了人大的地位和威望。作为一名常委会组成人员,我感到非常自豪,除了会‘举手,也更敢‘摆手了。”

猜你喜欢

龙泉市工业用地龙泉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工业用地供应市场化和地区经济增长
——以杭州为例的实证研究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新发展理念下常州市工业用地的形势与任务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究
如何发挥地灾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龙泉市为例
龙泉青瓷
龙泉市MCDA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河道整治工程对沿江(河)工业用地地价影响的量化方法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