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作文自主评改例谈

2016-05-14陈丽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评改自主习作

陈丽群

摘要:善于评改习作,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能力、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别人看来,则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一种非凡的人格魅力。要使习作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必须给学生一片自主评改的天空: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学会评改习作。

关键词:习作;评改;自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02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然而,有人说语文教师谈“评改作文色变”,虽然有些夸张,但我们语文教师的确对评改作文很是头疼。

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的是精批细改,随着时间的推移,作文精批细改的弊端也日趋显露。那么,怎样提高习作评改的实效呢?怎样让语文教师从繁重的评改中解脱出来呢?

一、自评中发现

学生喜欢表现自我,在与别人沟通和评价中有期望得到别人欣赏的心理。当一个学生觉得教师欣赏自己的时候,自然会焕发无穷的热情来表现自己。因此,完成习作后,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成功的地方在作文本上表现出来,真实、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学会全面、科学地评价自己。教师批改时用儿童的眼光欣赏学生的“自评”,关注学生的闪光点,滋润学生渴望赏识的心田。可以这样操作:

1. 画一画。让学生在习作后,通读自己的习作,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句子、片段、开头、结尾等,用波浪线画出来。如一个学生写《笑》,在文章中画上了这样的一个片段:“全班爆发出高分贝的哄笑。胡天任笑得最响亮。切,他有什么资格笑我?郏佩琦笑得最含蓄,用作业本子遮住了自己的脸。最讨厌的是汪茵雪,她居然一边笑,一边使劲地拍打课桌,像是给同学们的笑声伴奏似的:蓬——嗒嗒,蓬——嗒嗒。”教师批语:“爆发”“遮住”“拍打”等动词的正确运用,使得“笑”也各具个性,千姿百态,写得传神极了。

2. 评一评。即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或写作感受批注在习作旁边或后面。教师在批改的时候可看学生的“自评”,察看学生自认为的闪光点。这样,一方面减轻教师的批改负担,另一方面教师对“闪光”处的发现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之产生心灵的对话,更主要的是在不自觉中激起习作者评改的欲望。

二、讲评中品赏

从某种角度上说,学生不喜欢改作文,是我们教师教“怕”的。教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怎能改得“兴趣盎然”呢?针对学生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的认同和表扬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应运用各种鼓励手段,使学生愿意评改的心理意象发展成为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极有兴趣、欲罢不能的活跃状态之中。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时不妨巧立一些“名目”赏识学生,引发学生改习作的乐趣,因为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的每一个局部都变得耐人寻味。笔者在班级中曾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作了以下尝试:

1. “妙语展评”。每次习作评改前,教师用发现的眼光认真阅读学生的“自荐语”,撷取学生习作的闪光点。讲评课上,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题材的文章,作家笔下的美言佳句,紧随其后的是学生的美文妙语。伴随着音乐,或是由我把这些亮点语言读出来,或是由小作者亲自朗读。能和知名的作家排在一起,学生体验到了一种真真切切的成功,感到了一种莫大的骄傲。当然,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内容,哪怕是一个片段、一个句子、一个词。

2. “焦点访谈”。习作讲评课上,对教师推荐或在学生互评过程中众人认为写得好的习作,可以模仿“焦点访谈”的形式,让“小作者”谈谈自己的习作中最得意的地方,介绍作品的“创作”过程。其他学生可以采访他构思这篇习作的经过。这种方法需要依据情况事先和这位同学打好招呼,让他有所准备。

3. “点石成金”。指导学生学会用两种眼光观察,第一是找亮点,第二是提建议。习作讲评前,安排五分钟的时间,按学号轮流,投影显示学生习作,集体评改,让作者与读者互动交流,集分享与学习为一体。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好词、好句、优美的片断描写,要求小作者再作修改誊抄,张贴在班级的作文专栏“流动的风景”上,引导学生参观品赏。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展示成果、接受帮助”的机会。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赏评中提高自己的修改和写作水平。

4. “你点我播”。每次习作后,通过课件或其他媒体,出示班级中完成习作较好的题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说说自己的阅读期待。再让被选中的小作者朗读习作,全班共赏。如《我的快乐》一题,学生的习作有《第一次当家的快乐》《帮妈妈洗脚的快乐》《看书的快乐》等。对同一题材不同题目的“点击”,既是表扬,同时又是对如何开拓选材思路的又一次指导。

三、再评中展示

我们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倾听者和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懂得写作文的意义,以促进学生参与新的作文学习。要使学生对习作有兴趣,可以让学生尝到“发表”的甜头。这里的“发表”,不一定都是在正式报刊上发表,而是指“交流互动”意义上的“发表”。在墙报、板报、班刊、校刊上登载,能和读者形成对话关系的,都应算是发表。

在发表前,要通过班级习作发表编辑部的“三审”。一审是自己,把自己认为能发表的文章提交由学生小组组成的二审,二审通过后最后由教师终审。终审过程中,要一审和二审学生写出发表理由,并尽量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可摘取习作中的一句话——“难忘经典语”,一段话——“片断精彩录”,也可是一整篇习作——“精彩美文”。学生在推荐中能说出理由,从中能认识到自己习作的长处,让别的学生借鉴习作的精彩点,博采众长,互补互进。相信,有了这份幸福的奠基石,学生的作文之路会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宽广,学生的心中定会享受到成功的、明媚的阳光。

以上习作评改形式要不定期变动,以满足学生的求新欲望,这样才符合评改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向性。因此,只有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给他们自主评改的天空,才能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学会评改习作。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十二小学 325600)

猜你喜欢

评改自主习作
作文要厚积薄发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试论作文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