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6-05-14陈小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转化策略学困生

陈小玲

摘要:“学困生”指的是那些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的“动力型困难学生”。这些学生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本文尝试如何改变学困生的对策,从而培养和开发学困生的成功智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12

“学困生”指的是那些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的“动力型困难学生”。这些学生并非愚钝,个别学生天资聪明、一点就通,但就是不爱学习,因而成绩一直不够理想。学困生成因复杂,因而减少学困生、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笔者就从一名自然科学任课教师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观点及做法。

一、落实行动,树立信心

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有影响的针对学困生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实施成功教学,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心,增强自信心,培养成功的信念,达到学习上的成功。笔者认为这一思想与成功智力理论是不谋而合的。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笔者在课堂上也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努力:

1. 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是一门生活性、趣味性、应用性融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如果我们科学教师能充分发挥其学科的这一特点,从七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笔者认为对减少学困生、帮助学困生脱困是很有用的。比如:教师的每一次演示实验如果经常让那些学困生一起参与、一起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让这些学生上台来做,对提高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是有很大作用的,而且可以使这些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记得八年级第二学期开学初,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前一天,笔者把小军等几位学习成绩并不太好的男同学叫来,问他们想不想在学校放烟火?他们以为笔者在开玩笑,但当笔者把他们带到实验室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做实验,当他们看到碳、硫、细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各种各样美丽的现象时(形如烟火),他们真的很兴奋。当第二天他们在课堂上做成功这些实验,并看到其他同学对他们投以羡慕和敬佩的目光时,他们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自信心更是大大增强了,这以后的几天,那些同学听课就非常认真,学得更是认真。这时候,若教师适当引导,更能使这些学生投入到这门课的热情持续很长时间。

2. 低起点,小步子

笔者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小学毕业后大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到城关一些好学校去了,留下来的学生成绩可想而知,但为了每年升学能多考上几位重点中学,我们大部分的教师总是把教学难度拔高拔高再拔高,现在的资料又是多得满天飞,有些难度也是很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学生感觉科学越来越难学,考试不及格者越来越多,自然也谈不上兴趣,更谈不上成功,厌学的却是越来越多。所以,笔者认为这样一所农村中学,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课堂内容,起点一定要低,步子一定要放慢,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梯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稍作努力即可获得成功,跳一跳摘到果子是感觉最愉快的一件事,既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又带有一种挑战性。举一节复习课的例子,我们可以如何区别酒精和水作为一节课的问题线索,复习有关物质的特性知识,告诉学生如果能想出两种方法,并能说出道理,就能得七十分,以后每想出一种方法,并说出相关的知识及原理,加五分。这样的活动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如果我们教师在每天的课堂上都能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笔者认为“动力型的学困生”应该会越来越少的。

3. 多活动,快反馈

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教师每天满堂灌,学生只能机械地坐着听,没有参与,没有自由,这样的课堂学生越来越觉得乏味无趣,继而出现应该是最有趣味性、最有吸引力的科学课程居然成为学生感觉难度最大、最头痛的一门学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科学教师的警觉和反思。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还是在课堂上,我们没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我们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活动,以增强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实际上也延长了其有意注意的时间。近段时间,我们进入九年级复习阶段,笔者发现多活动、快反馈的方式效果确实不错。上课时,我们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若干个层次,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作扼要的讲解,然后让学生练习,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检查,特别要多关注那些学困生,把这些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及时鼓励,可以增加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成功信念,更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生活不仅有收获而且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二、正面引导,发挥期望效应

教师的正面期望是开发成功智力的关键。成功智力发展中的最大障碍是权威人物的负面期望。在学生的心中,权威人物就是教师,如果我们经常在这些学生面前说:“你真笨,你真没出息,你是傻瓜,你笨得没法救了……”那我们就会扼杀这些学生应该有的发展潜能。曾有一位成功的教师介绍他的一个经验是:每天上课起立时,要求学生大声喊三遍:“我肯定成功!”笔者认为我们不一定要模仿那位教师也这样去做,但我们一定要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扫清学生成功智力发展中的障碍,即教师对学生的负面期望。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智力开发的成长,从多角度来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要坚信每位学生都具有成功的发展潜能,相信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和及时适当的赏识鼓励教育,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提高,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成功智力提高的方法和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期望效应,使他们树立自己也能成功的信心。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不能忽视那些学困生,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学生,就算有再多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那仍然是失败的教育!新的智力观告诉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成功,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的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黄田中学 325100)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转化策略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微课不微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