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室里夕阳红
2016-05-14周神青
周神青
2016年3月2日早上8点半,丰都县江池镇被轻烟般的晨雾笼罩。
一缕缕阳光透过晨雾,照射在镇文化服务中心门前的坝子上。
镇司法所退休干部杜洪权,穿过坝子上锻炼的人群,走进镇文化服务中心一楼的“老杜劝善促和调解室”。
调解室内,一叠叠摆放整齐的材料首先映入眼帘。
“这些是近几个月调解完的纠纷的资料,柜子里更多。”杜洪权走到一边,笑着指向靠墙的一个柜子。
“每调解一起纠纷,我都会特别开心。因为这些纠纷看起来很普通,对每个调解对象来说却都是天大的事。”杜洪权说。
首战
杜洪权第一次调解纠纷是在16年前。
那时候杜洪权才调到江池镇司法所工作。
那是卷心菜刚成熟的季节,村民老倪找到杜洪权求助:“明明应该叶子包叶子的卷心菜,为什么还没收获,就从菜心里窜出近半米高的花?种子公司、检测机构却说种子没问题……”
老倪原本在企业工作,后因效益不好而下岗。1998年他承包了村里的43亩地种卷心菜。
要收获时,老倪却傻了眼:卷心菜成片开了花,果实无收。
又急又气的老倪认为“种子有问题”,将矛头对准种子公司,谁知打官司败诉。
认死理的老倪开始上访,并多次致信法院领导鸣冤。
2000年,刚到司法所工作的杜洪权接手了这个案子。在接触了老倪一次后,他觉得自己可以帮到他。
当时老倪对他说:“种下去的是卷心菜,长出来的像油菜,结果人人都说种子没问题,哪有这个道理!”
闻言,杜洪权心中一亮:“他还在和人讲道理,试图说服人而不是胡搅蛮缠,说明这件事还能调解。”
揽下这桩事后,杜洪权开始为老倪四处奔走。
很快,在杜洪权和镇领导的努力调解下,一个月以后,事情圆满解决。
“卷心菜开花其实和天气情况、种植情况等都有关,但我们还是帮他申请了一笔补偿资金。”杜洪权说。
这事很快在村民中传开了。
从此,村民们有了默契——有难题、有纠纷,就去找杜洪权。
抉择
调解纠纷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接触矛盾到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
2005年,已经当上司法所所长的杜洪权发现,手里的纠纷案越来越多了,再加上司法所其他工作,他感到力不从心。
怎么办?不干调解,做专职所长,还是专职干调解工作?
一道选择题摆在了杜洪权面前。
杜洪权知道,这容不得自己慢慢考虑,必须快做决断:“两样工作都容不得分心,否则全所工作和调解工作都搞不好。”
没和老伴商量,杜洪权果断地选择了干调解工作。
“我都50岁了,再在这个位置干几年也还是这样,还不如早点把位置让给更年轻的人。人民调解工作需要基层经验丰富的人来干,我有信心干好。”他说。
很快,在县司法局和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杜洪权将镇文化服务中心的一间办公室改成调解室,专职干起了调解工作。
来找杜洪权调解矛盾纠纷的人更多了。
“老杜,我兄弟将父母留给我们的房屋霸占了,我这个该咋解决?”
“我那不省心的儿子撞伤了人,那边找我要15万元医药费,是不是太多了?”
“洪权,我几个儿子白养了,现在一个个都不管我,我是不是可以去告他们?”
…………
“从事专职调解员后,我做梦都在解决矛盾纠纷。”杜洪权说。
在他的努力下,调解室越来越受欢迎,群众大事小事都要往他这里跑,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抱着怨气而来,带着微笑而归。
考验
在从事专职调解工作的十多年里,杜洪权每年都要调解纠纷上百件,2014年更是达到200件。
但是,调解工作做久了,总会有疲倦和不顺的时候。
2009年8月的一天,尽管已经晚上11点多了,但是天气仍然特别热。
杜洪权调解完一件纠纷回到家里。
才躺下,电话又响了起来。
“老杜啊,我是横梁村的老张,你睡了没,我这里遇到点事想请你出面调解一下。”
“现在?”
“嗯,现在。”
挂了电话,杜洪权愧疚地看了眼老伴,然后迅速地穿上衣服出了门。
原来,老张在家附近修了一口水塘用来养鱼。为防人畜掉进去,老张还专门在水塘周围用树木做了围栏,并挂了一块“严禁翻越后果自负”的牌子。
这天下午6点多的时候,村里一个9岁的孩子偷偷翻过围栏去水塘游泳,然后发生了不幸。
孩子找到后,就被家人抬到了老张家,要求老张赔偿20万元。
“大家都是邻居,是不是可以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杜洪权很快就赶到了。
“你是哪个?关你什么事?”有人叫道。
“必须20万元,今天谁来都不行,这么晚了你也不嫌累。”有人吼着。
这几句话让杜洪权觉得特别尴尬,再加上一路赶来,身上全是汗,杜洪权也火了。
“我还真不管了,没有额外工资还受这鸟气。”杜洪权哼了下。
在他转身准备回去的时候,看着老张向他投来的求助的眼神,他一下子又站住了。
“这么大的事,老张是信任我才会找我来的。”杜洪权想着。
杜洪权坐了下来,开始努力地调解。
坚守
2014年6月,丰都县县长罗成到江池镇调研,在详细了解杜洪权的调解工作成绩后,建议他建立个人品牌调解室。
很快,丰都县第一个具有“和善文化”特色的个人品牌——“老杜劝善促和调解室”建立。
杜洪权深感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责任更大了,更要用心了。”杜洪权说。
伴随而来的是,杜洪权在外调解的事情更多了,回家的时间更晚了。
“这些年亏欠家人太多。”杜洪权笑得有些苦涩。
其实,从今年2月起,杜洪权就正式退休了,但是到现在,他仍旧退而未休——每天早上8点半,仍然会准时出现在调解室。
今年2月,他又成功调解近20起纠纷。
他的两个女儿都在县城工作。她们希望他退休后到县城去。老伴也多次劝他“退休后一起去照看外孙”。
退休后,杜洪权也曾试着在县城住了一天。但第二天他就被一个个电话叫了回来。
“乡亲们都知道,有纠纷就去找‘老杜。”杜洪权笑笑,有些得意。
杜洪权调解室的墙上书写了八个字:“和则福至,福自泰来。”
2016年3月2日,在忙碌了半天后,杜洪权盯着这八个字,沉思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