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人家”的致富梦

2016-05-14张亚飞伟平

当代党员 2016年7期
关键词:城口县夫妻俩农家乐

张亚飞 伟平

【规划蓝图】

纲要提出,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建言献策】

产业扶贫的核心就是定位一定要准确,即什么样的产业,面向什么样的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垫江县桂溪镇石岭村村委会主任、天圣制药集团董事长 刘群

国家要从用地、资金补助、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着手,出台综合性的鼓励政策,提升餐饮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 严琦

2015年8月16日,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

夕阳西下,夜色逐渐笼罩了小村庄。

“竹林塘”农家乐厨房,村民刘确华和妻子正不停地打转。

夫妻俩正在为客人准备农家晚餐。

时值盛夏,不少游客到城口避暑,刘确华一家也因此生意兴隆。

“办起农家乐后,家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刘确华笑着说。

但是在以前,刘确华一家却是出了名的贫困——一家8口人,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拿不出来。

城口县是典型的资源大县,同时也是经济穷县。

因为地域偏远、大山阻隔,城口戴上了贫困帽。

村民们被迫外出谋生。

刘确华就是其中一员。“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刘确华说。河南、河北、福建……他踏遍了近半个中国,做的尽是挖煤矿、采铁矿之类的体力活。

“不仅累,而且赚不到钱。”刘确华说。

眼看家里老人年龄渐大,小孩又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刘确华心里着急:长此以往不是办法。

“家里出了事,没个人担着,在外打工也不放心。”刘确华说。

正在这时,刘确华听到一个消息:家乡要搞乡村旅游了。

刘确华心动了。

“要不我辞了活路,回家乡搞农家乐?”刘确华和妻子商量。

“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亏了怎么办?”妻子担心。

刘确华虽然外出闯荡多年,但从来没有涉足服务业。他对经营、管理、搞服务一无所知。

“但是,回家总能照顾一下家里……”夫妻俩虽然心里打鼓,仍然决定回乡创业。

刘确华没有想到,他担忧的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

2011年5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刘确华踏上了“求学”之路。

参加西南大学的创业培训班、到贵州省桐梓县参观学习、向县城的“大厨”拜师学艺……三个月时间,刘确华参加了大大小小数十项学习培训。

于是,刘确华成了第一批从事乡村旅游的建卡贫困户。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他筹集97万元开办了“竹林塘”农家乐。

和刘确华一起参加培训的同学们,也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陆续开办了自己的“大巴山森林人家”。

渐渐地,刘确华一家日子越过越好了。

以前,刘确华夫妻俩在外,一年累到头才只能挣3万多元。

现在,刘确华一年毛收入超过10万元,还方便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

刘确华也从一名打工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并带动了村民就业。

兴田村也因此实现了整村脱贫。

“我现在一年接待游客3000人次,纯收入超过8万元。”刘确华笑得合不拢嘴。

猜你喜欢

城口县夫妻俩农家乐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新闻就在基层群众中
城口县完成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田间测产市级验收工作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对城口县旅游发展情况的几点研究
一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