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小学美育实效应提升“六性”

2016-05-14王鹏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育生态学校

王鹏

我国近代的审美教育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在美育理论研究、审美教育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下美育实践的主体场域——学校教育,还普遍存在主观意识模糊、课程体系残缺、实践活动有限、协同资源不足等问题。前不久,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社会资源、整合保障等方面对今后的学校美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笔者认为,小学美育工作应加强“六性”,以提高育人实效。

一、 加强“颠覆性”,注重美育理念的主观修正

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说,“破则立,从则平。”世界万物,有破有立,才是正道。美育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牢记“熟知非真知”。传统的美育观如“美育的德育化”倾向[1],即关注美育的德育实效超越了关注美育自身特有情感体验的过程,将美育看做实现某种道德伦理的工具;“美育的技能化”倾向,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学,且将艺术教学窄化为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艺术审美体验被枯燥的知识学习与乏味的技能训练所取代;“美育的灌输化”倾向,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忽视了美育自身的感性规定性,将美育的过程等同于传统的纯理性认知过程,且此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单向规定。在长期的中小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缺少系统的学习和理解,原有美育的知识基本为自发形成且根深蒂固。美育实效的取得首先是理念上持续的破与立的过程。通过叙事、论坛、展示等方式,由同行和专家的分析、评说与批判教师原有的格式化的程式与观念,使其对自身固有的认知与经验进行主观修正或重构。正确认识美育“以美育人、以美成人、以美化人”的特殊性,处理好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把美育的观念、原则和方法融入到课内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 加强“生态性”,注重美育向度的和谐共生

构建基于“生态”的美育实践向度,即从“生态整体审美观”的视角,通过生态审美的实践,提高小学生的生态审美感知,树立生态审美理想,培养生态审美情感,引导实践生态审美生活。生态美育的核心是自我美育和生命呵护,其根本使命就是要使人类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观念符合生态精神和生态文化的基本立场和终极指向[2]。所谓“生态整体审美观”就是要实现美育过程中各种要素的最优组合,形成一种和谐共生、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培养具有生态智慧的主体人格。“整体”即最大限度地协调人性、物性、天性、心性的内在统一性,改变现有各类知识之间的生态失衡状态,形成各学科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整体关系。首先,将美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通过全方位的审美力渗透的方式建构科学教育的生态整体性、境域性和创生性。同时,将生态美育的法则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建立起美育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自然交融,实现知识之间的生态平衡。最后,将生态美育的法则无痕嵌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如学校文化、学校环境、学校管理、师生活动等,通过构建生态美育的体验场,以美创境,增强广大师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素养,塑造完美人格,使教学的各个系统成为一个生命的有机整体。

三、 加强“情感性”,注重美育交流的主体间性

美育的实质即情感性,这种情感是美育交流过程中师生双主体之间的互动,它的情感性表现在全部的实施过程中,渗透于美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上,当然这其中最重要“人”的因素就是美育的实施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美育情感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基础上,双方把对方看作与自己同样的主体,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体现为“知与知”层面的文化授受关系,更展示为彼此“情与情”的精神交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通过生命个体间的交流对话,彼此走进对方的情感世界,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形成双方共有的生活世界。因为真正的美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将美育的重心放在与师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场域中,使师生在日常的生活世界中能够体验到生活的美、生命的美和生长的美,体验到他们是为了过美好而有意义的生活而生成的具有“美性”之人,主体间形成情感的共享、精神的共享和智慧的共享。

四、 加强“差异性”,注重美育场域的校本特色

美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的差异、校际的差异和个体的差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重点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大部分农村小学在美育实施的硬件(设备、师资等)与软件(美育的理念、课程和实践等)方面都存在先天短板,且这一现实在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在现有条件下,发掘美育资源、发挥美育优势、创新美育方式、形成美育特色成为加强农村小学美育的突破口。农村小学美育应结合特有的自然环境优势,乡土风情民俗,引领学生去发现“自然美、乡村美、农耕美、生态美和民风美”。同时,应该建立城乡小学校美育的交流互动模式,让城市学生走进田野,拥抱自然,体验农业文明;农村学生来到城市,体验现代美、科技美和艺术美,资源共享,彼此互进,共同做好城乡小学的美育工作。

五、 加强“开放性”,注重美育资源的协同整合

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时空趋向超时空,而青少年作为网络空间最活跃的群体,这就为我们美育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与可能。创设开放的美育环境,构建虚拟学习社区,重视资源的数字化方式存在,打破美育的时空限制。小学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新型网络交往的榜样,又要充分利用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特点,与学生进行平等的网际对话,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困惑,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促进其个体独特的审美趣味健康发展[3]。美育的开放性还应积极调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协同创新,形成合力,构建“全要素、多主体、分层次、全过程”的开放美育格局。教育主管部门应引导建立高校、地方政府、社区与小学校协同培养美育教师的新机制。在小学教师“国培计划”中加大对小学教师特别是乡村美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鼓励和引导社会艺术教育专业人士到小学担任兼职艺术教师,积极探索组建美育教学联盟,搭建农村美育支教平台。

六、 加强“执行性”,注重美育实效的监管评估

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然而,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常常会遇到种种不确定性,以至于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当前,“美育”从评价导向、课程开设、设备达标、师资配备、环境创设等方面都暴露出更多的尴尬与无力。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对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跟踪评估,强化监督控制。既要有“顶天的呼吁”,即从国家层面提出对美育工作的具体意见,更重要的是要有“立地的选择”,即作为具体执行主体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的条件、理念、认识和能力保障。首先,地方政府应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建立小学美育器材补充机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设施及师资的标准化建设。同时,切实开展小学美育工作自评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将美育课程的开出率、美育师资的达标率、美育设备的合格率、美育方式的有效率和美育活动的保证率等纳入学校评价和校长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创造条件,引入第三方评价模式和校际互评模式,提高美育评估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 冉祥华.当前小学关育实践亟待走出的几个误区[J].课程·教材·教法,2009(3).

[2] 徐国超.审美教育的生态之维——生态本体论视域下的美育理论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3] 秦凤珍,何志钧.数字时代的网络美育:三大特点和三条途径[N].人民日报,2012-1-20(24).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美育生态学校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育教师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学校推介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