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休闲异化分析
2016-05-14银特妮拉薛鹏礼
银特妮拉 薛鹏礼
摘 要:休闲异化是后工业社会当中的普遍现象,休闲本应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却异化为支配人的外在力量。由于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不协调、社会中一些领域整体价值观偏移以及个人对休闲认识方面素养较低等原因,国家需要在休闲领域中加强调控力度,社会要积极营造健康休闲的道德氛围,休闲主体要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休闲;异化;休闲异化;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096-03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普通民众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也与日俱增。人们追求休闲生活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表现之一,然而休闲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出现异化,这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当前,休闲活动无论从形式和内容还是手段方面都比较单一,休闲活动目的性太强以及休闲活动过程中自身认知的不足,使得休闲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仅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而导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疲惫与浮躁。
一、休闲异化的涵义及表现
休闲是人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所从事的以取得愉悦满足为取向的活动和过程,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杰弗瑞·戈比所说:“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1]同时,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到:“首先,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2]我们从生产性思维来看,劳动之外就是工作之余的时间,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会感到幸福,才会肯定自己,才会感觉到真正人的属性,这正是马克思提出的人对休闲的急迫需求。也就是说人有休闲的需要,休闲是舒缓生活紧张压力的途径,是人自我提升的必要条件。同时,人有享受生活的需要,劳动只是一种手段,正如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3]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生产的发展仅仅是为了人的更好的发展,而休闲本身也是生活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生产的进行只是为了更好生活休闲的一种手段。此外,“休闲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4],也就是说休闲不单单是简单的庸俗的活动或任意的挥霍自由时间,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的提升而非简单的重复。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休闲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人的最高目标、最高理想成了休闲,人就不是“人”了,只是娱乐至死的、追求感官享受的一具活着的肉体而已。
异化通俗的讲就是指具有主体性的人参与或进行的活动,变为一种异己的力量的存在,原本由人创造出来的物质或精神产品不仅不受人的控制相反还奴役着人的行为,成为与主体性人的意愿相分裂、相对立、甚至是完全背离人的需要和目的的一种异己力量。休闲异化指在休闲过程中,休闲外化为一种力量操控着主体,造成与休闲目的相反的结果。据休闲的基本含义,休闲应是主体在自由的时间中,选择愉悦身心的活动从而达到放松身心、感受生命快乐的目的。休闲的异化则标志着,在休闲的过程中,人在休闲中不仅不能够领略生活的美好,反而成为生活的奴隶;不仅没有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收获,反而变的更加迷茫与困惑;此时的休闲不再是人获得自由的途径,反而成为人获取自由的囹圄与枷锁。简而言之,休闲异化是指人们生存劳动之外的、闲暇时间内的活动异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休闲手段的单一化。休闲手段的单一化指现代人在休闲观念、休闲行为及休闲内容上的模式化、趋同化倾向。对很多人来说,一谈到休闲,就是通过消费来完成。休闲不再是对人格和人性的提高,成为一种模仿:人家穿什么我穿什么,人家怎么吃我就怎么吃,甚至人家长怎样我也要整成那样,看似张扬实则平庸,看似个性实则无聊。人在休闲中无论是选择活动还是思考不再有自己的选择与判断,随大流成为做决定的唯一标准。这个过程中貌似是自我意识的唤醒,其实不过是物质与自我利益驱使的结果。自娱自乐性的休闲愈来愈少,人们追求休闲的方式应该是个性化的、多样化。正如马克思写到:“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然而现在主导性休闲方式呈现出高度的趋同性,缺乏个体创造性、缺乏个性,显现出模式化、单一化的样态。很明显,这样的休闲模式不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休闲目的的娱乐化。休闲的目的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人的发展。正如张汝伦先生所言:“现在大众要的只是满足其生理需要的娱乐,而不再是生活意义的揭示,审美的情趣或知识的增长。”很多人放纵自己的欲望,信奉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生活哲学,认为休闲就是单纯的娱乐,能“逗乐”或者“刺激”就好,所以无厘头的电影,场面宏达的网络游戏在当前都愈演愈烈。这样的休闲没有发挥出休闲的更高层面的积极意义,把追求感官刺激的一系列活动当作休闲的最高追求,这必然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相背离。
再次,休闲的非健康化。要作为一种健康的体闲活动,一定是有利于心灵和身体的健康。可是体闲的异化则表现为在追求放松、娱乐中,因方式选择不当反造成心灵的不安和情绪的波动,丧失了宁静,甚至对身心造成伤害。比如恣意任为的酗酒,使体闲者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伤害。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会产生对现实世界的隔离与漠视,甚至出现我们难以接受的行为。身体上的伤痛好治愈,而精神上的匮乏却难以填补。如今休闲的模式如各式的流行音乐、平庸粗俗的电影、玛丽苏式的小说让人们虚幻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感情的宣泄,却少了深入的分析和冷静的判断。娱乐和休闲不仅是一种身体需要更是精神需要,人本应在这个过程中能更好的展示和追求自我。如今精神食粮却变为精神毒药,使得任何粗鄙的文化都能够大行其道,磨灭了人的创造力和鉴赏力。
二、休闲异化的原因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也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经济水平发展相对不高,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活动还是以生存为目的,而不是生活,这就决定人们不可能有更高的眼界和条件去有更好的思考和参加休闲,同时国家限于财政支出,提供的各种休闲服务不可避免就受到限制,所以说经济发展的水平客观上制约了人们的休闲形式、手段和内容。
其次,个人功利性情感与个人陷入感官沉溺也使得休闲异化。亚里士多德认为:“牟利的生活是一种约束的生活。”[6]毋庸置疑,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主体是无法获得真正体闲的。当目的性很强的去旅游,去参加活动,去放松,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忘记这个过程的享受而只关注自己功利的目的达到没有,其结果必然是体闲被异化。比如说,今天去动物园就是去看老虎,然而不巧的是,老虎今天一天在那睡觉,始终不出来,结果主体就变得郁郁寡欢,心情不美丽,这样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参观动物园这一过程的享受。更有甚者,为了达到功利性目的,在整个休闲过程中,不诚信以及各种不道德手段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其中,逐渐使得人们道德下滑,从而影响良好的社会休闲风气。
在现在的休闲活动中,很多人陷入感官的沉溺,这是导致休闲异化的又一因素。现在很多人一味追求感官享受以及过度纵欲,把休闲看作一种脱离人的全面发展的享受,从而脱离正常的休闲轨道,以至于带来对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冲击,给和谐社会造成隐患。探其原因,休闲主体的素养、素质不高首当其冲。
再次,社会中炫耀性消费和媒体缺乏责任感也是使休闲异化原因之一。在今天,社会中存在的炫耀性消费越来越多以及攀比心里越来越严重。各商家为了商业利益,千方百计把休闲和消费拉扯上某种关系,使人们认为休闲就是消费,消费就是休闲。这显然违背了休闲的本质,这也是使休闲单一化的一个内在推力。在当今社会,就如波德里亚所认为的,与其说人们在购买物品的实用价值,还不如说是在购买一种符号意义。举个例子,就比方说手机,性价比高的手机有很多很多,无论中国品牌的还是外国品牌的。而如今中国人全球排队抢购价值不菲的iPhone6及相关产品,更令人不解的是这款手机的功能并没有比其低很多价格的手机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说人们追求的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这种情况仅仅是相互的攀比和不理性的炫耀消费,并且这种攀比越来越激烈,结果往往使休闲异化。
媒体在当今的力量强大到前所未有,它直接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休闲消费的趋势,它的影响力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应该确切的明白我们需要的是市场经济而不是市场社会,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媒体逐渐丢失了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的责任已经变成一种纯商业运转模式,在有意无意之中不断美化传播享乐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不断播放的暴力式影片对没有分辨力的年轻人造成思想上的困扰,与此同时,花样百出的绑架消费者的广告层出不穷,使人们在这个信息大爆炸年代逐渐失去了判断力。比如说一个衣服的广告,“xx之家,男人的衣柜”、一种矿泉水的广告“水中贵族,xxx”,一种冰激凌的广告“爱她,就买xxx”,消费和社会地位亲情友情绑架在一块,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正确的判断,使人们的休闲异化,更有甚者某些不合理的宣传和广告还可能导致进一步违法和犯罪。
从休闲异化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休闲异化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社会及媒体监督及引导作用不到位、个人休闲素质较低等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找出相对的解决办法。
三、休闲异化的扬弃之途径
要想使休闲回归其本质,要想使休闲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需要考虑从国家、社会及个人方面对休闲及相关活动做出适当的调节和规范。
首先,必须强化国家在休闲领域中的作用力度。虽然看起来休闲是属于个人自我选择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休闲领域中充当“看不见的手”。具体来说,国家将在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国家必须一心一意继续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中已经存在的问题和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把整体蛋糕做大,人均量才会增加。同样在休闲领域,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的情况下,人们才可能对休闲有更高层次的认识,休闲的方式、内容才会根本改变,同时国家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选择,以丰富休闲的内涵。
其次,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印第安人的俗语说:“请走的慢一点,等一等灵魂。”如果文化发展缓慢,会造成人的精神的迷茫,最终制约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所以大力弘扬文明、进步、和谐、健康的文化精神,亦知亦行,坚决抵制低俗和不健康等其他消极腐朽的文化观念,使人们在精神层面对休闲有新的正确的认识。
再次,社会需要积极营造健康休闲的道德氛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由每个人组成,社会整体风气会影响每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反过来,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又会影响其他人,对社会风气形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营造一种良好的休闲环境和休闲风气,使人们正确健康的休闲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众媒体是公共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积极引导健康休闲生活的重要阵地。这些传播媒介不仅本身就是人们休闲的手段和内容,与此同时,这些媒介还担负者传播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的责任。他们所传播信息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对于受众来说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缺乏鉴别能力缺少思考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作为极为重要的公共传播工具,应该继续像过去那样担负起传播先进健康文化、抵制不良落后文化,要将那些真正有利于发展和培养人们的良好个性、使人们在休闲中既得到休息和娱乐、又能够使人们在道德修养上得到升华、同时在精神上得到充分的享受和发展的休闲活动和娱乐节目介绍给大众。正如习近平书记在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崇高的责任意识和牢固的群众观点,坚决抵制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的倾向,将那些既能给人们带来消遣娱乐,又能提升人们道德境界的优秀作品奉献给大家。”[7]
最终,需要加强休闲主体的个人修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加强休闲主体的个人修养是健康休闲非常重要的环节。加强休闲主体的自我修养,形成健康的休闲观,发挥意识的能动的指导作用,最终形成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休闲实践。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当前很多人之所以休闲手段单一以及休闲内容比较庸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休闲能力不足,即没有丰富的休闲文化和知识的认知,其结果当然是庸俗无味,只好退而求其次,做些意义不高的休闲。所以需要不断提高休闲能力与休闲认知。休闲认知即我们要不断学习知识,提高思想水平,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既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要学习休闲实践中的知识。休闲能力即平常说的会不会去高水平的休闲,怎样去高水平的休闲,对于休闲者来说这是很重要的方面,这是保证休闲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所以说要想提高休闲认知和能力,只能是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能够自省是提高一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这样做能够有效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培养内省精神,反思社会中存在的以及自己参加的休闲是否能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否传递了正能量,及时发现自己的思想的偏离部分和认知错误部分,不断加以改正和提高。在各种休闲活动中,重视休闲主体自我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个人的休闲的素质素养,而且对良好的休闲风尚的形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4.
〔2〕〔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3-54,287,165.
〔4〕许斗斗.马克思休闲价值思想探析[J].学术研究,2006,(5).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7〕习近平.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N].人民网,2014-10-15.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