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隶、山东交界地带的八卦教研究

2016-05-14阴亚龙孙丽丹李丽娟

关键词:直隶山东

阴亚龙 孙丽丹 李丽娟

摘 要:活跃在华北地区的八卦教,是清朝历时最长、影响最深的一支民间秘密宗教,八卦教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这个教门必然具有一定的反抗性,只是这种反抗性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积极的或消极的,公开的或暗中的。然而正是产生在东方深厚的土壤中且极具生命力的八卦教,在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后,甚至在大清帝国覆灭后,仍能倡行于世,成为影响全国十多个省份的大教派。

关键词:八卦教;民间宗教;直隶;山东

中图分类号:B98;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053-02

中国不但有一部佛教史、道教史,还有一部变幻莫测、扑朔迷离、源远流长的民间宗教发展史。民间宗教不仅是中华民族宗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千千万万底层民众的笃诚信仰,而且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而八卦教作为有清一代影响最大的民间宗教之一,从整个民间宗教史来看也具有典型性。因此,对它的研究无论是在清史研究方面,还是在民间宗教史的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八卦教发展概述

八卦教又称收元教,由清初山东单县人刘佐臣创立,是清代一支体系庞大、变化多端的教门。在清代官方记录中,八卦教一词最早出现在直隶总督刘峨于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二十一日给皇帝的奏折中,虽然八卦教这个名称出现的较晚,但其教义、传教方式准确的表达了该教的根本特征——以八卦作为教门的组织形式,招收门徒,据乾隆五十一年永琅的奏折记载:“山东单县人刘佐臣于康熙初年倡立五荤道收元教,编造《五女传道》等邪书,分八卦收徒敛钱……”[2]八卦教职位世袭,从康熙初年至嘉庆二十二年,山东单县刘姓家族始终充当八卦教教首。永琅奏折中记载:“刘佐臣物故后,伊子刘如汉、伊孙刘恪踵行此教。刘省过系刘恪之子,接充教首……”[3]乾隆三十七年刘省过在山东被抓,此后刘姓教首分为两支,一支由刘省过之子刘二洪任教首,另一支由刘省过近亲刘庭献而后是其子刘成林任教首。乾隆五十一年,因受教徒段文经等袭击大名府事件牵连,刘二洪被清政府处死,嘉庆二十二年刘成林亦在新疆罹难,自此刘氏家族退出了历史舞台。

八卦教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门”,各卦都有卦主,如离卦的首任卦主是河南商丘人郜云龙,震卦的首任卦主是山东菏泽人王容清,坎卦的首任卦主是直隶容城人张柏。卦主开始为世袭,但由于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卦主后嗣中断,只有奉他姓为卦主。刘省过被抓后,通过对其审理,清政府陆续拿获离卦、震卦、坎卦等八卦教主要头目,揭开了八卦教的内幕,现将各卦情况做一简要说明(见表一):

八卦教各卦组织的发展极不平衡,离卦、震卦、坎卦是实力最为雄厚、影响也最为深远的几支,也是清政府集全力搜捕、镇压的主要对象。乾隆三十七年,离、震、坎3卦组织被破获,教主刘省过及3卦主要头目王中、郜氏3兄弟、张柏、孔万林等被杀或被流放。虽然离、震、坎3卦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但其教徒仍在坚持活动。乾隆五十一年,清政府在大兴县发现坎卦教徒王士俊的活动,同年,在河南发现离卦教的活动,“奉上谕,现据郝润成供出离字教总头目高二,住河南高家楼地方,传习拳棒……”[4],表明八卦教徒在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下始终没有屈服。

正是由于八卦教徒不屈不挠的斗争,八卦教组织到嘉庆年间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嘉庆十八年林清、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前夕八卦教改称天理教)起义,把八卦教的反清斗争推向了一个新高潮。起义前,林清已成为坎卦卦主,李文成被推为震卦卦主,离卦卦主则有李文成的助手冯克善担任。此外,参加这次起义的还有:兑卦卦主刘国明、乾卦卦主华某、坤卦卦主魏正中、艮卦卦主王道漋[5]。虽然此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是八卦教历史本身的终结,星罗棋布的八卦教教团仍然以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表现着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在道光、咸丰年间乃至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八卦教如同大河波涛,激荡着、浸润着这块古老的大平原,并和这块土地上的底层群众融为一体了。

二、直隶、山东交界地带民间宗教盛行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据统计,西周、东周的867年间,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89次,秦汉440年间发生395次,三国两晋200年间发生306次,南北朝109年间发生315次,隋唐318年间发生517次,五代54年间发生51次,两宋487年间发生787次,元代100余年间发生513次,明代276年间发生1068次,清代296年间发生1121次[6]。以直隶、山东为例,黄河水患是直隶南部及山东人民多年受灾的主要原因。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直注直隶、山东,直隶的长垣、东明二县,及开州均受其害,仅东明县受灾村庄就达1080余个,800余村庄的百姓“荡析离居,惨不严状”[7]。伴随着自然灾害而来的则是更多的社会危害“黄河决口带三灾,瘟疫、土匪、高利贷”。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原有的社会运行机制遭到破坏时,社会运行便会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民众旧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生活面临威胁,精神上无所适从,为失衡的民众心态提供支撑的民间信仰便随之形成并迅速发展。而民间信仰在民众精神生活中长期流传为民间宗教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样,在民间信仰普遍的地区,民间宗教便容易产生并迅速发展。直、东交界之处是著名的黄泛区和穷乡僻壤,洪水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风沙碱旱之灾,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了这一带的民间宗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很多。

民间宗教兴盛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广大底层群众衣食无着,把传教敛钱作为一种生计,而中世纪的普遍贫困则是这种生计屡禁不绝的肥田沃土,正如嘉庆年间山东学政王引之所说:“盖愚民未闻礼义廉耻之节,但知银钱可以谋衣食而免饥寒也,则汲汲图之而不恤其他。彼为邪说者,知愚民之可以利诱也,于是借敛钱之说以邀其入教也,则己之钱入于人之手,其人入教而又传教也,则人之钱入于己手。辗转传教则辗转敛钱,愚民信以为生计,遂相与从之。”[8]

直、东交界的村庄临近漳河、马家河、卫河、运河,盐运业盛行,再加上这些地区水旱灾害严重,使得人口的流动性很强。且这些村落的常住居民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移民而来。据史料记载,直、东交界的民众大多来源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山西洪洞县,并且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当地群众也都认为自己的祖上来源于洪洞大槐树。如,山东冠县共有2776个自然村,属明代移民建村的就有1606个。作为外来者,迁入当地后很容易与原有的土著者发生冲突,而明朝在迁民中又有“同姓同宗不能迁到一地”的条令,这就导致外来者在与土著者的争斗中处于劣势。因此,为了同村内的土著大姓抗衡,这些小户便通过拜把子、结干亲甚至依附外村势力或拳会势力来同大家族相抗争,这就导致了拳会势力在该地盛行。

八卦教具有一切宗教的共性——起到麻痹人民精神的作用。但清代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统治者已有了一套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种条件下,八卦教既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实力,也不能享有正统宗教的政治、经济权力,只能在暗地里潜行传教,作为专制制度的对立面出现。无论八卦教被哪个阶级所把持,总是被当局视为“邪教”“匪教”而遭到镇压。因此,八卦教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这个教门必然具有一定的反抗性,只是这种反抗性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积极的或消极的,公开的或暗中的。然而正是产生在东方深厚的土壤中且极具生命力的八卦教,在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后,甚至在大清帝国覆灭后,仍能倡行于世,成为影响全国十多个省份的大教派。但历史又是无情的,时代的步伐每向前跨出一步,八卦教就愈显出其封建性、愚昧性、落后性及反动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一块土地上继续高唱“弥勒下生,佛国治世”,无疑与时代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反差。本应退出历史舞台的东西,时至今日却没有自动退出,这表明它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壤依然存在,现实世界依然有它的生存条件。类似于八卦教这样的民间宗教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除了它的传统,它存在的经济背景,还在于它的宗教性。

——————————

参考文献:

〔1〕马西沙.清代八卦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3〕军机处录副奏折.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三十四日永琅奏折.

〔4〕军机处录副奏折.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河南巡抚毕沅奏折.

〔5〕戚其章.义和团与八卦教—义和团源流试探[J].齐鲁学刊,1980,(5):35-40.

〔6〕张研.历史的疯狂:嗜血的年代[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23-24.

〔7〕方尔卓.河北通史·清朝下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127.

〔8〕朱批奏折.嘉庆二十年十一月十九日山东学政王引之奏折.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直隶山东
开放的山东,乘风前行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冬奥会背后的“山东力量”
清代直隶铸钱史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20世纪初日本东亚同文书院对华北调查的个案研究——以《支那省别全志》直隶卷为中心
清代直隶旗地考述
清末民初直隶商会的乡村赈灾活动述略(1903-19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