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西方对《论语》中“仁”的理解

2016-05-14刘微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西方论语

刘微

摘 要:“仁”作为贯穿《论语》的核心和灵魂,具有深刻的涵义和广泛的寓意。在《论语》不同版本的训释中,注疏者对“仁”解读存在一定差别。将《论语》译为英语在各国传播,其涵义是否保留,这一问题值得探讨。本文欲选取何晏、朱熹的《论语》注疏与理雅各译本为例,分析中西方对《论语》中“仁”的理解,探讨其中的异同,有助于拓展人类文化和精神空间。

关键词:中西方;《论语》;学而第一;仁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006-02

《论语》中,共有五十八章提及仁①,“仁”字共出现109次②, 且认为《论语》想要表达的寓意和传达的思想都与“仁”存在密切联系。若将《论语》视为孔子思想的主要载体,《论语》中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说明孔子的思想是有其核心的。因此,视 “仁”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应该算是有理有据的判断。虽然孔子并未明言此种“一以贯之”之“道”具体指何思想,但从孔子针对不同弟子或同一弟子在不同场景下的“仁”的阐释,可以窥视孔子对“仁”的理解。

学者对“仁”的训释并非一成不变,它与中国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后人对“仁”的理解首先基于前辈学者对《论语》中“仁”解释,再根据当代的社会环境等不同情况,给出了各自释义。在本文中,笔者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仁”的含义,主要通过对比分析何晏、朱熹以及西方传教士理雅各对《论语》中“仁”的理解。笔者只截取《论语》中“学而第一”篇中一条言论来分析“仁”的解析:“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一、中国学者对“仁”的训释

(一)何晏对“仁”的训释

何晏是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撰写《论语集解》等作品,但此集解并非他一人之作,实则集五人之力完成。一般认为,《集解》主要代表了何晏的思想观点。《论语集解》被誉为至今存在的最早且最完整的一部论语解析。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何晏注:“鲜,少也。上谓凡在己上者也。本,基也。基立而后可大成也,先能事父兄,然後仁道可大成。”?何晏《论语集解》对首次出现的“仁”没有给出很多的文字解释,《论语集解》认为孝悌是 “仁”的根本,个人先要有“孝悌”才可成就“仁道”。对于何晏的“仁道”的理解,可以结合何晏当时的背景进行考虑。何晏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是魏晋玄学的创始者。在注释《论语》时,必不可少会带有玄学思想,比如何晏的字词训诂大都言简意赅、简洁明了,颇有魏晋新学风的特色。在有些注文中,何晏不仅给出解释,同时也会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如:“基立而后可大成也(先能事父兄,然後仁道可大成)”阐释出何晏对“仁道”的推崇和追求。

汉人的经学演变为晋人的玄学,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老庄哲学“潜流于思想界而不灭”, 汉末魏初的思想家们迫于“道德界信用之失”、“不能不援老庄方外之观以自慰, 而其流遂漫衍矣”③。“这个援道入儒、以道释儒的工作, 正是由何晏开始做起的。”④“仁”是论语思想的核心,何晏的《论语集解》以老子的“道”来训释孔子的儒学,必定是已经抓住其核心思想,才能以不同的文字表达出来,做到“一以贯之”,曰:“行‘仁才能成‘仁道”。老子主张的“仁”是以全德之名的“仁”,是发乎自然的且符合大道的。老子的“仁”其实蕴含了所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一种本真面目,一种自然流露。

(二)朱熹对“仁”的训释

朱熹世称朱文公,朱子。宋朝著名的思想家,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引用二程对论语的理解,也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品评,开辟了独特的仁学体系。《中国儒学史·宋元卷》评价朱子的仁学,道:“《论语》仁智关言,此下儒家中最富重智精神,能真达到孔子仁智并重之教者,实当推朱子为第一人。⑤

“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与者,疑辞,谦退不敢质言也。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立本则不可。盖仁是住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木与!”⑥

朱子将“仁”训释为“爱之理,心之德”。“心之德”,朱子将“仁”建立在人心的基础上。朱子对“仁”和“心”作了区分“心非仁,心之德为仁”⑦言之“爱之理”,仁可以说是一种天理。朱子说,“仁者,受之理……仁是根,爱是苗……仁是未发,受是已发。仁是体,爱是用……爱之理,爱自仁出也。然亦不可离开了爱去说仁……盖仁,性也,性只是理而已;爱是情,情则发于用。”⑧此处,朱子表达“仁为体,爱为用”。“仁”的哲学基础既“天理”。

朱子的“仁学”即使走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是基于仁之本的问题。“仁”学的发展,还要兼顾当时的社会背景,解决当时的信仰危机。朱熹是“仁学”的集大成者,将“仁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理雅各对《论语》中“仁”的理解

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年)是英国苏格兰人,出生于一个非国教的富商家庭。他既是伦敦会传教士也是著名汉学家。1861-1872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在香港陆续出版了五卷本的《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被誉为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中国经典》给那些想了解中国文化地外国人提供了条件,也传播了中国文明。《<论语>的哲学诠释》一书的作者安乐哲、罗思文说:“每一个精益求精的学生都会逐一研读理雅各对中国经典的英译本。”⑨理雅各的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美名也因此得来。

以下引用理雅各《论语》译本的内容:

“仁is explained here as ‘the principle of love, ‘the virtue of the heart. Mencius says 仁也者人也,‘仁is 人,in accordance with which Julien translates it by humanitas. Benevolence often comes near it, but, as has been said before of 君子,we cannot give a uniform rendering of this term.” 理雅各将此处的“仁”翻译为 ‘the principle of love, ‘the virtue of the heart.,翻译的原文应该是朱熹的“心之德,爱之理”。同时,理雅各又引用了孟子的“仁”解,并且同意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儒莲的理解,将“仁”翻译为人性。理雅各最后说道,为成为君子之前,不能说“仁”是仁慈。在理雅各看来,与“仁”对应的是“Benevolence”。理雅各所理解的仁的源头来自哪里?

对西方人来说,基督教对他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圣经》是基督教的思想传承的载体。“从世界文化史上看, 一千多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够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化产生过那么巨大而深远的响。”⑩笔者认为,理雅各对“仁”的理解,除了对中国文学、文化的了解之外,也一定受到《圣经》思想的影响。其次,理雅各是西方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典故无法正真理解也是合乎情理。所以,理雅各所理解的“仁”与我们所理解的仁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别。

三、中西方对《论语》中“仁”的理解对比

在中国,“仁”的发展变化都是紧跟时代潮流。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说明它符合君子统治的意图,因此,孔子所推崇的“仁” 也应该包含伦常关系。伦常关系统一了混乱的社会关系,以“君、臣、父、子”把民众分出差等。这正是我们所知道的“礼”。可以看出,《论语》所倡导的“仁”是与“礼”有关,是一种差等的爱。

理雅各译本中的“仁”是仁慈,是神对人的怜悯之爱,与《圣经》中倡导的“博爱”思想相同。“博爱”所倡导的是人格上的平等,异于中国的差等的爱。但《圣经》宣扬上帝创造世界上所有生物,上帝以全知的视角洞察人类的一切。所以人类必须对上帝毫无保留的敬畏、顺从和祈祷。《圣经》的伦理道德宣扬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并不包括人与神的平等。而《论语》倡导的是 “天人合一”思维。这就是中西方对“仁”理解的差异所在。

四、结论

本文列举了何晏和朱熹对《论语》中“仁”的训释,也展示了西方汉学家理解各对“仁”的理解。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西方对“仁”的理解还是存在差别,根本原因在于各自历史文明积淀不同。笔者认为理雅各是以一位传教士的身份进入中国,但在翻译中国典籍的过程中,逐渐对中国“仁”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也许阐释行为本身就体现着“仁”。总之,中西方有其不同的道德体系,体系下是各自不同的道德精神。不同伦理道德体系的存在,可以相互借鉴,互相融合。人类对伦理道德的追寻就是人类精神不断进步,不断拓展其精神空间,人类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体系的表现。

注释:

①高赞非.孔子思想的核心——仁[J].文史哲,1962(05):1-12.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③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④怀轸,丁怀超.何晏与魏晋玄学的兴起[J].晋阳学刊,1986(04):60-64.

⑤韩钟文.中国儒学史宋元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⑥朱熹(南宋).四书章句集注[J].中华书局,1983.

⑦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⑧黎靖德.朱子语类[J].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⑨安乐哲,罗思文,余谨.“论语”的哲学诠释: 比较哲学的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⑩尚显成.《圣经》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J].中国宗教,2003(10):44-45.

猜你喜欢

中西方论语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初中英语教学
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打击乐的融合与发展研究
中外近现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