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016-05-14孔祥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内容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一直以来,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影响阅读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粗浅理解,以作引玉之砖。

一、忽视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原因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那为什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然收效甚微呢?造成这一症结的原因,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提到语文教学的任务一般只提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常常在知识和能力这两者之间转圈子,唯独忘了培养习惯的重要性。二是教学中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反复,但在高考至上的今天,老师和学生都不舍得花时间。

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

要真正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培养兴趣,潜移默化

许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这是因为没有领略到阅读的丰富性、生动性和乐趣性,从而觉得学习生活太贫乏、太单调。作为中学教师要大胆破除一切束缚和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放心读、放心学、放心想。为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数量上从“多多益善”到个性化选择阅读;在阅读质量上从“不求甚解”到“知其所以然”;在阅读方法上从“一目十行”到精细阅读。结合课堂教学,可以活用以下的方法: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人物的成才之道,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利用自习课等课堂时间进行课外书籍欣赏、阅读心得交流,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让学生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

(二)反复诵读,其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平时的阅读中,要鼓励学生反复诵读,养成“初读-细读-品读”互相协调的阅读习惯。初读是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初步整体感知的目的。细读是对课文作进一步的阅读,要仔细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重点内容、基本情感和表达方式等,对文章内容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了解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确定中心思想。品读则是对一些优美、精辟、深沉的语句在分析和欣赏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逐句逐段地作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品味。它是在反复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从内容到形式,再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多方的揣磨、比较、评价、运用的阅读活动。“品”的目的,一方面感悟到文学的特点,启发写作的思路;另一方面受到情感、做人等方面的启迪,由“读入”转化为“读出”。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全文,接下来对课文进一步的细读,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感情变化,最后,集中品读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遇害的段落,体会作者对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的愤慨之情。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将初读、细读、品读互相协调配合,就能更有效地理解、掌握《记念刘和珍君》的主题。

(三)典型引路,触类旁通

典型性是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特点,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这一例子的作用,通过剖析教材,让学生找出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做到触类旁通,并且将典型例子得出的规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通过典型掌握了规律性的东西,就能真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沁园春·长沙》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上阕,让学生结合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然后以上阕为典型,让学生掌握分析的钥匙,下阕就可让他们自己去“反三”了。学生掌握了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方法,就能将这一方法迁移到课外,自主学习其他同类的文章。

(四)大胆想象,勇于开拓

阅读习惯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往往回味悠长,兴致不减,这又是激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良好机会,教师要善于设计,引导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课堂之外,将思考引向更加深入、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深入发现问题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皇帝展示新装,游行结束后回到宫廷,会有什么举措?让学生给文章设计一个合理的结局。同学们对此反响强烈,各抒己见,设计奇特,其中最妙的一个是:两个骗子领导人民起义,推举说实话的小孩做了皇帝。这样,使学生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展开创造想象,将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五)广泛阅读,正确引导

阅读习惯的培养还应体现于更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中学生由于认知、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太成熟,很难科学地筛选出那些文情并茂、健康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图书、如何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首先,可以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举办学习小讲座、课前小演讲、组织读书兴趣小组等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阅读欣赏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有益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有步骤、有计划的指导下读好书、好读书。

其次,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循循善诱,例如,在指导学习《屈原列传》和《林黛玉进贾府》时,不妨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阅读《史记》《红楼梦》,诸如此类,结合教材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与课本内容对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六)勤做笔记,提升认知

阅读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用无穷。徐特立先生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写读书笔记好处很多,能够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判断及概括能力,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有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有许多独特的发现和新鲜的感受,但往往也表现出认识的肤浅和热情的低落,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讲评引导。从理性的高度提高学生对理性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深究生活现象的内蕴,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引出深刻的道理。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而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就是这个工程的基石。所以,为了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受益终身,今后仍要踏踏实实做好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孔祥东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复圣中学 271400)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内容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好习惯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