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墟之爱

2016-05-14康与其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8期
关键词:倾城之恋张爱玲

摘 要:《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关于范白之间爱情的解读学界众说纷坛。笔者认为在《倾城之恋》中,张对于爱情的看法是矛盾的:既感到悲观迷惘,但又不放弃希望,在孤绝中坚守,希冀能够寻找一份真爱。小说中范白两人的相爱不是乱世中简单无奈的凑合,而是一份心意相通、患难与共的真爱,这寄予了作者张爱玲对爱情的美好希冀。文章试从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爱情叙事的方式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来分析探究这种爱情观的书写形成。

关键词:张爱玲 倾城之恋 废墟之爱 爱情书写

浪漫是什么?是非要倾尽一座城的旷世奇恋吗?然而《倾城之恋》却并不浪漫,张笔下的爱情大多也如此:自私、世俗、不堪一击,独独与爱情无关,十几岁的少年读罢,总有纯真怀想被恍然击碎的失落感,似在胸口压了一团沉重的黑云,却迟迟无雨的压抑。

不同的人对《倾城之恋》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傅雷曾经评价它说:“仿佛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宝塔……美丽的对话,真真假假的捉迷藏……虽然经过了精雕细琢,但说到底还是一种不健康的东西,是整个社会的倒影……既没有真正的欢畅,也没有刻骨的悲哀。”另外,台湾的水晶先生对张爱玲喜爱较深,对其作品研究也较深,他认为白流苏就像古代的一个美人,与中国一些著名的美女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也有学者这样评论它,认为这虽然是一部爱情小说,但是其中却没有真正的爱情,只是一个虚构的骗人的故事,透过这个故事,看到的是中国女人无尽的悲哀。

但是在笔者看来,在这篇小说中,隐含的却是张爱玲对爱情的矛盾心理:虽然看起来两人的情爱博弈极尽工巧,但也无不流露出在孤绝中的坚守,希冀能够寻找一份真爱的诚挚。所以小说中范白两人的相爱不是乱世中简单无奈的凑合,而是一份心意相通,患难与共的真爱,这寄予了作者张爱玲对爱情的美好希冀。由此,她也才会给予小说以大团圆的结局。

故事起初发生在“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的白公馆,在这里,度日如年,每日的生活刻板没有变化。白流苏作为一个离了婚的女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日子更是难捱。这里的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没有一个愿意接纳白流苏。虽然她自己也知道这种境况不好,想逃离,但是却又安于现状,缺乏改变的勇气和方向,也没有具体的行动,顾不上“张罗”,根本无处可逃。还好白流苏是属于那种看起来不怎么老的很中国式的女人,就像文中描绘的,从外形上看,白流苏娇小玲珑,有属于孩子般的可爱。在遇到范柳原的时候,这种可爱便萌发了,她一眼就认定了他,这种固执和感性,也像小孩子般。

范柳原也是一个矛盾体,外表风流不羁却心机深沉,既是外表风流内心空虚的花花公子,却又是带有一丝期冀寻求灵魂共鸣的诗人气质的人,是想找一个“真正的女人”的。而她也决定为了自己的后半生赌这一把,即便所有的家人都不理解她,反对她,她也丝毫不为所动。她们以为她这一辈子已经完了么?早哩!在这之后,她也就有了自己的小世界,将外面的一切都摒弃在外了,与她无关!

他对她是有好感的,很明显,初次见面,不挑“花团锦簇”的宝络,却偏偏挑中了“月白蝉翼纱旗袍”的她,而他是真心实意喜欢她吗?那倒也不见得,她也是没落望族里长大的小姐,见惯了遗少纳妾嫖妓的炎凉,他对她说的那些情话,她又怎么敢相信?他终究是花丛中走过的男人,他的真真假假她不能不当心——看过了那么多淡漠的人性,她信的怕也只剩下自己了。可是为了范柳原,没有沾过骨牌和骰子的流苏也愿意赌一把,哪怕赌注是那样的虚无缥缈,她偏愿意搏这一把。她如果输了,就会变成这个没落家族里更没有地位与名声的女人。可如果赌赢了,她就可以得到范柳原,那个众人觊觎的可以带给她一个不一样的下半生的男人。试想倘若没有一点好感,她又怎敢这样孤注一掷地将前途赌在这个人的身上?

到了香港,流苏含笑问柳原:“范先生,你没有上新加坡去?”柳原轻轻地答道:“我在这儿等着你呢。”这句话带了几分试探与玩笑,却也不失为一句真心话,流苏知道柳原对她是多多少少动了情的,因为他为了她也是动了一些心思。但此刻的她对柳原那些“要背着人说,背着自己说的”傻话没空琢磨真假。因为这个时候她面临着取舍,她知道需要一个东西来让自己稳定下来,但这个东西不是感情,正是婚姻。

柳原是讲究精神恋爱的,他和她都是看够了四周那些坏事、坏人的人,他隐隐地觉得她是能够懂得她的人,才会说“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流苏是想要懂得他的,可她更想懂的是他如何才答应娶她,为了这场孤注一掷却又猜不到结果的暧昧,她必须是懂他的,却又必须时刻提防着不能“白牺牲了她自己”于是她只是小声答应着:“我懂得,我懂得”。

在两人进一步的情感攻守战中,两人也愈发动了真情,去大中华吃饭,流苏笑着说:“专诚到上海吃香港菜,似乎有点傻”,柳原只道:“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欢做各种的傻事。”就像普通的恋爱中的情侣一样,做一些在外人看来没有意义但是他们自己却乐此不疲的事情。

他们俩都习惯于将自己的真心隐藏起来,也许他们都曾经坦诚过,但是他们自己却又彼此不信任。

于是矛盾便出现了,流苏认为恋爱过程中女人听不懂男人的话也没关系,可衣食无忧的柳原则想追寻更多精神上的理解,所以用他自己话说就是没有必要找一个人管着他,而这个人又不是喜欢他的人。所以两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流苏一直在试探等待,而柳原“也始终没有一句扎实的话”。然而如此往来,这场心理攻守战便僵持了下来,流苏此时其实已占了下风,而她自己也是清楚这点的,但她不愿意就这样输掉这场豪赌,所以做出了回沪的决定,心想着既然他还没有得到她,也可能以后再来找他,到时他就会给她她所希望的东西。

回到白公馆,流苏面对的是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旧道德批判着她,认为女人受到男人的欺骗是咎由自取,而如果女人想欺骗男人没有成功,反而被男人欺骗了就更加不可原谅。为了生存,她也想过去找一些工作,哪怕这个工作很辛苦。但是她又觉得干一些职位比较低的工作与自己的身份不符。实际上,身份于她,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一个秋天。她已经老了两年——她可禁不起老!她知道自己失败了。然而流苏也不是单单一个人败了,若说这样的局面是柳原可以控制的也罢,不可控制的成份也有,他还是记挂着这个他未曾真正得到过的妇人。毕竟,她就是医他的药。

又有一个夜晚,柳原仿佛按捺不住,打电话给流苏,道“我爱你”,挂了,未了,又是一个电话:“我忘了问你一声,你爱我么?”流苏只道:“你早该知道了,我为什么上香港来。”这里本该是一段真爱告白,可偏偏是两个自私的人,他认为天地悠悠,个人能把握的东西太少,更遑论地老天荒的爱情,而她也孤注一掷地相信婚姻是圈养地老天荒的最佳途径。关于这段描述,学者陈思和曾经提出,范柳原引用的诗经诗句“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是有改动的,“成”字改成了“相”,也就是“与子相悦”,与其说是柳原记错了诗句,不如说是张爱玲让范柳原故意改的。“与子成悦”是一种相互的承诺,但是“相悦”的意思是相互看着高兴,其实改变之后的诗句更加符合范柳原的心理。

柳原还是回来了,而这一次,流苏对于柳原的冲动也没有再拒绝。虽然他们都是第一次接吻,但是他们都不相信对方是第一次,他们的精明,其实是害了他们自己。也许这种场景在他们心中幻想过数百次,但也许仅仅是幻想,双方都没有想到真的要发生。一旦真的发生了,双方都比较吃惊、意外,无所适从。这一段电影的暗场烘托技法自然地运用到小说中来,含蓄而唯美的情欲描写却把一切都说透了。也许他们之间是有爱的,要不又有什么必要这么折腾呢?

到这里,流苏已在爱情与经济上近乎妥协了,她承认她是对他有好感的,他带给她美好的享受。可她是爱他更多,还是希望得到经济上的保障更多呢?一周的热情真的能抵抗得了一年的寂寞吗?大概都不得而知,可不管如何,流苏在这场攻守战中算是溃不成军了,情妇也好弃妇也罢,无论哪个身份都能叫她下半辈子抬不起头来了。

可谁知就在这当口,战争爆发了。轰天震地的一声响,把那些暧昧纠葛都隔在了战火之中,“柳原颠簸着来接流苏,叹道:‘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苏也怆然,半晌方道:‘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柳原笑道 :‘你打算替我守节吗?”

玩笑中不由得流露出两人的真性情,乱世愈演愈烈,流苏到了这个地步,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

随后,两人到了家每天只顾着吃喝与打扫房间,少了那些机巧算计,勾心斗角,竟有了平凡夫妻的气象,流苏还学会了做油炸“沙袋”,咖哩鱼。两人在饭食上居然萌发出空前的兴趣,流苏与柳原“倒真谈起恋爱来了”,流苏得到了她期待却又未曾预料到的最好的结局。

成全她的是香港的沦陷,这是一个比较悲哀的结局,但是她丝毫没有意识到,所以她对此的反应也比较淡漠。她的举动有两点,一种是笑呤呤地站起身来,这种笑,是麻木的,没有感情的;还有一种是将蚊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这也是一种比较冷漠的做法。

没有了乱世,白流苏等不等得到范柳原来完成一段倾城之恋,我们不得而知;然若独独只有乱世,而没有两个普通人之间平凡的烟火味的爱,这段传奇是注定不会这么圆满收场的。

通过对白范两人爱情故事的书写,反映了张爱玲的爱情观或者说是婚恋观——复杂而又矛盾——既感到悲观迷惘,但又不放弃希望,在孤绝中坚守,希冀能够寻找一份真爱。这与张爱玲本人的爱情经历也是有关的,这种旧式大家庭正是她最熟悉的背景,幼年时父母离异,家庭的败落都给他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促成了她这种既难以相信又渴望爱情的心理性格。同时也揭露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禁锢下寻找爱情的艰难和悲惨的命运,爱情之于饮食男女的稀缺现实,以及女性如何摆脱困境寻找到真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陈思和.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周敏.乱世中唯一的一点欢喜——读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6).

[4]刘晓希.女人心事:许鞍华“女人三部曲”的实在论探查[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陈姗.《倾城之恋》再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09,(1).

[6]张爱华.自救与沦陷——浅析《倾城之恋》主人公白流苏的悲剧人生[J].开封大学学报,2012,(2).

[7]张聪敏.试论《倾城之恋》的爱情缺位[J].语文学刊,2012,(18).

[8]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康与其 湖南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10000)

猜你喜欢

倾城之恋张爱玲
名人的味道
《倾城之恋》与《莫失莫忘》语言特色的比较研究
浅论《倾城之恋》人性异化的悲剧性表现
《倾城之恋》:掀开传奇的华丽之袍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中隐喻的认知探析
CAUTIONARY TALES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