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教育实践的研究与思考
2016-05-14邬余俊
摘 要: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进行历史、现实的研究、思考,探讨中职教育究竟应如何作为,才能真正成为劳动者就业和实现人生出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才观;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邬余俊(1963-),男,安徽合肥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兼附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哲学、职教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课题“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对学生影响的研究”(编号:JG13420),主持人:李丽珠、邬余俊;安徽省教育厅课题“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编号:JG11371),主持人:郭镜、邬余俊。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8-0093-04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明确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和通过劳动实现人生出彩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然而在现实中,中职教育的发展却是举步维艰,客观上需要对其进行历史、现实和全面的研究、思考。
一、我国中职教育历史的简要回顾
(一)改革开放之前中职教育的历史回顾
中国的职业教育实际上是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国人进行反思,形成师夷之长以制夷思想,并兴起洋务运动的结果之一。1867年1月开办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正式兴起。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建设推动着教育特别是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空前发展,截至文革前,该类在校生猛增;文革期间,中等职业教育一度停滞不前;到了1976年,又开始出现缓慢增长势头。1999年,全国职业学校1071所,成人职业教育学校871所。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前20多年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改革开放后的前20多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很大发展,在招生数量,特别是生源质量方面一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当年的中专生,如今主政一方或在行业内出类拔萃的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就业光荣,考上技校是实现人生出彩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之初,工人处在当时社会中的“老大哥”(农民是“二哥”)地位,能考上技工学校,不仅意味着找到一份好工作,将来会有好前景,而且还能够解决城市户口、吃商品粮等问题,这种人事制度下的职业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将来的身份发生改变,而且为其未来通过劳动实现人生出彩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行业和企业举办者居多。这种办学背景,使得专业设置有特色,课程设计理实一体,教学重在内涵建设,并能紧密联系行业或企业实际需要。当时很多学校自编、或参编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实习单位明确、毕业分配去向明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度高,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上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三是生源质量高、职业学校教师很少有职业倦怠意识。由于学生是自愿上职业学校而非被志愿,其中考成绩一般不低于当地省或市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学生素质普遍较高。老师愿教、学生愿学,教学双主体处于良性互动状态,教师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强,职业自豪感较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明确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1]。根据《201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有13093所,在校生2205.33万人,这些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高就业率却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同质化的教育教学,使得办学质量不高、缺乏特色,毕业生就业中的学非所用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其严重缺乏吸引力。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助推作用不明显,中国虽然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远不是经济强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能够培养与之匹配的大量技能型人才。
二、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
(一)宏观层面形势趋好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政策层面分析:1996年,中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这些文件明确了要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分层办学、分类办学,并注重相互之间的衔接。
2.政府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国家对中职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大,减免学费范围已经扩大到县域非农户口子女和城市困难家庭子女,各类助学金、奖学金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此之外,各级财政投资比例越来越大、教育费附加和职教奖补资金逐年提高,对中职学校进行生均拨款的省份逐年增加。
3.人才需求缺口较大。随着经济转型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应该说,政策层面的给力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已经奠定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基础,面对新的情况,促使学校在服务理念和教育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微观层面错综复杂
1.“人才”观存在误区。随着中高职衔接、600所普通本科大学将转型为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上升的立交桥已经打开,职业教育成为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转型的高校多为升格不久的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教育本身对这些学校就有一个从观念到实践的挑战,因此学生和家长普遍不认可。受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普通高考是正道,毕业后能够就职于公务员系统或事业单位吃“皇粮”是正途。这种“人才”观不转变,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就很难有大发展。
2.职业学校自身美誉度不高,缺乏吸引力。举目职业教育,不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乃至刚刚转型的本科学校,除少数原行业举办的学校,大多数是通过政府行为,由同一层次普通学校中的弱势学校衍生、转变而来,这是老百姓不认可职业教育,甚至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生教育、末流教育的重要原因。目前的职业教育留下更多的是政府干预的痕迹,而非好的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教育规律自身的自觉选择,这里存在主动与被动之分,而恰恰是这一点影响、决定着办学主体自身的观念和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内在的吸引力。
3.招生政策不合理,中职生源质量难保证。受制于先普后职招生批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中职校招生普遍存在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情况,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仅未达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有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在养成习惯、心理健康、自信心等方面存在缺失,客观上加大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
4.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不高,适应不了市场需求。中职教育教学,仍习惯于传统模式而不能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因此,难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工巧匠。一些教师因没有成就感不愿“教”,学生因听不懂、无兴趣不愿“学”,因所学没有用而不想学。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职校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低,职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吻合度低、专业对口率低。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差强人意。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比例普遍较低,很多“双师”因“考”而来,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必要的专业技能,所谓实训也只是流于纸上谈兵,理实一体、学用结合难以落在实处。
三、发展中职教育实践的探析
(一)国外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及特点
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有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美国“社区学院”的工作多途径模式、日本的综合高中模式等。目前国内比较推崇的是德国“双元制”模式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德国“双元制”主要指在职业教育办学中,政府与企业合作,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培养专业技术工人的双元组织形式。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徒弟,在学校是学生。职业学校教师完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由学校组织考核,企业完成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则由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从而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三重培养”。其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校企两方面的资源。该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比较有助于产教深度融合和五个“对接”。澳大利亚TAFE,其意为技术与继续教育。这种模式始于中等教育后期,重点在于高中后的职业技能培训。TAFE的成功,关键一条是建立了终生教育的理念,强调了人的学习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对国内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强调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和继续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观国外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简要归纳为以下主要特点:
1.从政策、法律等层面,均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2.重视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能力培养;
3.职业技术教育自成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既是学生找工作的pass,也是他们将来继续深造的凭证;
4.重视中职教育与其它教育的联系,横向普职融通、纵向中高职衔接等,职校生升学机会多,既避免各类优秀人才被埋没,又提高了职校生的学习进取心;
5.重视中职师资队伍的建设,既强调教师应具备教育家、工程师、熟练工人三种职业所需的素质与能力,同时,也对合格教师给予参公待遇,免交社会保险。
(二)关于国内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针对国内中职教育现状的探析和对国外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发展国内的中职教育,必须注意:
1.尊重职教自身发展规律,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政府需要补位,但不能缺位、越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就宏观层面,科学规划,从政策、法律方面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经济规律和学校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办学。如各类示范校建设,应当有一定的量化指标和考核指标,但如果过分强调显性的硬件办学指标而忽视办学中的软实力等隐性指标,则有越位、误导的倾向。近年来一哄而起的新校区建设,普遍存在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示范校建设,应重在其内涵教学基础上的特色建设,而非大而全的学校规模扩张。职业学校的建立,也不能由同等普通学校中的弱势学校简单转化而来。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和法律,引导和鼓励同等学校中的优质学校举办职业教育,并通过其示范引领,发挥标杆作用,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才能唤起普通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并视之为劳动者实现就业和人生出彩的重要途径,惟此,才能增强职业学校办学的吸引力。
当前的招生制度限制了职业教育平等发展的空间。建议中招录取中取消先普后职原则,参考改革开放初期的中等学校的招生方法,按学生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自主选择上普高或职业学校,以引导人才合理分流,有利于职业学校培养人才。与此同时,国家和社会层面,都要形成新的人才评价制度和氛围,即以能力而非学历为主的制度,并在人才待遇等方面给予保证。随着经济转型,举目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没有好的教育制度,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们与西方工业强国相比,缺少的不是高科技,而是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少的是一种劳动光荣的氛围。民办学校作为公办学校的补充,在一定条件下,对于激活公办学校的积极性、危机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民办学校不能以特色和质量立校,而是寄希望于用经济手段抢生源、谋生存,则失去了其存在的原有之意,作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面对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应当有所作为而千万不能不作为。
2.职业学校应以特色立校、以质量求发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2]是我们面向2020年乃至更远的未来,学校发展的新的努力方向。各类职业学校在办学中要形成特色,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且要通过行、校、政、企多方面专家组成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科学设置专业,既要形成同地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错位发展的特色立校办学思路,更要统筹谋划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实训周期、师资队伍建设等,以一流的办学质量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各类中职学校,要有超前意识,围绕经济转型和市场需求,提前做好专业论证,师资、实训、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周密安排,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拳头专业。对现有专业也要进行评估、分析,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全面加强五个“对接”,努力把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
3.以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以校学生会和各种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为抓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身闪光点,找到自信,从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在智能结构和类型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总体上可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不同的智能倾向,对知识的掌握具有不同的指向性[3]。从受教育者智力结构的差异看,职业学校的学生更适合形象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其习惯养成和学习成绩普遍差强人意,不自信是大多数小孩的共同特点。如何依靠集体的力量,以学校有限时空的教育对学生产生无限的影响,让集体影响个体,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学会做人、做事,这是职业学校各项工作中重中之重的事,先成人、后成才是职业学校必须坚持的方向性问题,切忌本末倒置。个别学校招生后,压缩学生在校的必要时间和培养过程,充当学生就业的中介机构的做法,不仅损害了职业学校的声誉,而且最终将使职业学校的办学之路越走越窄。
4.抓内涵质量建设,提高职业学校的美誉度,增强自身吸引力。办学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存的头等大事。必须通过师训、师带徒、教学督导及其跟踪评估、名师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系列举措,强化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从而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通过全方位的以课程改革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形成接“地气”、“会教”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干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其爱心的培育,养成全员特别是一线辅导员关爱学生的责任心,营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和机制。惟有如此,才能助推职业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增强自身的美誉度和吸引力。鲁昕副部长直言:职业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过去,职业学校对毕业生的定位是套一身蓝工作服的产业工人,现在,学校要转变观念,要为中高端产业输送技能人才”。[4]
5.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在内整个教育过程,要加强正确的“三观”教育。中职学校要加强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及其职业生涯规划在内的系统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学习、工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正面宣传,进行思想观念更新,探索职业院校升学考试新机制,考试内容可以区别于普通中考、高考。职业学校选拔考试制度侧重于形象思维、动手能力,而普通高中、高校的选拔考试侧重于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6.构建人才终生发展的立交桥。横向进行普职融通、纵向打通中高职本科研究生上升通道,构建人尽其才、人尽其能的良好发展环境、培育机制;从选人用人制度上和薪资结构构成等方面营造劳动光荣、能力本位的氛围,营造全民热爱学习的氛围——把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人生价值的途径,而非仅仅只是谋生的手段。
参考文献:
[1]2007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2007lh/content_553165.htm.
[2]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4/201502/183971.html.
[3][美]霍华德·加德纳.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M].1983.
[4]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成都召开的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411/178040.html.
责任编辑 秦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