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现代漆画教学的“漆性”与“画味”研究

2016-05-14张建梅

职教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 要: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是由漆画学科定位和现代漆画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现代漆画教学培养和实践运用中需正确认识“漆性”和“画味”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漆画;漆性;画味

作者简介:张建梅(1982-),女,山东济宁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基金项目:2014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现代漆画的‘漆性与‘画味研究”(编号:14CF118),主持人:张建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漆画创作中的‘漆性与‘画味研究”(编号:2014QNBJRC007),主持人:张建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8-0076-04

现代漆画作为一个概念产生的时间较晚,但是它作为一种创作活动,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却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七千年前就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漆工艺创作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的漆工艺制品,汉代、魏晋时期的墓葬中也发现了一定的漆器制品和漆壁画,这都可以证明我国悠久的漆艺历史。现代漆画来源于传统的漆工艺,现代漆画在继承我国漆工艺的优秀传统的同时,还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如油画、版画等艺术门类的思想观念和创作手法,正是这种中西方优秀艺术文化、思想观念的结合才形成了现代漆画的面貌。

一、现代漆画的概念界定和在高职院校中的学科定位

“漆画”这一概念产生于近代。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我国著名美术家沈福文先生开始把漆画教学引进到学校教学中,并创作了第一批现代漆画作品。但此时漆画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概念还比较模糊,运用也不明确。“漆画”这一概念往往与“漆工艺”相互混用,漆画即等于漆工艺,漆工艺即等于漆画。漆画作为艺术门类还没有独立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化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全国各地举办了许多专题性的漆画创作研修班和展览,直接促使漆画开始在社会中崭露头角。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时,漆画第一次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画种参与,得到了全国艺术界的重视,进而到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漆画更是有了其独立的展区,地位和影响进一步得到了艺术界的肯定和重视。与此同时,因为漆画艺术相较其它艺术形式,与市场与手工艺技术结合的更为紧密,因此,全国各层次的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漆画专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高等院校中开始开设漆画专业,到现如今全国高职院校中开设漆画专业的很多,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浙江、北京等地区。高校中开设漆画专业已经有近三十年历史,但是在最初阶段漆画专业的开设却存在着很多尴尬的问题,如漆画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和相应的设备缺少等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漆画教育的发展。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属于师资和技术上的,而对于漆画的长远发展来说,更重要的问题还是属于漆画学科定位对于漆画长远发展的困扰。现代漆画的产生离不开传统漆工艺的土壤,而传统的漆工艺在古代社会一直以来都由专门的漆工所掌握,其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大体只是局限在民间和为满足上层统治阶级的功能性需要的范围内,其社会地位和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如书画艺术。

事实上,漆画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开设,是因为漆工艺一直都属于技术工艺,而非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来源于漆工艺的“漆画”也是如此,虽被冠名以“画”,在现代社会中被认为是纯艺术的概念,但它还是摆脱不了被人们认为是工艺技术的认识。所以对于现代漆画的长远发展,其在高职院校中的学科定位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到底是把漆画划分到“工艺美术”中,还是把漆画归于“艺术”的范畴,这直接决定了现代漆画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中漆画教育、教学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现代漆画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想的影响,在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摆脱传统漆工艺中过度重视“技术”层面的问题,在表现“漆性”,即围绕漆的技术工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其绘画性表现,以表现主观思想情感的“画味”为目的,更加趋于向“艺术”层面的方向发展。所以,现代漆画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它已经脱离了纯粹的“工艺”技术层面,上升到和油画、国画、版画等画种同一层次,被定义为“画”的范畴,它的文化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受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漆画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定位得以确立,为现代漆画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漆画教学中“漆性”和“画味”失衡现象

国内高职教育实践表明,目前高职院校漆画教学中存在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仍是由现代漆画学科定位和现代漆画自身概念和性质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所谓“自身性质”就是指现代漆画集工艺性和绘画性,即“漆性”和“画味”为一体的性质。现代漆画这一特性和学科定位的模糊性使得在高职院校与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中存在两个不合理的教学现象。

(一)重“工艺性”,轻“绘画性”

在高职院校中存在把漆画看作工艺美术,而在教学中也是以传授各种表现工艺技术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提高学生对“工艺性”的掌握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漆性的表现力,运用漆性表现出的特有肌理和不同材质的质感等来衬托出画面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偏向于工艺技法的熟练运用和对产生不同画面效果的偶然性和不可把握性的技术性探索。这种现行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

《髹饰录》中分析漆工“三过”的时候,提出的第一条“淫巧荡心”,就是从反面对“材质合用”的科学界定[1]。漆画的这种教学模式也使得在高职院校漆画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走向一个纯粹追求技巧的精巧制作过程,炫丽的技术成了漆画的主要内容,而作为画的韵味、思想、情感却丧失了,所以这一状况使得在高职院校中很多从事漆画的教师和学生把漆画创作变得简单化、技术化。这种是以“工艺性”为目的,即掌握漆画的媒材—漆—的特性,以及有关漆的工艺技法的教学模式把漆画划归为了纯粹的工艺技术,而脱离了艺术的内涵,导致作品缺少“绘画性”。毫无疑问,这与高职院校重视实践运用的办学思路相关联。

(二)重“画味”,轻“漆性”

在专业美术院校普遍存在将现代漆画作为“绘画”的艺术,以强调画的“画味”,以及强调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观念的表达。漆性、工艺技术只是作为传达作者意识、情意的手段,甚至是舍弃漆性,纯粹的把现代漆画像油画、国画那样来看待,以油画、国画的方式和观念来进行教学。

具体而言,受国家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和导向,在专业美术院校漆画教学中存在把漆画等同于油画、国画等画种一样的现象,轻视“漆性”的表现,视漆工艺技术、表现手法、审美方式等为影响漆画升华为绘画艺术的障碍。许多人认为漆画应像西方油画一样应该把绘画表现的主观性,注重用笔时节奏的变化,注重主观的思想情感的表现作为漆画唯一的表现内容,这种过度主观化的方式也使得漆画从前者技术化、工艺化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一极端模式将舍弃几千年的优秀漆艺文化传统,更舍弃了漆画的根源。这种教学思想观念使漆画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性、自主性,漆画变成了油画的附庸,漆画教学也只是披着漆的外衣的油画教学,漆画创作也只是简单的以漆作为媒介,形式、手法、审美观念等都是以油画为依据。漆画没有系统的教学方式,一切都只是依据经验的试探性尝试,使得专业美术院校在办学中存在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漆画的发展。

上述两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与专业美术院校的漆画教学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存在不合理性,都有其狭隘的一面。

三、正确认识“漆性”与“画味”的关系

“工艺与绘画是现代漆画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因此,漆画创作者应在潜心研究并熟练掌握传统漆艺材料性能及髹漆技巧特点的前提下,多方位提高自身修养,挖掘艺术精神表现的实质,纯化漆画艺术的语言,在思想上摆正工艺与绘画的关系”[2]漆画家寇焱教授的这段话让人意识到,现代漆画要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走出一条属于职业教育的长远之路,就必须坚持集“漆性”和“画味”于一体,即工艺性和绘画性为一体的发展道路。怎样在高职院校现代漆画教学中体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则决定了现代漆画发展的高度和未来发展方向。不仅如此,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必然结果。

在高职院校现代漆画教学中,漆画作为集工艺性和绘画性为一体的绘画艺术,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现代漆画与传统漆工艺的差异性,以及相比于其他绘画艺术,现代漆画又具有独特性的这一属性。正确认识现代漆画“漆性”的表现和“画味”的追求,明确高职院校漆画教学的职责和使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突破传统漆工艺表现语言,把传统漆艺与现代艺术观念相结合。传统漆工艺由于社会地位和漆工文化艺术修养的限制使得传统漆艺一直遵循的是一种被动满足统治阶级和贵族审美趣味的制作过程,漆工的主观能动性被限制了,个人的自我表现屈服于社会的审美潮流中,雇主的定制决定了内容与形式,也决定了作品不可能完全按作者主观的意愿来完成。而现代漆画作为绘画艺术,艺术的自我表现和个性表达是作品精神境界的主要体现,所以作者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以及作者对社会、现实、人生的感悟和体验决定了漆画作品的境界。现代漆画之所以为“绘画艺术”,除了主观印迹的成分比较明显以外,还有就是它不像传统漆工艺那样先由雇主决定题材、内容、形式,甚至是风格,再由专门的漆工按部就班的制作,这一过程中作者只有在制作技术这一环节上还具有独立性,技术的高低成为了作者唯一的主观印迹,这从根本性上限制了作者的创新性。

现代漆画作为绘画艺术,不管是题材,还是风格、形式都是由作者主观决定的,带有作者强烈的精神特质,这更能让漆画创作具有自由性和创新性。漆画作为绘画,必须要深化其绘画性。深化漆画的绘画性,决不意味着摹仿其他画种,更不意味着去图解生活。诚然,借鉴其他画种对强化漆画的绘画性起着相当的作用,从漆器上的花草图案到漆画中表现的现实生活,也标志着绘画性的加强[3]。所以,在高职院校现代漆画教学中,应该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授漆画技法之外一定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思考、自我观察的能力,平常要多体验社会生活,把客观的事物和形象与主观的精神相结合,这就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象,这一艺术形象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感悟和体验的结果,是自我创新意识的体现。这样也强化了高职教育实践性的特征。

著名漆画家杨在珽曰:“漆画是艺术和科学,是绘画和工艺制作相结合的产物。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然后才是制作技巧。漆画之本在于艺术”。[4]漆画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条件,首先在于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不是纯粹的技术。思想内涵的表达和体现在漆画教学中是不能直接传授的,教师只能传授客观经验和技巧,技术和经验只是表达思想内涵的手段。所以,高职院校漆画教学应该非常重视漆画作为“绘画艺术”自由、主观、创新性的思维训练和引导,努力突破传统工艺和技巧的束缚,赋予现代漆画新的内涵。

(二)探索和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

在高职院校现代漆画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的运用和探索。重视材料特性又不唯材料论,艺术表现总该是第一位的。在实践中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并不排斥对聚氨酯化学用漆的适度使用,但大漆为主要媒材的原则从未动摇[5]。现代漆画来源于传统漆工艺,现代漆画的技术表现也继承了传统漆工艺的技术,而传统漆工艺的技术表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属于“工艺”技术,是最大程度上发挥“漆性”优势的表现形式,而现代漆画作为绘画艺术,其思想内涵、观念形式、技术表现等方面相对于传统漆工艺都有本质的改变,所以传统漆艺的价值观、技术表现、形式观念不一定完全符合现代漆画的发展,那么探索和运用新的材料、技术、形式对于现代漆画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各艺术门类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明显的界限,各艺术观念、形式、内容等都显著不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艺术发展开始走向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吸收、渗透的方向,以往明确的界限变得模糊化,艺术越来越自由、开放,现代漆画也是如此。现代漆画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吸收、借鉴各艺术门类的优点,使得漆画形式、内容、思想观念、表现手法等变得更加自由,对材料的运用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漆材料的运用,各种新型材料经常能在现代漆画中见到,所以对新形式、新材料、新技术的探索和运用对于高职院校现代漆画教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既是社会发展对漆画艺术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建设漆画高职教育体系的需要。

现代漆画是重要的绘画艺术门类,它是集“漆性”和“画味”为一体的艺术,思想观念、情感表现以及对社会、人生的体验和感悟都是漆画艺术的精神表现,而工艺技术、材料表现是实现艺术精神表现的媒介和手段。基于高职教育的发展环境和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理念的特点,在现代漆画教学中应该是坚持以“画”为主,“工艺技术”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对绘画形式美感的把握,对艺术观念的不断创新,对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更新的精神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现代漆画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增强漆画艺术在高职教育中的社会吸引力,使其永远保持生机勃勃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朱益民,肖飞.中国漆画艺术的现代审视[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70.

[2]寇焱.中国现代漆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7.

[3]乔十光.漆趣与画味——中国漆画创作现状的思考[J].美术,1993(2):58.

[4]杨在珽.漆画应当随时代[J].艺术·生活,2008(1):79.

[5]吴嘉诠.关于漆画创作队伍的人才培养[J].艺术·生活,2008(1):82.

责任编辑 时红兵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