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选择问题分析

2016-05-14陈丹

职教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

陈丹 等

摘 要:创业选择贯穿高职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整个过程。准备创业前,高职大学生可能作出多种创业选择。创业准备期间,认真准备创业所需条件是高职大学生的应然选择。开始创业后,如果遭遇创业失败,高职大学生将面临“放弃创业”还是“继续创业,将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的选择考验。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各个阶段的创业选择,以增强创业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创业选择;创业教育;效果

作者简介:陈丹(1983-),女,湖北武汉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指导;王向东(1979-),男,湖南长沙人,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副研究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何应林(1980-),男,湖北赤壁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技能人才培养、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反思与超越——基于创业失败案例的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编号:2015N025),主持人:陈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技术哲学新进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哲学研究”(编号:14YJC880006),主持人:陈向阳。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8-0032-04

高职大学生创业活动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业选择贯穿于高职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效果,从而推进高职大学生创业活动,充分发挥高职大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对高职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准备创业前、创业准备期间和开始创业后三个阶段的创业选择进行了分析。

一、“敬而远之”还是尝试创业:准备创业前高职大学生的多元选择

所谓创业是指“创办事业”,它包括机会的识别和捕捉、资源的评估和获取、新组织的创建和对新业务的管理等一系列动态的复杂过程[1]。创业的路上不是像跃跃欲试的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充满掌声、鲜花和丰厚的物质回报,也不是像部分创业成功者在讲座中所说的那样轻松和顺利。要想获得对创业的“真理性认识”,创办起一定的事业,人们在创业过程中必定要“跟失败打交道”,即遭遇创业失败。所谓创业失败,是指发生在任何创业阶段中的创业活动中止现象[2]。它是一种人们在创业活动中很容易遭遇的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

大学生虽然在成就动机、革新性、开放性、自我效能感和机会捕捉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拥有的资源、社会经验和压力承受等方面却明显不足[3]。因此,总的来说,他们在创业方面与其他人群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也很容易遭遇创业失败。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2%,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仅有4%[4]。从大量相关报道来看,大学生创业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创业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

高职大学生是大学生队伍中的新成员,虽然他们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在创业方面不一定能够体现出来,加上高职大学生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大多较弱,所以整体而言,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高职大学生在创业方面并没有优势。

在创业失败“普遍”背景下,基于不同的动机,高职大学生在准备创业前可能做出如下多种创业选择:第一种,敬而远之。高职大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的发展道路有很多条,并不是一定要创业。既然创业失败如此普遍,创业能否获得成功无法确定,那么喜欢稳定的高职大学生就会趋向于选择稳定的就业岗位,根本不考虑创业。第二种,试试看。有些高职大学生对创业失败有一定的了解,但出于对创业成功的向往,或者对自己的能力或所具备条件的自信,想一试身手。在他们看来,创业成功了更好,不成功就权当丰富阅历、接受锻炼了。第三种,谨慎选择,积极准备。创业成功固然人人喜欢,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而且创业很容易获得一个失败的结局,不是人人都承受得了。所以,高职大学生是否创业,要基于对自身条件的谨慎判断。只有真正适合创业,承受得了创业失败,才选择走这条路。一旦选择走创业之路,就积极着手准备,而不是沉迷于空想。第四种,无所畏惧。高职大学生创业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有些高职大学生觉得创业即使失败了也没有什么,不如趁着年轻放手一搏,这样既可以增长本领,还有可能获得创业成功。持有第一种态度的高职大学生不选择创业,这无可厚非。但他们也不应完全排斥创业。接受一定的“普及性创业教育”,培养自己的创业素质,必将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受益。持有第二和第四种态度的高职大学生都希望获得创业成功,但是对此都没有把握,他们进行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赌博”行为,而不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理性规划和选择的结果。持有第三种态度的高职大学生或许也会遭遇创业失败,但他们会积极应对,持续努力,不断地向创业成功靠近。

二、认真准备创业所需“力量”:创业准备期间高职大学生的应然选择

选择或者不选择创业,是高职大学生自己的权利。如果高职大学生经过考虑选择了创业,他就进入了创业准备阶段,无论他基于怎样的动机做出这样的创业选择,都应该认真准备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力量”。

(一)准备不足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从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人,在突发事件面前,如能突然脑子变灵,能够很出色地应对,那该多好。很遗憾,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只有那些彻底地把事情考虑透了的人,才有可能采取出色的对策。因为对他们来说,那些所谓的‘突发事件,差不多都曾经预想过。”[5]失败学专家畑村洋太郎教授的这番话,道出了“准备”对于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在大学生创业这一事件上也是如此。大学生一旦选择创业,就应该积极着手准备。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缩小自己的认识与“对创业的真理性认识”之间的差距,减少创业失败。然而,正如学者谭一平所指出的,现实中很多创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最终根源都是准备不足[6]。为什么准备不足会成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质量不高和创业大学生付出的努力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充分准备创业所需要的条件对于创业大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

(二)高职大学生创业应做哪些准备

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业者必须考虑到人、财、物、市场细分、定位、管理体系、财务控制、退出机制、预算等一系列的事情[7]。辛晓晖等在《我们认识失败吗——哲学视野下的失败、挫折与磨难》一书中指出:成败是由力量充足与否决定的,不足则败足则胜[8]。具体到高职大学生创业这一“系统工程”,笔者认为,高职大学生创业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准备的“力量”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资金。关于这些“力量”的准备,相关研究已有较多论述,在此不赘述。

(三)创业高职大学生如何准备

如前所述,创业高职大学生要想获得创业成功,就需要充分准备创业所需要的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资金等各种“力量”。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准备呢?

尽管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9],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接受学校创业教育仍然是我国创业高职大学生准备创业所需“力量”的最常见、最基本的途径。为了给所有高职大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创业教育,发挥创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为高职大学生创业作准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应该分四步走:第一步,对所有高职大学生进行“普及性创业教育”,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以使其全面发展。第二步,了解学生的创业意向。向所有学生讲明创业成功的好处、创业失败的影响、获得创业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遭遇创业失败需要经受的考验,看学生在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情况之后是否准备创业。第三步,对准备创业的高职大学生进行测试,看其是否适合创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二者结合等方式判断学生是否适合创业。第四步,对愿意创业且适合创业的高职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创业教育”。为这些高职大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指导教师,提供开展创业实践的条件,并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对于准备创业但不适合创业的高职大学生,应耐心劝说,并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四步走”中,第二步和第三步有助于判断高职大学生是否适合创业,有利于避免不适合创业的高职大学生在创业“力量”准备上浪费时间和精力;第一步可以使创业高职大学生获得一定的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第四步则可以使创业高职大学生这些方面的“力量”得到强化。为了更好地帮助创业高职大学生实现准备创业所需“力量”的目标,应将创业教育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并努力提高“针对性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真实性。所谓针对性,是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针对性创业教育”阶段应针对学生未来创业的需要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所谓真实性,则是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针对性创业教育”阶段应结合真实的创业案例和创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

除了接受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之外,创业高职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中的高校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政策和风险投资等要素获得创业资金等创业所需“力量”。此外,创业高职大学生还可以通过自我努力来准备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力量”——这既包括通过自学和参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之外的创业实践来获取创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也包括通过业余时间做兼职挣钱等方式筹集创业资金。

三、“放弃”还是“继续”:开始创业后高职大学生的“选择”考验

进入开始创业阶段后,高职大学生经常会遭遇创业失败,因而也经常面临“选择”考验——是放弃创业,另谋出路,还是继续前行,努力将“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

(一)创业高职大学生如何面对创业失败

大学生创业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创业高职大学生如果准备不足,就容易遭遇创业失败。那么,在遭遇创业失败之后,创业高职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呢?笔者认为,创业高职大学生面对创业失败的方式可能有如下三种:第一种,放弃创业,寻找一份新的工作;第二种,暂停创业,先找一份工作,等时机成熟再创业;第三种,分析导致创业失败的原因,改进不足,然后继续创业。前面所说的对创业持“试试看”和“无所畏惧”两种态度的创业高职大学生在创业失败后容易选择第一种方式,对创业持“谨慎选择,积极准备”态度的创业高职大学生在创业失败后可能会选择第二种或第三种方式。选择以第一种方式来面对创业失败的创业高职大学生,其创业之路会就此中断,但这无可厚非,他们尝试了、努力了,虽然没有收获创业成功,但他们收获了一份宝贵的经历,他们还可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去体验成功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选择以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来面对创业失败的创业高职大学生都还有可能获得创业成功,尽管在此之前他们或许还会遭遇一次甚至多次创业失败。

(二)创业高职大学生如何将“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

在遭遇创业失败后做出上述第二种和第三种选择的创业高职大学生都有可能在未来获得创业成功,但是他们需要把眼前的“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那么,他们应该如何转化呢?笔者认为,创业高职大学生在将“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正确面对失败。创业高职大学生应该将创业失败看作“发展的种子”而不是“耻辱和扣分的对象”,敢于面对、坦然接受创业失败,积极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并寻找应对方法。第二,积极改进不足,完善创业条件。创业需要具备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资金等多种“力量”。由于创业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因而它对创业高职大学生的这些“力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创业高职大学生很难完全具备创业所需的所有“力量”,一直处于“准备”过程之中。创业失败会“告诉”创业高职大学生他们已具备的各种“力量”离创业成功的需要还有多大的差距,创业高职大学生应从创业失败中准确获取这些信息,然后积极改进自己“准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努力完善创业条件。第三,再次创业。创业高职大学生在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调整了自己的“准备”方法和完善了创业条件之后,应该迅速回到创业的“竞技场”,向创业成功发起新的“攻击”。他们可能会幸运地获得创业成功,但也很有可能会再次遭遇创业失败。

(三)如果“转化”不成功,怎么办

如果创业高职大学生不能将“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此时创业高职大学生可以作出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放弃创业,寻找一份新的工作,开始新的生活。在经历了两次或多次创业失败后,创业高职大学生应该考虑一下先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得出自己“适合创业”这一结论的测试是否准确,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创业。如果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创业,或者不想再创业,创业高职大学生就可以放弃创业,寻找一份新的工作,开始新的生活。第二种选择,顶住压力,重复上述将“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的措施。再次失败之后,创业高职大学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但是,如果他还有信心获得创业成功,就可以顶住压力,重复上述将“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的措施。这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创业失败后直接重复上述将“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的措施。如果创业高职大学生仍然对获得创业成功充满信心,而且认为自己不需要休息和调整,就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另一种情况是暂停目前的创业项目,先找一份工作,边工作边准备条件,等时机成熟再创业。这样的选择与初次创业失败后的“暂停创业,择机再战”的相似之处是需要暂时停止创业,在做别的工作的同时继续准备创业所需的各种“力量”,不同之处是这次选择时比初次创业失败后作出类似选择时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当然对自己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更加清楚的认识。第三种选择,选择一个新的创业项目,开始新的创业。如果创业失败的原因是所选项目不合适,而且创业高职大学生还想继续创业,那么他就可以重新选择一个项目,开始一项新的创业。

尽管国家现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大学生也可能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但高职大学生不应盲目地去创业,而应认真评估自身条件,谨慎地作出创业选择。如果高职大学生选择了创业,那么无论出于何种动机,他们都应该认真准备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不然就容易遭遇创业失败。面对创业失败,创业高职大学生可以选择放弃或继续努力。如果选择继续努力,就要努力将“创业失败”转化为“创业成功”。这种“转化”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失败,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继续努力。可见,创业选择贯穿高职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整个过程。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各个阶段的创业选择,增强创业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木志荣.创业教育应重视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0-7-26(2).

[2]倪宁,杨玉红,蒋勤峰.创业失败学习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J].现代管理科学,2009(5):114.

[3]段锦云,简丹丹.大学生创业失败归因分析——以“天行健”和“易得方舟”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95.

[4]黄金鲁克.大学生创业需政府高校社会齐给力[N].中国教育报,2015-3-11(6).

[5]畑村洋太郎.失败学[M].高倩艺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4.

[6]谭一平.大学生创业:可歌更可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7):49.

[7]杨玉华.创业: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创业热的冷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38.

[8]辛晓晖.我们认识失败吗——哲学视野下的失败、挫折与磨难[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28-230.

[9]丁钢.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诉求与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5(2):27.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
灵动耳环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