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养老机制,应对渭南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风险
2016-05-14马素英常俊霞
马素英 常俊霞
摘要: 分析渭南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生活现状,全面了解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方面的困难和疾苦,探索渭南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多元化养老保障机制,从制度构建上防范未来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高峰期来临时所面临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Weinan living status in rural planned-parenthood families, with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 of difficulties and suffering of rural family planning, and explore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in Weinan rural planned-parenthood families. And it also takes precautions against the problem of elderly pension during the peak of family planning in the future in accordance with system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多元化制度;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风险;制度构建
Key words: pluralistic system;planned-parenthood families;pension risk;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48-03
0 引言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成绩和问题也主要在农村。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已经或即将开始进入老年期,“老有所养”将成为日益强烈的现实需求。因而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机制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整合财政、民政、扶贫、社保、计生部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方面的资金,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女领证户、双女节育户着手,探索建立渭南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机制,创新养老模式,逐步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
1 当前渭南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的基本现状
1.1 经济收入有限,自我养老的资金储备不占优势
目前,在以家庭自我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农村,希望自己在年轻力壮时候提前为自己存点养老钱。但是,大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经济收入比较有限、除用于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外,还要承担子女教育和人情往来的费用。有些家庭因供子女上学,甚至帮子女买房子,已经入不敷出,根本无力给自己储备养老资金。虽然独生子女父母更需要提早准备养老钱,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同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一生中要面临到生、老、病、死诸多风险,在当前农村的低生产力水平之下,单靠土地收入远远不能保障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基本生存。因此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不足,在医疗、教育等日常消费开支急剧膨胀的情况下,大多数农民根本顾及不了自己的养老问题,没有足够的经济剩余作为养老资金。
1.2 “看病难、看病贵”,担心未来养老问题
据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社会蓝皮书公布,在调查的17个社会问题中,“看病难、看病贵”首次排在首位,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不仅使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权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居高不下的医疗费无疑是多数普通家庭的梦魇,以致全社会都为疾病与贫困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从我们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中发现,所有的调查对象最担心人老生病或患有重大疾病,农民群众不敢有病,有病不敢去医院,小病不去看。大有生病猛于虎的惧怕心理。所以绝大部分农户都希望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医疗扶助。自从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以来,广大农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实质性问题。
1.3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额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不仅筹集资金少,农民参保水平也比较低。实行减免农业税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与从前相比变得薄弱,集体分担的那部分养老金很难兑现,而政府那部分养老资金的投入有限,对大部分农民起不到太大的现实意义。
1.4 在农村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几乎是空白
农村老人不愿意离开所熟悉的生活环境,该如何养老?可以说,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几乎是个空白。对此,很多专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的,而且,城镇养老已经问题重重,政府更没有精力顾及农村养老问题了。说起农村养老问题,有人认为“农村养老问题应该赶快提到政府的日程上来,不能再拖了,否则问题只能越来越严重。”所以,目前我们最重要的是依据农村各个家庭的收入状况和养老意愿,探索农村的互助养老模式,养老场所由乡、村提供,民政部门负责组织,以乡镇(街道)建立集供养、寄养、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切实履行政府养老服务兜底职责。
1.5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对未来养老的观念还有待转变
历史上,我国的老年赡养是以孝为核心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孝道思想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传统的“子孙满堂”观念在农村依然根深蒂固,年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家庭的依赖性、对子孙的渴望会进一步强烈。有关学者的调查表明,老一代的人趋向家庭养老,而中年人则已经开始走出“养儿防老”的圈子,转向社会养老,但部分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保障意识依然存在。我国养老模式正处在以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为主的过渡阶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渭南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几乎没有社会养老金,有些家庭通过传统的收养义子,为未来实现家庭养老做好准备,还有一些双女户家庭通过招上门女婿使自己老有所依。可见,在农村,家庭养老仍处于主体地位。与此相对比,人们对社会养老模式缺乏了解和认识。
2 完善渭南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的建议
2.1 适当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新农合”中的报销比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得到亿万农民拥护的重大民心工程,各级财政大力补贴,直接减轻了农民群众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负担,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起到了重大作用,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是,作为那些因为遵守计划生育政策而少生子女的计划生育家庭来说,要筹集大额医疗费便有困难,因此,政府在制定医疗保障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殊困难,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更多的优惠、扶持、救助、保障等政策,在新农合规定报销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同时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采取一些措施,给予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或补助,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真正落到实处。
2.2 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法律规定的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各项奖励优惠政策。2004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奖励扶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在各地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目前仅有的优惠补助政策对计划生育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和双女户的政策呈现出不稳定和支持力度不足。我们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扶助金,并将其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2.3 以“国民基础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建构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新农保”按照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缴费方法,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对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贴,尽管现阶段的保障水平较低,但相比之前的“老农保”已有很大进步,成功向社会养老迈进,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子女的经济负担,使农民养老无后顾之忧。“国民基础养老金”是国家基于道义与责任,立法规定给予农民的低有保证、高有限额的强制性的基本保险,其资金来源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及利息。“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来源则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金、奖励扶助金及利息组成。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要激活各方面的资源,让计划生育家庭父母老有所养。同时养老保险要规范化、制度化、有保障、有监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之忧。
2.4 在农村,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乡镇敬老院为基础,积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渭南全市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41所,涵盖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多种类型养老床位3900张,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最新出台的《渭南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中对社会筹办的养老院提出了扶持政策:2014年起,对用房自建的社会力量新办的养老机构,且床位数在100张以上的,按核实床位数给予一次性补助,其中对新建的市级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助2000元,对新建的县级民办养老机构补助1000元。对已收住老年人的民办养老机构,经统计后按实际占有床位,每年给予每张床位300元的运营补贴。良好的政策导向将给养老行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同时也为政府的监管提出了挑战。
结合渭南市实际,积极整合财政、民政、扶贫、社保、计生部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方面的资金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成立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初步建成一套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很多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周全的养老服务,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2.5 培养人才,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对养老问题的观念转变与管理工作
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社会调查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的观念转变,使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建立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再次加快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形成专业人员引领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机制。最后还要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采取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等多种形式,构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在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通过网上办公实现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3 结论
当前,80后独生子女现在已经陆续步入婚姻家庭,其父母已经迈入老龄阶段,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迁,该类家庭养老方式不能遵循单一家庭养老模式供给,应多管齐下,采取政府、社会、商业、家庭、个人储蓄多元养老渠道,以应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计划生育家庭即将到来的养老风险。
参考文献:
[1]渭南市“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渭南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站,2011-8-24.
[2]潘锦棠.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的政策与实践[J].甘肃社会科学2008(6):1-5.
[3]周德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的弱势地位与对策研究——来自山东农村的调查[J].人口学刊,2011(05).
[4]沈越,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17.